城东街道 三措并举绘就老旧小区改造新图景
今年以来,黔江区城东街道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让老旧小区“焕新颜”,为居民生活“添幸福”。截至目前,城东街道已顺利实施1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覆盖55栋居民楼、1883户家庭,改造总面积达27.61万平方米,直接惠及群众5000余人,让一批建成年代久、配套设施弱、环境条件差的老旧小区实现“逆龄生长”。
在改造过程中,城东街道始终坚持“民生为本、民意先行、质量为要”的工作理念,创新推出“听民意、解民忧、保质量”三种举措,确保改造工作既贴合群众需求,又经得起时间检验。
畅通民意沟通渠道,让改造“合民心”。老旧小区改造改什么、怎么改,群众最有发言权。街道充分尊重居民意愿,搭建多元化沟通平台,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通过召开专题协调会议19场、组织工作人员入户走访100余次、发放调查问卷500余份,广泛收集居民关于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治提升、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的意见建议200余条。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位不足、下水道堵塞、楼道杂物堆积等问题,街道建立“清单化管理、销号式推进”机制,逐一回应诉求、化解矛盾纠纷50余起,让改造方案真正“接地气、顺民心”。
严把工程质量关口,让改造“有底气”。工程质量是老旧小区改造的“生命线”,城东街道联合住建、监理等相关部门,组建专项督查小组,全程紧盯项目建设关键环节,累计开展工程督查29次。督查重点围绕施工安全规范、建筑材料质量、施工工艺标准等内容,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细致核查,对发现的问题当场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并跟踪复查,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同时,邀请居民代表、退休党员担任“义务监督员”,参与日常质量监督,形成“部门监管+群众监督”的双重保障体系,确保改造工程质量过硬、让群众放心。
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让改造“可持续”。“改得好”更要“管得好”。为避免老旧小区改造后出现“反弹回潮”,城东街道着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推动改造成果持续惠及居民。针对部分小区无物业、管理混乱的问题,街道积极指导6个改造后的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引导居民自主协商管理事项,自主选择物业服务模式。创新推行“居民自治+专业管理”融合模式,一方面激发居民参与小区管理的主动性和责任感,鼓励居民共同制定小区管理规约,参与环境维护、设施管护等工作;另一方面引入专业物业公司提供标准化服务,明确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和责任边界,实现“有人管、管得好、可持续”。此外,街道还同步完善小区基础设施配套,新增停车位、健身器材、垃圾分类点等公共设施,优化小区绿化环境,让老旧小区不仅“旧貌换新颜”,更实现“颜值”与“内涵”双提升。
下一步,城东街道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总结改造经验,优化工作方法,持续推进剩余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效能,让更多居民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收获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为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街道奠定坚实基础。(通讯员 向洪均)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微信
微博
您当前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