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香漫山 谱就产业发展新篇
十月的黔江区沙坝镇,褪去夏的燥热,山间仍萦绕着淡淡果香,田垄里已升起新的丰收希望。作为黔江“西大门”,这个被青山绿水环抱的小镇,在秋日里延续着特色产业的热闹,更在丰收节奏中铺展着发展新篇。
从2014年几户果农试种脆李起步,如今沙坝镇的果林已“串珠成链”。2000亩脆李园里,蜂糖脆李、青脆李、脆红李等品种“接力”成熟,从7月到10月,果农的竹篮就没闲过。“往年果子熟了怕烂在地里,现在有了绿色认证,收购商直接到园里抢货!”果农王大姐捧着刚摘的“羽人果果”脆李笑着说。目前,“羽人果果”“万庆青脆李”等“明星产品”已贴上绿色食品认证标签,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今年全镇青脆李、猕猴桃预计增产20%,果农们算起收入账,脸上的笑容比果子还甜。
不只水果“唱主角”,特色种植也多点开花。西泡村的羊肚菌虽已过采收季,但衍生出的干羊肚菌等产品,在国庆期间的农产品直播间里备受青睐;石桥村的林下天麻在腐殖土里“扎根生长”,“不用砍树,树下种天麻,一亩地能多赚几千元!”村民指着绿油油的林地介绍,立体种植模式让闲置林地的“钱景”翻了倍。
这些带着“泥土香”的农产品,正通过一条特殊的“通道”走向全国。这条“通道”,正是沙坝镇探索出的“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电商赋能”新模式。去年八月,全区首个电商强村公司“木小良”正式运营,通过“一村探路、多村合作”的抱团模式,把分散的农户、零散的资源拧成“一股绳”。如今,直播间里主播举着鲜果“吆喝”,打包车间里工人忙着封装快递,短短数月,这家扎根乡村的电商公司就创下300余万元营收,让深山里的农产品搭上了“数字快车”。
如今的沙坝镇,果农在林间忙着采摘,直播间里订单不断,快递车在蜿蜒山路间穿梭。曾经的“绿水青山”,通过生态产业化的“魔法”,变成了装满腰包的“金山银山”。下一步,沙坝镇还将扩种优质果苗、升级电商冷链,让果香飘得更远,让村民的日子过得更红火。(记者 徐朝政)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