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 筑牢群众安全屏障——黔江区应急管理局安全“百日行动”系列报道之地质灾害防治篇

日期:2021-06-11

自黔江区“聚焦‘两重大一突出’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百日行动,为建党100周年营造安全稳定环境”工作开展以来,黔江区应急管理局联合相关单位,按照“上下联动、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全面摸排”工作思路,坚持“控事故、防灾害”目标,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咚咚咚……”紧急的锣声响起,打破了村庄的宁静。村民们急匆匆地从自家楼里跑出,搀扶老人、怀抱小孩,脸色焦急,不约而同地向着开阔地跑去……6月8日上午10时许,区应急管理局联合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城东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在城东街道金桥社区开展了一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敲锣提醒村民撤离

城东街道童家堡危岩属典型的地质灾害点,雨季降水让地质状况不稳定,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演练模拟了金桥社区辖区内童家堡危岩受持续降雨影响,出现滑坡和泥石流险情,居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各应急救援单位及时发布信息、组织人员到场疏散。经过10分钟左右的快速处置,灾害点受威胁群众全部快速有序地按预定路线安全撤离,到达指定的安全地点。

地质灾害应急撤离到指定地点

“本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我们共组织了金桥、高涧社区80余名群众参加。通过这次演练,提高了我们群众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候的逃生避险的意识,进一步提升了防范意识。”城东街道党工委委员、政法书记刘荣说。

据区应急管理局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范飞介绍,进入汛期以来,全区各行业部分、各乡镇街道已认真开展多场次自然灾害应急演练,有效提高了各应急队伍的反应速度和实战水平,通过定期开展的应急演练,强化备勤备战,确保地质灾害发生时,受灾人员能在第一时间能得到有效转移。同时,重庆市应急局已同意向黔江区派驻安能公司40人的应急救援队,进一步提高了全区应急力量保障。

多部门联合查看地灾点

除了开展应急演练外,区应急管理局会同相关单位按照“上下联动、统筹推进,突出重点、全面摸排”的思路,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和治理方面,狠下了一番功夫。

当日,在城东街道高涧社区城北水库居民点危岩地质灾害点和舟白街道武陵山社区麻塘豆滑坡地灾点,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深入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情况,动用无人机巡视地灾点,听群测群防员汇报介绍地灾点的变化,查看地灾防治智能设备,进行现场巡查,针对问题提出防治方案,及时消除隐患。

地质灾害应急撤离途中,搀扶老人

据了解,黔江区目前共有517处地质灾害点,区应急管理局在场镇、学校、景区、医院、居民集中区、交通干道沿线、建设施工场地、重要基础设施周边,特别是农房周边、农村公路建设切坡等重点区域隐患点,做到排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特别是推行的地质灾害点的网格化管理,打通了地质灾害排查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全区517处地灾点共有518个监测员,网格化有30个片区负责人,还有20个驻守队员,每个地方防站有6名人员,形成了整个黔江区的地质灾害点的四重网格管理。

“我们扎实抓好全区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和‘百日行动’,深入开展隐患排查督察,监测预警、会商研判、演练培训等,督察抽查乡镇街道6个,行业部门5个和工作提示9份,隐患整改5处,发预警信息32条,转发防灾信息24.3万条,监测及会商研判5次,有效推进防灾减灾工作。”区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办一级主任科员柏昌云介绍说。

现场巡查、消除隐患

据了解,自全区安全生产领域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百日行动开展以来,区应急管理局会同相关单位,加强群测群防、应急联动、源头管控、区域监管,并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地质灾害防治,把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降至最低,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介绍地灾防治智能设备

下一步,区应急管理局将持续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及安全“百日行动”,抓隐患排查、抓监测预警、抓会商研判、抓培训演练、抓责任落实、抓督促检查,紧盯重大风险防范,毫不松懈加强应急准备,坚决遏制地质灾害事故发生。(记者 刘旭东 文/图)

←滑动查看完整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