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五里镇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助力人居环境提升

日期:2024-05-15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为提高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知晓度、主动性和参与度,切实将垃圾分类工作做实做细,近来,黔江区五里镇多措并举推进垃圾分类,助推人居环境再提升。

完善整治工作机制

“保洁员刚把垃圾收走,又有垃圾倒进来了,太阳一晒,垃圾桶周围一股酸臭味,真的是太难闻了,加上垃圾桶又装得少。我提个建议,撤掉集镇上的垃圾桶,实行‘撤桶并点,合理配置垃圾箱体’,箱满即运,既减少垃圾桶个数又增加了容量和省时间。”集镇保洁员陈朝军在全镇保洁员工作大会上建议道。

每次基层工作人员提出建议,政府相关负责人都会积极组织勘察、讨论可行性。

在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五里镇持续建立健全镇村管理、农民受益的管护责任体系,构建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建管用”并重机制。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完善,根据各村(社区)村民居住实际,放置生活垃圾箱体,安装垃圾分类亭、垃圾收集点、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收集点等各类垃圾分类设施,新建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所有村(社区)均设置有害垃圾集中暂存点,由镇专车收运,落实有害垃圾规范化、无害化处理;对易腐垃圾及其他垃圾实行“户集镇收区处”模式,日产日清。

目前,五里镇已全面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全覆盖,并初步形成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垃圾分类准确率达到80%。

加大宣传工作有力度

“垃圾处理涉及许多新知识、新办法,而且是一项长期工作,所以要做好宣传,真正把群众发动起来。”镇规划建设环保办负责人陆明说,“比如垃圾精细化投放,只有不断地宣传,才能提升村民‘想分、会分、主动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农民群众是人居环境整治的受益者和参与者。西洋村党支部书记汪文普建议全方位、多形式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农户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在全镇建立30个垃圾分类点的基础上,每个垃圾分类点配备指导员,宣传指导村民日常分类垃圾。除了日常宣传,还要持续开展“文明新生活、分类新时尚”院坝会,在各村(社区)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等,宣传“三不丢、两分类、一集中”等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不断提升村民对农村“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定期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引导村民做好房前屋后及院落环境卫生和生活垃圾源头分类。

截至目前,五里镇持续开展关于“文明新生活、分类新时尚”等相关院坝会50余次。通过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在各村(社区)结合实际设置宣传栏、宣传标语,集中讲解垃圾分类的作用、意义,以及具体的方法和措施等,有效提高了群众环保意识。

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垃圾分类在农村来说是个新鲜事,以前只是听说过,没有真正开展过,但我们都知道这是件好事,是建设美丽家园的重要举措,我们不仅在自身行为上要注意垃圾分类,还要相互监督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近日,在河南村召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村民“一事一议”会上,网格员王芳分享了他对垃圾分类的看法。

通过健全监督机制、动员群众广泛参与监督,实现社会监督广泛化、常态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效能,是五里镇开展垃圾分类的经验之一。各村(社区)网格员主动作为,联系动员老党员、老干部和乡贤,成立由老党员组成的党员先锋队和村民群众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定时或不定时,进村入户详细为村民讲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政策,协助垃圾分类指导员督促村民进行分类投放,对乱丢乱排垃圾的不文明行为责任人开展批评教育。

不仅如此,五里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垃圾分类处理领导小组。制定《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落实了办公室和工作人员;各村(社区)党支部为圆心,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和党员为半径,担起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主体责任,建立起日巡查、周通报、月考核的工作机制,此外通过积分制,形成分类兑换动态闭环,激励更多村民自觉加入到垃圾分类处理中来。

截至目前,全镇3216户13000余人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引导纠正不文明和不按规范分类现象600余次;通过党员先锋队和志愿服务队引领示范,激发了村民有效参与的内生动力,营造了“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通讯员李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