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区发展改革委>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其他法定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 区发展改革委>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其他法定信息
  • 索引号 11500114009130151B/2021-00053
  • 发文字号 黔江发改委发(2021) 1号
  • 主题分类 其他
  • 体裁分类 其他公文;工作动态
  • 成文日期 2021-03-26
  • 发布日期 2021-03-26
  • 文件标题 关于印发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 发布机构 黔江区发展改革委
  • 有效性

关于印发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重庆市黔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黔江发改委发〔2021〕1号


各科室、中心、站:

《重庆市黔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要点》已经委主任办公会审议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黔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1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黔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要点


20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指导监督下,在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上下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殷殷嘱托和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凝心聚力、埋头苦干,走过了艰辛重重且收获满满的一年:全委干事创业氛围更浓,被评为全国“十三五”易地搬迁工作担当有为集体;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实现疫情防控下经济恢复性增长;“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助推全区如期完成全面小康;“十四五”规划谋篇开局,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赴国、市发展改革委汇报工作累计100余次,“支持黔江建设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储备重点项目365个、3520亿元;获批中央预算内投资等项目25个,到位国市资金10.5亿元;10个牵头招商项目全部签约,协议引资200亿元,其中:2个已开工、2个完成PPP方案编制、2个完成概念性规划、4个正在拟订正式合同。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事非经过不知难。一年来,我们积极响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求,坚守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统筹协调职能职责,全力推进项目复工企业复产市场复市和国市区重大政策落地见效,千方百计助推全区经济实现恢复性增长。

(一)坚持筑牢党建基石,始终注重提升组织战斗力。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当好“三个表率”,扎实推进委机关党的建设更严更实。

1.一以贯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一是强政治建设。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重要任务,高站位、高标准、高要求安排发展改革各项工作,压紧压实政治责任,确保国市及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要求和部署落地落实。二是强理论武装。全年召开党组会37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10次,认真贯彻学习党内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和发展改革工作》等重要论述。三是强意识形态。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密切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舆情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抓好推动基层干部“进圈入群”工作,及时准确推送正面信息。

2.持之以恒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强组织建设。开展支部委员会改选、补选工作,选优配强支部班子,设置3个党小组。二是强示范带动。开展“党员下基层、担当作表率”活动,派出党员干部参与疫情防控排查值守500余人次,组织党员干部职工捐款7100元,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强基础管理。全年召开党员大会4次、支部委员会3次,党课2次,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11次;开展了“‘战疫’‘战贫’践初心”第六届微型党课宣讲活动,撰写宣讲稿38篇;全年募集党内互助帮扶资金2670元,为困难党员申请党内互助帮扶资金5000元;积极开展庆祝建党99周年走访慰问活动,慰问困难党员1名。

3.从严从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强责任落实。印发《区发展改革委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意见》,明确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的责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党风廉政建设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二是强警示教育。组织干部职工观看警示教育片3次,认真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活动1次,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三是强风险防控。全面排查科室岗位廉政风险18个,制定风险防控措施20条;委党组对新提拔的科室负责人和调整岗位人员集中廉政谈话3次12人。四是强巡察整改。认真落实巡察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账,压实压细整改措施,切实做到整改问题真抓真改、实抓实改、立行立改,着力形成靠制度解决问题和推动工作的长效机制。五是强审计整改。加强对经责审计反馈问题整改落实,督促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退还招标人投标违约金600万元,并责成其及时将原未退投标保证金219.15万元上缴区财政。

4.抓细抓长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一是强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骨干力量,提任正科级领导干部3名;注重队伍结构优化,遴选“90后”干部2名;扎实做好区粮油质量检测站、区政府投资评审中心人员优化调整和区公共资源交易事务中心、区重大项目服务中心机构设置。二是强干部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激发干部主观能动性,让每个岗位的干部都有奔头、有干劲,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受重用。三是强效能提升。对标区委区政府交办事项和重点任务,逐项分解到具体责任人,严格办结时限,确保重点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反馈。全年受理公文5400余件,印发公文1276件(其中:重大事项请示报告283件),参加会议1万余人次。

