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五里镇>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机关简介>街镇简介
您当前的位置: 五里镇>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机关简介>街镇简介
  • 索引号 11500114009143462X/2024-00003
  • 发文字号
  • 主题分类 其他
  • 体裁分类 其他
  • 成文日期 2024-01-02
  • 发布日期 2024-01-02
  • 文件标题 重庆市黔江区五里镇简介(2024年版)
  • 发布机构 黔江区五里镇
  • 有效性

重庆市黔江区五里镇简介(2024年版)

【概况】五里镇位于黔江区东南边陲,东连武陵山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西接蓬东乡,北界邻鄂镇,南连马喇镇,距黔江老城区39公里、新城区29公里。全镇辖区面积50平方公里,辖1社区5村36组3618户12555人。2000年9月成建制保留成立五里乡,2021年7月,经市政府批复同意成立五里镇,政府驻地五里社区杜鹃花路9号。全镇平均海拔900米,为高山深丘地带,垂直气候明显,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达70%,2020年1月获“市级卫生乡镇”称号,境内程家大院是全国特色保护院落,灰千梁子是重庆市十大森林氧吧。

【建制沿革】受自然气候影响,五里常年多雾,常见烟雾缭绕。相传,唐朝一位古圣人游览路经此地,见云雾笼罩,雾里蛮天,就象征这一景象,本应“雾里”立名,后逐渐演变为“五里。1950年11月,成立五里乡人民政府,1951年6月,五里乡析置蓬东乡。1953年8月,五里乡析置邻鄂乡。1953年11月,五里乡划入第七区。1953年11月,五里乡析置青龙乡、沙场乡。1955年9月,五里乡政府改称五里乡人民委员会。1955年12月,青龙乡复归五里乡。1955年12月,五里乡改属第八区。1958年10月,五里乡人民委员会更名五里人民公社。1959年8月,成立五里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60年11月,五里公社管委改称五里公社。1962年3月,五里公社改属冯家坝区,1967年1月瘫痪。1968年7月,成立五里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1月,改称五里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82年11月,五里公社改称五里乡,五里公社管理委员会改成五里乡人民政府。1991年8月划归马喇区管辖。2001年11月,黔江区行政体制调整,撤区并乡,撤销原马喇区,各乡镇独立,五里乡保留,由黔江区直管,行政级别为正处级单位。乡政府所在地五里社区4组,小地名甘溪场。2021年7月,撤销五里乡,设立五里镇,全镇辖5村1社区,36个村(居)民小组,3618户12555人,耕地面积20773亩,辖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辖5村1社区(甘溪村、河南村、西洋村、海洋村、胡家坝村、五里社区),36组3618户12555人。有中心小学校1所,村小学1所,幼儿园1所。

【地理环境】全镇平均海拔900米,为高山深丘地带,垂直气候明显,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达70%,境内灰千梁子国有林场是黔江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核心区域数百平方公里。旅游资源丰富,土家传统院落程家大院、鬼斧神工猪龟恋、大俗大雅公母山、喀斯特地貌天生三桥,波光潋滟三龙湖,春有万亩杜鹃、夏有十里荷场、秋有漫山红叶、冬有茫茫雪原。

【经济发展】2023年,全镇财政预算收入1206.85万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206.85万元,““三公”经费”支出21万元,同比下降1.0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万元,同比增长8.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1804.40万元。全镇土地面积72586.65亩,农用地面积60184亩、建设用地面积3491.4亩、其他用地1608.3亩,其中耕地面积20773亩、水田面积10952亩、旱地面积9821亩、林地(天然林)面积39411亩;共流转土地7303亩。全镇共有尚晨牧业、五里镇供销社、五鼓生态农业3个龙头企业,农产品初加工基地4个;大春播种面积每年稳定发展1.4万余亩,粮食生产实现稳定增收;现有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300亩、年出栏生猪12000头武陵黑猪标准化养殖场1个、油茶2000亩、中药材2000亩,特色产业实现了“一村一品”。

【社会发展】西洋、五里、甘溪三个贫困村顺利退出贫困村行列,452户1772人全部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农村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无适龄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现象;各项惠农政策补贴及低保、大病救助等,全部坚持实行“一卡通”发放到位;无安全事故发生,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基础设施】全镇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新修、改扩建和硬化村道公路65条123公里,实现全镇村道公路环网建设,打通了村与村之间通道;有魏家坨水厂1个、蓄水池26口、水源池10处、减压池10处,饮水管道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全镇6个村(社区)全部实施农网改造,全面解决辖区用电难题;建设长田坎、胡家坝、程家大院集中安置点3个,易地扶贫搬迁累计搬迁302户1148人,其中搬迁至李家溪集中安置点28户111人;先后实施C、D级危房改造、“三改”、“五改”,所有农户有稳固安全住所。

【人文资源】辖区程家大院是300年前湖北麻城程氏来黔江做官后留下来在我镇小地名柏杨林修建的祖居,建设长达3年,由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的上、中、下相对独立的四合院组建成一个极具土家特色的家族院落,占地面积大约2000平方米。院落保持着古朴的格局,依山而建。三个院落呈品字排列,以木质建筑形成的“四角天井”为主,布置错落有致,古朴典雅。具有完整的村落文化,民风民俗、农耕特色保护传承至今,如四合院现存的器皿、农具,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日常交往、各种礼仪等都再现了典型的土家传统民俗。“打糍粑”“吃刨汤”“舞狮灯”“祭祀礼”、“唱山歌”和“哭嫁”等土家传统文化一直犹存于院落。保存完好的神龛香盒年代久远,特别是乾隆49年、道光16年流传下来的题有“品冠群英”、“学冠群英”、“济世其英”、“寿比商翁”、“宫墙伟望”等字样的五块牌匾保存良好,每块牌匾均有故事流传,具有极大的保护价值。2014年,程家大院被命名为中国特色传统村落;2016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重庆市仅6个、渝东南片区仅2个中国传统村落之一;2018年,程家大院上、中、下三院被市政府命名为“重庆市历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