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区城市管理局关于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60号建议的答复函
重庆市黔江区城市管理局
关于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60号建议的答复函
古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投入力度的建议》(第60号)收悉。经与相关单位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现状
黔江区现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日处理生活垃圾350 吨,于2022年11月建成投用后实现全区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我区乡镇现有垃圾车60台,垃圾箱1920个,垃圾桶4918 个,片区生活垃圾中转站9座。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街道转运、区处理"模式,覆盖全区30个乡镇街道219个村居委;城乡生活垃圾由街道乡镇收运至辖区生活垃圾中转站,由重庆黔江三峰公司负责从垃圾中转站运往生活垃圾焚烧厂处置。2022年1-12月收运处理乡镇农村生活垃圾16430.76吨,真正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二、 工作推进情况
(一)加大资金投入。2022年以来,我区加大对农村生活 垃圾处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投入,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补助、 盘活存量、统筹涉农资金等方式,先后投入15509万元,其中: 投入9085万元用于农村垃圾收运处理及填埋场建设,投入3176 万元用于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及乡镇管网建设,投入780万元用于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建设,投入1618万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投入850万元用于农村厕所改造。其中我局2022年积极 争取涉农整合资金2340万元,其中404万元用于农村前端清扫 保洁并运输至辖区垃圾中转站,对202个行政村和涉农居委按2 万元/村社已补贴到位;160万用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剩余资金用于将乡镇街道垃圾中转站的生活垃圾运输至生活 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厂)进行无害化处置。此外,区财政局已配 合区住房城乡建委申报的2023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目前已入选,可争取到位中央资金5000万元。
(二)配齐环卫设施设备。新增配置一批环卫设施。2023年完成14辆3吨压缩式垃圾车、3000个240L 垃圾桶和260个 2m³ 可卸式垃圾箱等设备采购工作。截至目前,已向30个乡镇街 道分发240L 垃圾桶2550个(450个作为应急储备),分发2m³ 可卸式垃圾箱260个。 加快中转站建设。 积极推进剩余14座生 活垃圾中转站建设,同步配备垃圾勾臂车、箱体等环卫设施,确保年底建成投用。已争取2000万元专项债券资金对14个乡镇生活垃圾中转站进行新改建,新增配置一批垃圾车、冲洗车、垃圾桶等前端环卫设施。
(三)强化宣传引导。 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多种方式搭建宣传平台,生动宣传讲解垃圾分类示范相关内容,发放宣传单及宣传手册2万余份,制作宣传展板850余块,配置户用分类收集桶2626余个。区乡村振兴局结合乡村建设行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等工作,抓好农村户厕改造、垃圾治理、污水治理"三个革命”,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五清理一活动”,通过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及各级干部宣传引导,切实提升人居环境群众参与度、满意度、获得感。
三、 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资金投入,优化设施设备、推进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积极申报乡村振兴项目资金,新增配置一批 垃圾箱、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 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推进农村垃圾分类体系全覆 盖,保持行政村治理比例达到100%,同时由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二是加快推进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 进一步完善环卫设施设备配置,确保农村生活垃圾得到进一步规范处置。三是建立健全生活垃圾长效保洁机制。检查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及运营企业做好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工作。各乡镇街道要加快构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要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监管制度。积极探索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市场化途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活垃圾长效治理,鼓励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将农村环卫作业经营性服务项目推向市场。
此复函已经陈胜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领衔代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黔江区城市管理局
2023年6月21 日
(联系人:罗世顺,联系电话:023-7922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