5.精准有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一是落实防控责任。严格对标区委要求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并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专人专班,就应急物资储备调查、重点商品监测巡查、综合信息上报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二是开展影响评估。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及时开展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评估,形成疫情防控期间统筹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建议。三是展现发改担当。积极投身抗疫一线,展现黔江发改人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协助城西城东街道开展疫情排查以及高速西互通、弃管小区疫情防控工作500余人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累计值班值守460余人次。

(二)坚持规划战略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市域“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机遇,高质量编制全区“十四五”规划纲要,统筹做好重大课题政策研究,强化经济运行监测,优化工业经济服务,努力助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6.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一是统筹协调有力度。牵头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协调落实专项经费2243万元。加强重点前期课题研究和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指导。统筹完成“十四五”发展基本思路研究、投资形势分析研究等2个重点前期课题,协调区级相关部门重点前期课题成果形成14个。二是规划编制有质量。形成“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成果,及时组织征求了乡镇街道、区级部门、“两代表一委员”、党外代表人士、离退休干部等各方意见,均获好评。形成“十四五”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十四五”能源保障规划、“十四五”湘鄂渝黔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等3个专项规划成果。三是项目储备有支撑。围绕“两新一重”、现代产业体系等8个领域,共储备重大项目365个,总投资约3520亿元。其中:筛选“十四五”期间重点关注项目60个,计划总投资1476亿元。

7.强化重大课题政策研究。牵头完成《关于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加快建设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的决定(送审稿)》。完成建设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课题研究。完成《纳入“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报告》并上报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开展中国峡谷城开发项目策划论证工作,完成黔江区中国峡谷城概念策划方案编制。研究制订“四上企业”培育工作机制。

8.加强经济运行监测。一是强工作统筹。形成疫情防控期间做好“六稳”工作10个方面45条政策措施,印发工作通报4期。二是强目标管理。下达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调控目标、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及重点任务,完成年度中期实施情况报告。强化经济运行和企业培育等任务事项落实,推动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5%,与全市保持同步。三是强监测分析。加强经济运行监测,组织召开经济运行联席会议4次,分季度、分领域提出“六稳”“六保”工作建议,形成经济运行监测报告2期。四是强“四上”企业培育。下达2020年度“四上企业”培育指导性目标计划,参与制定市场主体培育激励补助工作机制和考核细则,开展督查3次,新增“四上企业”49家、限上个体60家。五是强风险防范化解。认真履行防范化解经济领域风险化解牵头职责,定期监测通报经济领域风险防范工作情况。

9.优化工业经济服务。一是抓烟草产业发展。科学制订全年地产烟品牌培育工作方案和下达地产烟销售指导性目标,落实按月通报制度,建立地产烟销售奖励激励机制,推动全区地产烟销售近6000余箱,占总销售量的64%,位列全市第一。二是抓新兴产业发展。编制完成《黔江区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牵头梳理策划重庆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重点项目和企业,报送重点企业5个、项目16个。三是抓新能源开发。推动完成通威光伏发电项目并网运行,并争取到政策补贴;推进沙坝木良村集体建设的分布式光伏项目竞价成功;五福岭风电项目实现年内开工建设,黎水黄溪、麒麟等片区风电及风光一体化项目正式签约。

(三)坚持扩大有效投资,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积极应对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充分发挥重点办、前期办统筹作用,加强投资运行管理和重点项目精准调度,千方百计抓好争资立项,切实规范投资管理,推进全区经济平稳增长。

