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白土乡金塘村“转”出来的幸福美景

日期:2020-08-28

初秋时节,走进黔江区白土乡金塘村,山上桑园青葱,山下鱼塘连片,山间蜜蜂飞舞,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转变观念 贫困发生率降为零

金塘村位于白土乡西北一隅,山高坡陡、狭长谷深。10年前,这个村和周边村一样,以种植水稻、玉米等基础农作物为主。加之交通闭塞,信息不通,群众与外界联系少,村集体产业发展一穷二白,就是一个典型的“空壳村”。

航拍金塘村美景   记者  王道 摄

穷则思变,变则有法。黔江区委组织部、扶贫驻村工作队、乡驻村干部从“拓展视野、转换观念、激发动力”入手,组织村支“两委”干部先后参加各类培训30多人次进行“蓄能充电”,村支“两委”干部、种养大户前往武隆、贵州湄潭和深圳等地学习考察先进经验,打开了村干部的“思想枷锁”,励志要干一番事业。

尹德梅曾经是村里出名的“不讲理”,不相信发展产业能致富,只想政策资金送到手上,捡现成。

“有困难,找村干部;有需求,找村干部。”村支“两委”干部从村民的“等、靠、要”思想入手,带动更多村民改变狭隘的“山沟”眼光,挣脱贫困的思想束缚,主动思考、谋划发展特色产业。

有了村干部的承诺,尹德梅思想逐渐转变,在干部的鼓励下,接连发展了20亩蚕桑、2亩稻田鱼,摆脱贫困。尝到了收获的甜头,尹德梅一改常态,逢人便说:“跟着政策走,依靠双手啥都有。”

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金塘村“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基本解决,从2014年贫困发生率高达11.7%,到目前贫困群众全部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零。

转活山水 “巴掌地”巧变增收“聚宝盆”

金塘村土地资源零散,85%以上为“巴掌地”“鸡窝地”,土地撂荒率达30%以上。

长期以来,金塘村单一的“粮猪型”二元产业结构链条短、效益低,靠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勉强糊口度日。

对此,村支两委多次就“发展什么产业、怎样发展产业”进行深入探讨,并决定结合村情实际,充分依托山水资源禀赋,量身定制出“2+X”的产业发展思路,即打破传统粮猪农业格局,重点发展蚕桑、水产两大产业。

石恒现喂养小蚕

要发展产业,必须要找好产业带头人。2016年,村支两委动员打工回乡的村民石恒现试水流转撂荒土地80亩,第一年就实现毛收入20余万元。

看到石恒现收获了养蚕的第一桶金,不少村民跃跃欲试,想要参与到种桑养蚕项目。在石恒现的带动下,游定祥、游训全等也发展起蚕桑产业。目前,全村13名种养大户带动29户村民相对集中连片种植蚕桑600多亩。

从山上的桑园走到山脚,在金塘村4组脱贫户黄尤群的稻田里,眼见草鱼、鲤鱼的喜人生长势头,黄尤群笑容满面。“以前收入主要以务农为主,来源单一。稻田养鱼能够为我们增加不少经济收入。”黄尤群算了算:5亩稻田鱼里,投放4000尾鱼苗,加上5亩稻米的收成,今年预计能收入8万元。

如今,金塘村充分利用沟岔间的生态溪流资源优势,建成3个生态水产养殖区,面积400余亩。同时,利用山间林地资源栽植黄精、白术等中药材300亩,养殖中蜂规模突破1000群,全村实现了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巴掌地”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转出新路“空壳村”变为富裕村

村民致富了,村支“两委”又开始谋划集体经济。

顺着蜿蜒的山路至半山腰,便看到一池碧波荡漾的山地立体鱼塘沿兰河而建。基地负责人宋波介绍,项目采取立体生态循环养殖模式,通过“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的模式共同打造而成。2019年8月投放第一期鱼苗150万尾,预计今年10月收获第一批水产进入市场。

兰河优鱻水产养殖基地   记者  王道 摄

“金塘村通过财政资金配股50万元,定向投入兰河优鱻水产有限公司,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每年可按比例固定分红。”宋波说道,基地还与产业薄弱的贫困户建立长期利益联结机制,每年每户除固定分红120元外,还可获得0.05%的收益分红。

兰河优鱻水产养殖基地是金塘村股权化改革的一个缩影。金塘村抓住了“股权”这一核心,成立金塘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将全村相对集中连片的撂荒田地集中起来,实行合股联营机制,把全体村民变成联合社的股东,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可享受土地流转、务工薪金和二次分红3项收益,有效增加了村民收入、拓展了扶贫方式。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金塘村由过去远近闻名的“空壳村”,跃身变成了集体经济年收入20万元的富裕村。(记者 费玉琼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