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区水网建设规划》解读
根据相关要求,现就《重庆市黔江区水网建设规划》编制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明确要求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加快形成国家水网。2022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要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基础设施的网络效益。2023年5月25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对优化水利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作出顶层设计。2023年12月2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重庆市水网建设规划》。水利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省级水网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各地科学编制省级水网建设规划。
黔江是渝东南唯一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区县,是国市定位的武陵山片区中心城市、渝鄂湘黔边际区域中心城市和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近年来,黔江区水利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仍存在部分区域已有水源工程城乡供水可供水量少,供水基础设施薄弱,工程性、季节性缺水严重;城镇供水基础设施老化,管网漏损现象较为普遍;经济社会发展对水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现代化农业灌排设施体系建设尚不完善;防洪减灾体系依然存在薄弱环节,洪涝灾害防御能力亟待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体系形势严峻,河湖健康发展行艰路险;数字化智慧化水平有待提升,数字孪生水网建设任务艰巨等问题。与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进南下“桥头堡”、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机遇,建设渝鄂湘黔边际区域中心城市存在一定差距。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市水利局的统一安排,紧扣建设渝鄂湘黔边际区域中心城市等要求,区水利局组织编制了《重庆市黔江区水网建设规划》,经思路研究、前期调研、初稿编制、专家审查、意见征求、市水利局审查、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完成了《重庆市黔江区水网建设规划》。
二、规划框架
《规划》按照服务全局、谋划长远,节水优先、绿色发展,系统规划、风险管控,改革创新、两手发力基本原则编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区水网建设的战略性、系统性总体设计、行动计划和主要依据。《规划》全面分析了黔江区建设基础与面临形势,聚力民生改善、防洪安全、生态环保、数字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三江两引十库多点”的黔江区水网总体布局,重点解决全区水资源宏观调配、流域防洪减灾和水生态环境等问题,为我区建设渝鄂湘黔边际区域中心城市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规划》共十章,四十二小节,可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前言和第一至二章,主要是介绍规划编制的背景、定位,全面总结了黔江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就和进入新发展阶段黔江水安全保障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明确了水网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主要任务,谋划了《规划》的总体布局。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至七章,主要为紧扣水网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紧密结合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明确了新阶段推进黔江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具体思路与布局,包括优化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体系,完善城乡防洪减灾体系,构建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提升水网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创新水网现代化管理体制机制5个方面共计20项重点任务,打造现代化黔江水网。
第三部分包括第八至九章,主要内容为重点工程、规划投资与实施安排和保障措施。重点工程是按照黔江区水网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要求,统筹近期与远期、开源与节流、增量与存量,提出推进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水生态保护治理、数字化智慧化4个方面共计14个需重点推进的工程。规划投资与实施安排是对规划项目进行投资匡算,按照实施紧迫性和优先等级分期推进。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计划实施等7项内容,推动形成规划落实实施的闭环责任机制。
三、主要内容
(一)总体布局。《规划》遵循重庆市“一核两网、百库千川”的总体布局,结合黔江区“一核、三带、四体系、多节点”的黔江区水利发展总体格局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以黔江区骨干网为依托,以阿蓬江干流及郁江、诸佛江等重要河流为基础,加快构建“三江两引十库多点”的黔江区水网总体布局。三江指阿蓬江、郁江、诸佛江。两引指阿蓬江-郁江引水工程和阿蓬江-诸佛江引水工程。十库指渔滩水库、小南海水库,嘉禾水库,洞塘水库,太极水库,老窖溪水库,茶园水库,罗家堡水库、三岔湖水库、城北水库。多点指以区内已建、规划小微型水源工程、供水工程、防洪工程等为结点。
(二)规划目标。到2027年,罗家堡水库、太极水库、茶园水库等一批水网骨干工程建成并发挥效益,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持续水安澜、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需求。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黔江区水网基本建成,均衡立体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安全韧性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山水融合的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四预”完备的数字孪生水网体系基本建成,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到2050年,现代化综合立体的黔江区水网全面建成,各层级水网高效协同融合,均衡立体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安全韧性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山水融合的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四预”完备的数字孪生水网体系全面建成,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生态保护治理能力、水网工程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三)主要指标。目标指标设置方面,总体坚持“当期可承受、长远可持续”,从水资源配置体系、防洪减灾体系、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智慧水利体系四个方面分别制定了21项指标,既与《重庆市水网建设规划》衔接,又结合黔江实际,重点突出、适度超前,力争预定目标可达、可实现。其中,水资源配置体系包括用水总量控制、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骨干水网覆盖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城乡供水一体化率、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新增年供水能力、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供水安全系数12项,防洪减灾体系包括新增防洪库容、1—5级堤防达标率、乡镇防洪达标率、中小河流治理率4项,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包括重点河流基本生态流量达标率、国控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水土保持率3项,智慧水利体系包括现代水文监测站网自动监测率、水利工程数字化率2项。
(四)策划项目。《规划》从水资源配置工程、防洪减灾工程、水生态保护治理工程、智慧水网建设项目4个方面策划项目404个,其中水资源配置工程292个,防洪减灾工程54个,水生态保护治理工程44个、智慧水网建设项目14个,总投资602.90亿元,2027年前计划投资113.19亿元,2027—2035年投资381.78亿元,2035年后投资107.93亿元。优化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体系包括扩建城北水库工程,新建三岔湖水库、凤山湖水库、嘉禾水库等共计292个项目。完善城乡防洪减灾体系包含加强阿蓬江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新建渔滩水库等共计54个项目。构建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建设包含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等共计44个项目。提升水网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建设包括黔江区水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阿蓬江干流黔江段数字孪生建设等共计14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