10.加强投资计划管理。一是强计划编制。编制完成年度政府投资计划和重点项目计划,计划年度实施政府投资项目95个、投资42亿元,实施重点项目62个、投资99亿元。二是强任务分解。围绕总目标,分行业、分部门进行任务分解,对纳入年度计划项目逐一制定建设时间表和路线图,挂图作战,倒逼项目进度。三是强工作联动。组织召开投资统计联席工作会3次,向相关行业部门下发项目入库指导清单5批次,推动全年新增入库项目86个,计划总投资61亿元。强化项目信息联动,督促各部门建立完善投资台账,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11.强化项目调度督查。一是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完善区级领导重点项目推进责任制,出台项目开(复)工专项工作方案,全面实施“五个一批”调度机制,按“月”督查通报,有力推动重点项目开工复工。二是全面做好项目储备。紧盯国家密集出台的“稳投资”系列政策,新策划储备地方专债项目52个、总投资260亿元,新增中央投资项目55个、总投资117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69个、总投资18亿元,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69个、总投资58.73亿元。三是全面开展项目督查。抓住项目前期、招投标、开复工等关键环节,建立投资与项目建设通报机制,定期通报投资、招投标、开复工等项目信息,编制印发《重点建设》12期。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投资形势研判,累计形成投资分析材料20余篇,全力为全区稳投资工作出实招、做实事、谋实效。

12.加大争资统筹力度。一是勤汇报沟通。加大向上汇报和横向联动,做到及时申报、及时指导、及时补充,到位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6个、资金4.5亿元。二是勤服务指导。强化国家系列新政策、战略新导向,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各部门做好项目谋划和申报工作,基本做到资金政策传导全覆盖。三是勤争资统筹。全年获批专债资金6亿元、一般债券4亿元、国债资金3.4亿元、预算内资金4.5亿元。会同区财政局推进全区争资工作统筹调度,按月督查、按季通报,实现向上争资再突破,全年全口径争取到位资金54.8亿元。

13.规范项目投资管理。一是完善政府投资管理办法。认真贯彻《政府投资条例》《重庆市政府投资管理办法》等法规政策,修订了《黔江区政府投资管理实施办法》。二是强化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保障。设立“黔江区区级前期工作经费资金池”,完成2020年前期工作经费安排计划三批次并送审获批,审核划拨前期工作经费2824.8万元。三是提升政府项目管理水平。严把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可研、概算关,办理项目立项288个,完成可研报告审批125个,概算核定44个,审减投资1.09亿元,审减率达7.35%。四是全力做好社会投资服务。坚持靠前服务、积极作为、主动指导,切实提前社会投资核准备案便利性,全年完成社会投资项目核准2个,备案136个,涉及总投资159.3亿元。

(四)坚持深入推进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发挥全区营商环境优化牵头作用,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涉企政策,扎实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体系等重点领域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14.深化行政审批服务改革。一是严格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贯彻落实企业投资决策自主权。严格执行国市相关要求,非禁即入,进一步提升办事效率,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二是厘清理顺体制机制。严格推进集中审批,区发展改革委涉及的41项依法申请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全部授权至派驻区行政服务中心首席代表,实现“一窗受理、分类审批、统一出件”,形成“一人分管、一科受理、多科协同”工作机制。三是编印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印发《政务服务“零跑腿”“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容缺受理政务服务事项清单》《重庆市黔江区重大建设项目试点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重庆市黔江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四是扎实做好“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应用重庆市投资项目在线服务监管平台,实行投资项目唯一代码制,实现项目审批数据共享。

15.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一是实现集中统一监管。全面推动我区成立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委员会,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领域、全过程集中统一监管,稳妥推进交易服务平台体制改革。厘清了各行业部门职责,细化规范招标文件备案、开评标现场监管、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等工作,推动形成监管合力。二是破解投标隐性壁垒。取消招标文件收费、取消对潜在投标主体投标保证金交纳方式和地域等限制,优化非必须招标项目承包商确定方式。推动开展部分项目招标取消业绩要求试点工作,促进本地建筑企业投标占比提高至70%。三是严格招投标市场监管。全区工程项目累计挂网招标51个、完成招标47个,招标总额19.35亿元,成交总额16.66亿元,节约资金2.69亿元,节约率14%。四是启动电子招投标试点。全面落实推行电子招投标系统,推进区交易中心软硬件建设,全年采用电子招标项目3个。

