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交通运输委员会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风帆劲 凝心聚力谱新篇
黔江区交通运输委员会以高质量党建推动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理论学习入脑入心,队伍建设焕发活力,作风整改动真碰硬……今年以来,黔江区交通运输委员会党委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事业发展的“根”与“魂”,将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区域交通枢纽建设注入了磅礴动力。
政治引领
筑牢思想根基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政治是事业的灵魂。黔江区交通运输委员会党委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致力于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
今年1-6月,黔江区交通运输委员会党委“第一议题”传达学习中央、市委和区委重要会议、重要文件精神达67件次,高频次的学习确保了上级精神的不折不扣执行。不仅组织集中学习,还结合交通工作实际,开展了“交通先行、党建护航”专题研讨,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交通项目落地、优化运输服务的具体举措。
黔江区交通运输委员会党委并非“纸上谈兵”。上半年,8次专题研究部署党的建设、巡视巡察、党风廉政建设等核心工作,审议相关事项17项,将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压紧压实。辅以5次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一套多层次、全覆盖的“组合拳”下来,确保了交通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行稳致远。
固本强基
锻造过硬队伍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黔江区交通运输委员会党委在队伍建设上坚持“严”与“实”的标准,全方位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我们既注重在岗同志的成长,也关心退休干部的温暖,更着眼于党组织新鲜血液的补充。”这一理念在具体工作中得到生动体现。上半年,顺利完成委属事业单位9名同志的岗位聘任与晋升,其中2名同志获评高级职称,树立了重实绩、重能力的鲜明导向。
同时,9名新生力量即将通过公开招聘和公开遴选加入,为队伍带来新的活力。
黔江区交通运输委员会党委严格党员发展程序,从系统年轻人员中择优拟转为正式党员1名、吸收预备党员3名、完成发展对象培训2名,为党组织注入了坚实的后备力量。
刀刃向内
深化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更关乎人心向背。黔江区交通运输委员会党委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铁规矩、硬杠杠,动真碰硬,常抓不懈。
学习教育绝非走过场。党委累计召开学习教育工作会议9次,举办专题读书班1期。会上,党委班子成员带头交流发言6人次,科室负责人交流认识体会6人次,形成了以上率下的热烈氛围。委属各党支部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开展理论学习12场次,确保作风建设入脑入心。
某支部在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期间,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走访货运企业、客运站场,现场听取群众意见,并将反映的“个别执法人员态度生硬”问题纳入整改清单,立行立改,获得群众好评。
更重要的是,党委以问题为导向,敢于亮短揭丑。党委班子对照多个问题清单、反面典型案例等,梳理出6个班子问题;班子成员则梳理出24个个人问题,并建立台账,狠抓整改,力求通过建章立制形成长效。
委属4个党支部全部开展了支部书记讲纪律党课和观看警示教育片活动,让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整治攻坚
彰显为民本色
党建工作的成效,最终要由人民群众来检验。黔江区交通运输委员会党委将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落脚点,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牵头负责“整治货车司机投诉处置效率质量不高等问题”和“整治农村地区领取邮件快件违规收费等问题”两项专项整治。认真梳理并建立问题台账,明确责任与时限。
例如,在整治货车司机投诉问题中,设立了“司机之声”专线,并推行“24小时响应机制”。货车司机李师傅反映“某路段执法标准不透明”问题,专线工作人员记录后,次日便联合执法部门现场调研,一周内出台该路段执法指引,并通过公众号向社会公开。李师傅说:“没想到反映问题这么管用,现在跑车更安心了。”
在农村快递违规收费整治中,联合邮政管理部门,深入乡镇网点开展明察暗访,对违规收费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推动“交邮融合”模式,利用农村客运班车代运邮件,降低运营成本,从根本上杜绝违规收费现象。
截至目前,14个问题中已完成整改8个,移交区纪委2个,整治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每一项整改的完成,都意味着交通运输服务的优化和群众满意度的提升,真切地将党建成果写在了黔江的大地上。
从深入的理论学习,到扎实的队伍培育,再到刀刃向内的作风整改,黔江区交通运输委员会党委以党建为笔,以实干为墨,在黔江区的交通蓝图上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轨迹。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正持续转化为建设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的强劲动能。(记者 谭登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