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黔江区水田乡委员会关于印发《水田乡灭蚊防蚊攻坚行动方案》的通 知
中共黔江区水田乡委员会
关于印发《水田乡灭蚊防蚊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村(社区),乡级各部门:
现将《水田乡灭蚊防蚊攻坚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黔江区水田乡委员会
2025年8月8日
水田乡灭蚊防蚊攻坚行动方案
根据重庆市黔江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黔江区灭蚊防蚊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黔江爱卫〔2025〕7号文件精神,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蚊媒传染病传播,保障居民身体健康,特制定本灭杀蚊媒攻坚行动方案。
一、抓实灭蚊防蚊行动、筑牢民生健康安全防线
灭蚊防蚊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保障民生福祉的“大事”,更是基层治理中体现政治担当、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的重要实践。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灭蚊防蚊攻坚行动不仅是阻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的关键举措,更是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履行民政“保基本、兜底线、惠民生”职责的具体行动。
二、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组 长:徐刚
成员:刘绍银、庞春齐、王章明、姚妮娜、陈许坤、石柳波、陈 骏、郑 和、4个村(社区)支部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乡灭蚊防蚊防控办”,设在民生服务办公室,由徐章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灭蚊防蚊工作的日常事务,包括制定工作计划、收集整理工作信息、组织开展巡查督导等工作,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各村(社区)高度重视灭蚊防蚊工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切实做好我乡蚊媒防制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三、工作目标
通过统一行动,大幅降低全乡蚊虫密度,消除蚊虫孳生地,有效防控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四、实施范围
水田乡全域,包括乡级部门、居民聚居区、河道沟渠、下水道等场所。
五、行动时间
具体时间段:8月1日—12月31日,分三个阶段推进:
(一)动员准备阶段(8月1日—8月13日)
成立乡灭蚊防蚊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本乡详细实施方案;组织各村(社区)干部、乡级部门工作人员、网格员、志愿者开展培训,明确工作任务;筹备消杀药品、器械、宣传资料等物资;通过广播、微信群、LED屏、宣传栏等方式,广泛宣传灭蚊防蚊重要性及行动安排,动员辖区居民积极参与。
(二)集中攻坚阶段(8月14日—11月30日)
全面开展环境治理、物理防蚊、化学消杀、宣传教育等工作,严格按照计划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定期对工作进展进行检查和通报。
(三)巩固提升阶段(12月1日—12月31日)
对整个行动进行全面总结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整改;建立健全灭蚊防蚊长效机制,防止蚊虫密度反弹。
六、工作内容
(一)环境治理
1.清积水
组织各村(社区)干部、网格员挨家挨户动员居民,对室内外花盆托盘、水桶、水缸、废旧轮胎、闲置容器等进行清理,每月开展1次自查自纠,每季度开展1次集中清理行动。
2. 疏排水
组织专业人员对乡内下水道、沟渠、排水管道进行全面排查和疏通,重点关注卫生院、学校周边、养老场所、居民聚居区等易堵塞区域,每月至少巡查清理1次。各村(社区)及乡级部门负责本辖区范围内的排水设施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协助处理,建立巡查及整改台账。
3. 控水体
公共景观水体、农村家庭水塘放养食蚊鱼或投生物制剂。
(二)物理防蚊
1.安装防蚊设施
动员居民在住宅门窗安装纱窗、纱门,对破损的及时更换;督促学校、卫生院、企业等单位在8月底前完成现有破损纱窗纱门的更换工作,并在新装修场所同步安装。各村(社区)负责统计辖区内安装及更换情况,建立台账。
2.设置灭蚊灯
在乡公共广场、绿化带、停车场、村(社区)活动中心等公共区域,按照每50-100平方米设置1盏的标准,合理安装电子诱蚊灯等物理防制设施。安排专人负责设施的日常维护和清理,每周清理一次灭蚊灯收集的蚊虫。
(三)化学消杀
1.滞留喷洒
聘请专业消杀队伍或组织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对2米以下绿化带植被、墙角、楼梯间、杂物间、地下室、养殖场所周边等蚊虫栖息场所,采用常量喷雾器喷洒氯菊酯、高效溴氰聚酯等滞留性杀虫剂,每周至少进行1次。消杀前通过村(社区)广播、微信群等方式提前24小时告知居民做好防护。
2. 空间喷洒
在蚊虫活动频繁的清晨和傍晚,使用超低容量喷雾器或热烟雾机,对居民院落外环境、公共道路、建筑工地等区域进行空间喷雾,每周进行1-2次;对下水道等密闭区域,使用热烟雾机进行喷雾灭蚊。每次消杀后,做好记录,包括消杀时间、地点、使用药剂等信息。
3. 投放灭蚊幼剂
对无法清除的积水区域,如沙井、电缆沟、地下室集水井等,每周投放倍硫磷、双硫磷等灭蚊幼剂。各村(社区)明确专人负责投放工作,并做好投放记录,确保投放全覆盖。
(四)宣传教育
1.多渠道宣传
利用乡、村(社区)广播播放灭蚊防蚊知识和蚊媒传染病防控知识;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转发相关知识和行动动态,提高居民防控意识和参与积极性。
2. 开展培训活动
组织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开展1次蚊媒防控知识培训,邀请区疾控中心专家或专业人员授课,培训内容包括蚊虫孳生地识别、消杀方法、个人防护等技能,并进行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七、职责分工
(一)民生服务办公室(乡灭蚊防蚊防控办):负责统筹协调全乡统一灭杀蚊媒工作,拟定灭蚊防蚊工作方案,完善联防联控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指导各村(社区)、单位并发动群众开展灭蚊防蚊行动,组织督促学校、托幼机构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监督社会消杀公司,培训蚊媒防治从业人员并组织自查。疫情发生时,会同卫生部门、村(社区)等相关单位做好疫点应急处置及周边区域的紧急灭蚊工作,必要时调动全乡消杀力量。
(二)各村(社区):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组织本辖区内的环境治理、消杀行动、宣传教育等工作;发动居民和单位积极参与,督促辖区内单位、企业落实灭蚊防蚊措施。
(三)水田卫生院: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对我乡辖区监测点进行每天1次蚊媒密度监测并报送监测结果,开展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及时发布蚊媒传染病防控信息。
(四)乡规划与建设办公室:加强对辖区公共区域、垃圾堆放点、下水道等场地的管理和维护,做好环境卫生清理和消杀工作;督促建筑工地做好施工场地和工人宿舍的蚊虫防控工作。
(五)水田小学:组织开展校园内的灭蚊防蚊工作,加强对师生的健康教育,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开展全乡的灭蚊防蚊宣传工作。
其他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本部门、本单位及下属单位网格区域内的灭蚊防蚊工作,配合做好全乡统一行动。
八、保障措施
(一)人员保障:各部门、各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蚊媒防控工作,组建专业消杀队伍或聘请有资质的消杀公司开展消杀作业,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物资保障:各村(社区)、乡级各部门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购置辖区、网格责任区域蚊媒消杀药品、器械和宣传资料等物资,保障统一灭杀蚊媒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安全保障:加强对消杀人员的安全培训,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消杀药品,防止发生中毒和环境污染事件。在消杀作业前,提前通知居民做好防护措施。
九、监督评估
(一)定期检查:民生服务办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对各村(社区)和乡级各部门的蚊媒防控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二)效果评估:在行动期间和结束后,由民生服务办组织卫生院开展蚊媒密度监测和防控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