16.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是细化年度任务分工。围绕体系建设、信息归集、联合奖惩、创新应用等方面,制定印发《2020年黔江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二是推进信息查询及政务应用。编制《黔江区公共信用信息目录(2020年版),并通过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进信用信息录入、查询和联合奖惩。全年累计公开行政许可和处罚信息4570条,对20余户次企业或法人实施联合惩戒。三是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开展公务员诚信教育,全面清理“新官不理旧账”“政府机关不履约”“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等政府失信事件。已清偿无争议账款5.8亿元。四是推进“信易贷”试点。开发“信用易融”微信公众号,累计采集企业信用信息1.5万条,企业入库率82.56%。开展信用培育4次,3家企业获得信用贷款290万元。

17.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着力补齐短板。牵头推进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突出减环节、减时间、减费用、提升便利度,扎实按月调度11个专项小组营商环境工作进度。二是务求工作实效。聚焦社会关注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等热点领域,牵头制订了《黔江区对标国际先进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工作方案》《黔江区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三是全面落实惠企政策。落实我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40条”和助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45条”政策分工方案。组织区级单位多渠道、全覆盖宣传市区涉企政策,累计向区内企业宣传4万余次。建立惠企政策“周通报”制度,向区政府常务会议汇报情况20余次,印发情况通报10期。

(五)坚持对外开放发展,推进区域合作交流。推动我区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统筹抓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全力抓好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服务,推进对外开放不断向广度深度拓展。

18.纵深推进扶贫协作帮扶。一是机制健全有实效。全面完成2020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顺利通过国市专项考核;起草《2020年黔江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要点》《2020年永川•黔江对口帮扶工作方案》,推动东西部协作两地高层互访3次,召开高层联席会议2次。二是项目建设有计划。联合日照市出台《黔江区使用鲁渝扶贫协作山东省财政援助资金及援建项目管理办法(修订)》,全年获得省市财政帮扶资金4869.4万元,安排实施扶贫协作项目18个;落实2020年永川帮扶资金1604万元,安排实施项目7个。三是合作交流有温度。海通丝绸采用贫困户养蚕公司收购的模式,吸纳贫困人口155户养蚕就业增收;与日照携手抗疫,日照市组织社会力量向我区捐赠口罩、防护服,赠送苗木、智慧校园系统等,捐赠物资约计564.4万元。

19.推动融入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国市上位支持有力。“支持黔江建设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和“推动黔江与周边区县文旅融合发展,建设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写入了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市委五届八次全会决定。二是重大事项推进有序。黔江建设区域性特色产业集聚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绿色工业和生态农业基地和渝东南重要经济中心等重大事项纳入市级倾斜支持范畴,黔江至万州高铁、三塘盖国际旅游康养度假区等重大项目纳入市级规划。三是区域合作务实有效。与四川广安7个区县签订《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协作、文旅融合、服务共享等,即将与南充市、重庆高新区签订实施全方位合作协议。

20.全力推进招商项目落地。一是做好招商项目前期跟踪。牵头对接黔江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阿蓬江水域治理项目、黔江区智慧农贸市场综合体项目、高铁片区综合性开发项目等招商引资项目,统筹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二是做好招商项目后续服务。推动区政府与中铁八局、中铁建生态公司、中交一公局、大唐重庆分公司、中化学城市投资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区政府与江苏大学开展校地合作,签订产学研全面合作方案;推动区政府与长江生态环保集团签署共抓长江大保护合作框架协议等。三是做好招商项目落地保障。统筹推进五福岭风电场项目开工建设,招商投资6.5亿元;牵头推进海通茧丝绸全产业链项目开工建设,招商投资3.5亿元,目前基地部分已投用。

(六)坚持民生兜底保障,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务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深入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计划,全力维护市场价格稳定,倾力做好粮油稳产保供,促进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

21.务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一是全面完成搬迁任务。全面清理“十三五”以来易地扶贫搬迁资金到位使用情况和项目安排情况,按周调度项目进度,实现263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完工投用。二是认真落实后续扶持政策。开展“十三五”易地搬迁整体项目总体决算审计;制订《黔江区贯彻落实全市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措施的实施方案》《黔江区易地扶贫搬迁整改工作方案》等,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基本生活水平、后续产业发展、后续就业帮扶。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问题整改。三是切实加大工作宣传力度。在人民日报、新华社、重庆日报等主流媒体发布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报道13篇,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出的“媒体看易地扶贫搬迁”系列报道中发布2篇,黔江区发展改革委被评为全国200个“十三五”搬迁工作担当有为集体之一。

22.切实推进社会民生改善。一是扎实开展民生实事。牵头梳理提出2020年民生实事计划15件;牵头组织召开黔江区2021年重点民生实事调研座谈会,提出民生事项增补建议12项。二是做好民生项目资金保障。牵头做好社会事业领域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申报,争取到国市资金投资6598万元。三是强化民生项目监督管理。重点督促渝东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等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加快推进建设;推动武陵山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申报;牵头开展中心医院正阳院区整体搬迁项目PPP工作论证。四是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牵头起草《黔江区促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5)》,储备大健康产业项目36个,总投资约279亿元。五是推进服务业复工复产。牵头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扶持办法实施细则,兑现地秀园林绿化等5家企业扶持资金105.55万元;牵头完成《黔江区新形势下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23.全力维护市场价格稳定。一是强化价格监测。及时启动疫情防控市场价格应急监测预案,按照“日监测、日报告”工作机制,落实专人,采集粮、油、肉、菜、蛋以及防疫用品等34个品种规格的民生商品价格,累计出动巡查市场价格490余人次,报送市场价格情况300余次。二是严格落实扶持政策。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制订出台阶段性降低水电气价格优惠政策,惠及20996户企业,减免水电气费约1175.6余万元。三是及时落实价格补贴。对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约23.14万人次、1297.25万元;落实困难家庭电量减免政策,为6500余户城乡困难家庭减免2018年以来的电量227.03万千瓦时,约118.06万元。

24.倾力做好粮油足库保供。一是做到保供有力。扎实开展全区粮油保供应急企业库存和粮食应急网点情况摸底统计,累计出动巡查检查人员295人次,检查粮油经营企业(大户)188家,超市224家;协调3家企业外购粮食3.2万吨;组织区储备粮公司完成全区33个粮食应急网点配送大米4200余吨。二是做到应急有备。编制《黔江区突发事件粮油应急保障预案》,进一步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网点建设,明确粮食应急储备企业、应急加工厂、应急配送中心各1个,30个乡镇(街道)设置粮食应急销售网点34个。三是做到库存充裕。认真履行粮食安全监管责任,督促指导企业严格执行“一规定两守则”,切实保障粮食生产储存安全;完成社会粮食供需平衡、秋粮收购情况调查;及时上报全区粮食收购进度,累计上报统计信息106期。

(七)坚持重点领域监管,有效规范市场秩序。切实发挥综合监管部门职责,常态化抓好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长输管道和粮油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监管,全力提升生态环保质量,深化价格运行监测,有效规范维护市场秩序。

25.持续强化招投标监管。一是强化全过程监管。系统调整规范招标文件文本、资料提交目录、备案发布流程等,形成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流程;建立完善招标代理公开比选制度;加强招标人、招标代理、评标专家及交易中心等各方履职情况监督,对6个项目开展评标现场争议情况进行及时处置,对2个受质疑的项目评标结果进行复核、评审;完善定期集中检查、重点项目抽查制度,开展标后检查6次。二是强化监督执法。集中开展专项整治,约谈招标代理4家、业主单位3家、参建单位6家。妥善处理信访投诉8件、质疑23件。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无故放弃中标企业失信行为1起,行政立案2起。三是强化宣传指导。针对合理比选招标代理、规范低价风险担保、加强合同变更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政策执行进行提示规范;汇编“1+4+9”系列文件以及国市招投标法律法规,印制分发各相关单位250余册;组织项目单位、招标代理、评标专家等人员开展集中培训2次,累计培训120余人次。

26.扎实做好安全生产监管。一是认真落实长输管道安全生产责任。牵头编制《2020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切实落实重大会议、节日、汛期天然气长输管道和在建电力项目安全检查、风险研判。督促开展天然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天然气长输管道隐患整治等专项行动,组织召开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保护联席会,有效果化解天然气长输管道安全风险5起,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二是扎实开展粮油安全专项行动。组织开展政策性粮食库存数量和质量大清查发现问题整改“回头看”、粮食安全监管专项行动、政策性粮食收储出库监管行动和问题整改“回头看”专项行动;整改完成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大清查8个市级检查反馈问题和1个国家级检查反馈问题。三是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宣传工作。牢固树立“端牢中国饭碗,共筑全球粮安”理念,组织开展“粮食科技活动周”和“2020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统筹完成2020年度节能宣传周暨低碳日宣传活动。

27.全力提升生态环保质量。一是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提升。牵头完成《黔江区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的工作方案》,梳理2020年度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推进工作事项及工程项目,推荐工业冶炼废渣综合利用等11个项目纳入全市2020年重点项目;落实《重庆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例行督察的问题整改。二是全力包装策划争资项目。包装推送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与治理等生态环保类项目15个,其中2个项目获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专项2020年沿江城市黑水体整治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支持2700万元。三是严格落实能耗问题和强度“双控”责任。完成2019年度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完成情况自查报告和正阳工业园区区域节能评价工作;督促全区重点用能单位完成2019年度“百千万”行动现场节能评价和节能诊断。

28.常态化开展价格管理。一是加强收费管理。对20起民办幼儿园、物业服务企业的保教费、物业收费标准进行备案;对3家企业涉及的居民天然气安装收费成本开展价格监审,安排部署对殡葬收费的成本监审工作。二是完善价格制度。制订出台《黔江区乡镇天然气试行销售价格》;牵头完成《黔江区城镇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以发挥价格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正征求社会各方意见。三是开展价格服务。完成2016年以来价格认证存量档案数据录入工作,切实做好涉案物品价格认定工作,全年办理涉案物品价格认定案件76件,认定金额达38.88万元。及时办理回复物业服务、停车收费、天然气价格等价格政策信访咨询6件。

二、2021年工作要点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做好发展改革工作尤为重要。我们将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将抓发展改革各项工作任务同贯彻疫情防控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真抓实干、久久为功,积极助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迈好开局年、呈现新气象:重点以统筹实施“十四五”规划,助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助推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以强化经济运行调度,提升经济综合管理水平;以争取国市重大政策倾斜支持,夯实渝东南重要经济中心支撑;以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全面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以争取更多中央资金,助推重大项目落地见效;以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提升区域开放水平等。

(一)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发展新动能。以党建引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着力建强基层党组织,培养锤炼年轻干部,为推动改革发展凝聚新的更强战斗力。

1.抓好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处理问题,推进发展改革各项工作。严格执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年度计划,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讲座、微型党课等方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论述,始终做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以贯彻执行《党支部工作条例》为主线,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切实履行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管党员等职责,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和纪律,落实政治审查制度,把好党员发展入口关。进一步加强阵地建设,创新开展支部学习活动,努力将机关党建阵地打造成理论学习平台、监督评价平台、风采展示平台。

3.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把握党风廉政建设规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压实“两个责任”,全面排查全委廉政风险点,建立健全内控机制,切实构筑制度防线。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纪律教育、警示教育为重点,持续开展“以案四说”“以案四改”活动,夯实思想根基,强化执纪问责。

4.抓好机关效能建设。有序完成事业单位改革,科学合理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人员聘任等工作。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规范机关运行管理,扎实做好政务信息公开,抓好对外宣传,积极展现发展改革工作成效和部门形象。统筹抓好意识形态、信访维稳、综治安全、保密建设、法治建设、档案管理、统一战线等工作,确保机关安全稳定。

5.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绷紧常态化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坚持行之有效的防控机制和做法,结合部门职责,持续做好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切实加强应急准备,时刻做好应对疫情防控的新变化。

(二)强化统筹调度,汇聚经济发展新合力。统筹实施抓好“十四五”规划,并重点围绕全区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重大问题开展政策研究和问题调研,主动衔接、积极谋划。

6.抓好“十四五”规划实施。科学实施“十四五”规划纲要分年度工作计划,拟订规划执行督查计划。充实完善“十四五”重大项目储备库,围绕续建项目、新建项目、前期项目排出重点项目时序表,推动规划储备项目形成滚动落实机制。优化调整社会投资项目储备数量、建设内容,加强储备项目招商对接,推动社会投资项目按期落地、及时开工、尽早投产。

7.抓好“十四五”规划衔接。加强与市发展改革委汇报衔接和区级部门的沟通衔接,重点围绕落实我区“十四五”规划纲要任务,科学分解列入市级年度计划任务和行业专项规划,确保纳入市级规划的重点任务、重大项目按时序推进。围绕发展目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等要素,对各专项规划提出衔接意见,加强规划间衔接。

8.抓好经济发展责任制落实。及时下达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认真落实好经济运行“月监测、季分析”制度和经济运行监测联席会议机制;强化全区经济运行趋势研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不断提高监测分析水平,建立重大产业政策动态发布机制;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综合分析研判。

9.抓好政策研究和问题调研。密切关注国市新政策、新动向,强化与区情实际衔接融合,重点围绕建设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和打造“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等重大事项、重大问题、重点领域开展研究,力争形成更多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的措施建议供参考决策。

10.抓好服务业产业发展。重点围绕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旅游康养业、金融业、新基建产业、高新技术服务业等,抓好服务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建立区级部门、乡镇街道服务业发展责任制,推动服务业产业发展分析和企业培育工作常态化。

(三)强化投资管理,增添发展新动力。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以规范政府投资为主线,着力加强重点项目监管、统筹向上争资、投资运行调度等工作,建立健全项目闭环管理机制,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11.抓好投资综合管理。统筹落实好2021年度政府投资计划和重点项目计划,加强投资计划执行情况督查,切实压实项目单位主体责任,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强化重点行业投资监测,加大投资研判,落实投资形势“季分析、周通报”工作机制。建立投资统计信息联动机制,加强业务指导和精准调度,做到应统尽统。

12.抓好向上争资立项。认真研究国家政策,紧扣中央投资补助和专项债券重点支持方向、申报要求,统筹协调指导区级相关单位精准谋划、编报、储备项目。落实争资工作“月督查、季通报”机制,重点对各部门资金到位、项目储备、向上对接等情况开展专项督查,查找问题、落实整改,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13.抓好重点项目监管。规范项目管理,从紧从严政府工程投资管控。落实好重点项目“月通报、季分析”制度,协助落实好区“四大家”领导季度现场督查、区政府专题调度、区级部门定期协调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卡点问题。进一步强化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统筹监管责任,加大对中央预算内项目督促指导力度。

14.抓好项目闭环管理。进一步规范项目审批,严格项目审批制、核准制、备案制,落实“一人分管、一科受理、多科协同”工作机制。切实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提升项目咨询评估水平,夯实政府投资项目基础性工作和制度化建设。建立政府投资项目“闭环式”管理模式,全程跟踪项目评审、行政审批、招投标、监督检查等关键环节。

15.抓好服务工业企业。加大推进黔江卷烟厂易地技改项目建设力度,狠抓品牌培育推动烟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营造地产烟消费氛围,提高一类地产烟消费比例。着力服务数字经济、新材料、大健康、消费品工业等产业发展,支持三磊玻纤、京宏源、正阳新材料等重点工业企业扩能升级、提质增效。

(四)强化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新活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涉企政策落实力度,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信用体系等重点领域改革,破除发展障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全区经济发展赋能。

16.抓好优化营商环境。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对优化营商环境重要工作的决策部署,对标国际先进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牵头作用,健全完善我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各行业各领域落实惠企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强动态跟踪服务,全面推动我区营商环境综合改革。

17.抓好行政审批管理。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投资审批靠前服务,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持续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服务水平;依托重庆市投资项目在线服务监管平台,推动政府投资项目在线审批;进一步深化拓展市网审平台功能,实现行政审批协同办理及信息共享、审批结果告知及信息公开、效能监察等。

18.抓好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严格对标“1+4+9”系列文件明确的重点改革任务,进一步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监管机构设置,细化交易监管工作举措,强化交易过程管理,完善纵横联动机制,着力健全监管体制机制、完善服务标准体系、补齐监管制度短板、提升监管实效。

19.抓好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信用信息平台,完善信用信息目录,抓好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信息归集,试点重点领域个人信用信息归集。推进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开展15个重点领域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推动政府采购、工程招标投标、政府资金补助3个领域率先使用信用报告,开展公务员诚信教育。推进“信易+”示范应用,开展“信易游”和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试点。

(五)强化区域协作,开创共赢新局面。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推动“一中心一枢纽三区三地”区域发展格局落地落实,纵深推进对外开放,以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招商引资为切口,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20.抓好区域协调发展。细化落实《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建设行动方案》,以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建设联席会议为契机,连同渝东南各区县强化旅游协作发展。密切川渝协作发展,加强与四川相关市(区)县合作,围绕产业协作、文旅融合、服务共享等方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推动落地。

21.抓好对外深度合作。全力做好东西部对口协作,依托黔江在生态康养、特色农业等领域优势,积极发展“飞地”经济。加快与南充市签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化产业协作、文旅融合、商贸物流、公共服务等领域联动协作。积极推进区政府与重庆高新区签订《全方位对口协同发展合作协议》,构建产业协同、城乡互助、科技协作、市场互通的全方位合作体系。

22.抓好招商引资服务。加快推动高铁片区综合开发、中国峡谷城、黔江区智慧农贸市场综合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强与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生态有限公司的沟通衔接,积极探讨项目建设的新模式,推动高铁片区综合开发、阿蓬江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尽快落地。完善中国峡谷城概念方案,并加快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推动项目招商尽早落地。

(六)强化保障民生,满足百姓新期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计划,切实抓好粮油稳产安全保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23.抓好社会民生改善。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动计划,从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就业、医疗、住房、便民设施等民生热点问题入手,进一步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压实责任、明确任务、细化措施,推动民生改善持续向好。加强沟通衔接,定期收集掌握年度任务进展情况,切实抓好督促检查工作。

24.抓好扶贫成果巩固。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落实搬迁过渡期减免政策兑现,支持发展“一村一品”、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特色高效农业等后续产业,加强搬迁群众技能培训,支持鼓励搬迁贫困群众自主创业,保障困难搬迁群众托底就业。

25.抓好粮油安全保供。聚焦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关于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压实主体责任,切实做好全区粮食安全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推进渝东南粮食储备中心和渝东南军粮供应中心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我区粮油收购、储备、加工、配送、质检、军粮供应、应急保供能力。

26.抓好生态环境质量。围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瞄准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污染治理和资源利用专项,争取资金推进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流域综合治理与修复,争取黔江区水环境综合综合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见效。持续开展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行动,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推进生态质量持续提升。

(七)强化综合施策,构建监管新格局。围绕厘清职责、落实责任、强化监督、完善制度等方面综合施策,常态化抓好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监管和能源、价格综合管理。

27.抓好招投标领域监管。以完善制度为先、以过程监管为主、以检查执法为辅,加强招投标全过程监管,严格招标人、招标代理、评标专家等各方履职,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规范招投标活动,促进市场规范运行。破除招投标隐性壁垒,全面推进交易电子化,提高招投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提高监管成效。

28.抓好能源综合管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能源保障规划编制,统筹推进一批综合能源站和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建设,切实推进能源、电力领域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居民供电设施和农村电网改造建设。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要求,重点加强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市政和公共机构节能和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指导工作。加强天然气长输管线安全生产检查督导。

29.抓好物价综合管理。常态化做好价格监测分析预警,确保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强化价格认证服务,大力推进价格认证网上办理,不断提高价格认证服务的水平。积极做好城镇非居民用水、天然气、殡葬收费等价格监审;研究完善非居民用水、居民天然气安装和殡葬基本服务等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