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财农〔2022〕10号关于下达2022年第一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的通知
重庆市黔江区财政局
关于下达2022年第一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的通知
区农业农村委:
根据区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对《关于审定2022年第一批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分配方案的请示》(黔江乡振文〔2022〕11号)的批示,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建设工作有效衔接,现下达你单位2022年第一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1185.388万元(资金分配见附件1,其中: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028.9579万元、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94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000万元、直达资金704万元),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你单位切实加强项目管理和资金监管,对资金的使用和监管负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关于印发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农〔2021〕19号)、《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通知》(财农〔2021〕22号)、《重庆市继续支持脱贫区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渝财农〔2021〕58号)、《关于印发重庆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渝财农〔2021〕31号)等相关规定,规范使用统筹整合的财政涉农资金。
二、尽快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报区乡村振兴局备案,并将资金及时下达至项目实施单位。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支出进度,并于年底前全部实现支付,未按规定使用的资金区财政局将收回重新统筹安排。
三、全面加强绩效管理,请你单位在资金文件下达30日内,填制《绩效目标表》(详见附件2)报区财政局备案。同时按季做好绩效目标运行监控;年度终了或项目完成后,做好绩效自评工作,自评报告报区财政局。
四、严禁滞留、挤占、挪用统筹整合资金,严格执行公开公示制度,自觉接受审计、监督部门检查。
附件:1.重庆市黔江区2022年第一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计划表
2.绩效目标表
重庆市黔江区财政局
2022年3月9日
(区财政局监督举报电话:79236326;区纪委监委监督举报电话:7922239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附件1
重庆市黔江区2022年第一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计划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安排资金 (万元) |
资金来源 |
绩效目标 |
备注 |
合计 |
11185.388 |
||||
1 |
黔江区2021年地理标志农产品(黔江猕猴桃)保护工程项目 |
279.388 |
渝财农〔2021〕135号中安排273.9579万元、渝财农〔2021〕139号中安排5.4301万元 |
通过开展培训500人次,培育规模生产经营主体1个、开展产品品质分析和监测20个、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合格证应用率达100%,促进生产能力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与特色品质保持、品牌培育打造、身份标识化和全程数字化建设,使黔江猕猴桃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增强、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对推进产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作用明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带动农户500户增收,受益人口满意度达95%以上。 |
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73.9579万元、中央水利发展资金3.9801万元、市级水利发展资金1.45万元 |
2 |
2022年烤烟产业扶持项目 |
1000 |
渝财行政〔2021〕121号中安排1000万元 |
通过发展3.4万亩烤烟产业,预计实现产值1.3亿元,预计带动500余人农户务工,预计解决脱贫人口100人以上就业和增加收入 |
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000万元 |
3 |
黔江区2021年产业扶持项目 |
1000 |
渝财农〔2021〕135号中安排1000万元 |
通过发展脆红李1.6万亩,新栽、改造猕猴桃200亩,新种植茶叶300亩、青菜头1200亩等,增加农业品牌数量,支持龙头企业发展。通过发展产业带动3000人增收,其中脱贫人口300人。 |
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000万元 |
4 |
黔江区2021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 |
400 |
渝财农〔2021〕135号中安排400万元 |
通过支持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建设,提升产地仓储保鲜能力,降低鲜活农产品产后损失,产品附加值明显增加,主体服务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产销对接更加顺畅,预计提升冷藏保鲜设施冷藏容量1420吨,带动1000户农户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吸收2000人就近就业。 |
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00万元 |
5 |
仰头山特色产业发展项目 |
957 |
渝财农〔2021〕139号中安排957万元 |
通过对金桥片区450亩猕猴桃品种改良,60亩高标准示范果园建设,“互联网+农业”建设,质量溯源体系建设等;中塘片区新建猕猴桃水肥一体化建设工程560亩;新建脆红李水肥一体化建设工程100亩;新建容积1000立方米蓄水池1口;新建2米宽道路并硬化500米;新建互联网+农业项目建设,可改善园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猕猴桃和脆红李的产品质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区农民可实现增产增收,每年直接带动200余农户就业(其中脱贫户124户),户均收入增加2-3万元。猕猴桃种植基地每亩产值可由原来的12000元提升至15600元,即每亩产值可新增30%。 |
中央水利发展资金957万元 |
6 |
石会镇产业强镇项目 |
300 |
渝财农〔2021〕135号中安排300万元 |
通过创新“产业+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以产业振兴为突破口,在农业适度规模上要效益,在科学经营管理上要效益,在品质品牌上要效益,在延伸产业链上要效益,大力发展生猪产业。到 2022 年,把无抗生猪产业规模做大,品质做优,形成 30 万头生猪的标准化生产基地。主导产业带动全镇 500 余户 2000 余人增收致富,户均增收 0.5万元以上,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增收难的问题,促进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00万元 |
7 |
2022年土地宜机化整治 |
1300 |
渝财农〔2021〕139号中安排1300万元 |
宜机化标准农田整治10000亩,实现地块互联互通、小改大、坡改平,达到宜机化标准。通过宜机化项目实施,能改善10000亩土地耕作条件,实现10000亩农业机械化作业、解决3000亩土地撂荒,能减少劳动成本500万元以上、能提高劳动生产效率40%以上,能带动脱贫户900户3100人,每户年增收3000元以上,能实现农业产值4000万以上,能全面示范带动全区农业产业的良性发展。 |
中央水利发展资金1300万元 |
8 |
黔江区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3137 |
渝财农〔2021〕139号中安排3137万元 |
通过建设黔江区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4.12万亩,推动4.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产业发展,实现高标准农田产业年产出1.648万吨,预计实现年产值4945万元。带动1648户(其中脱贫户210户)农户户均增收约3800元,其中: 1648户(其中脱贫户210户)农户通过流转土地41200亩实现户均增收约2500元, 710户(其中脱贫户210户)农户通过项目务工实现户均增收约3000元。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区排灌及水源工程、田间路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善,基本满足项目区灌溉与排水、生产出行以及产业发展的需要,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实施后,耕作道路通达度达95%,各项水源工程和输配水工程所控制的耕地面积达到设计灌溉保证率的要求。各项排水工程所控制的耕地面积达到农田排涝设计标准。并根据管道布设控制管灌面积,增加高效节水灌溉措施。 |
市级水利发展资金3137万元 |
9 |
黔江区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873 |
渝财农〔2021〕124号中安排873万元 |
通过建设黔江区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4万亩,推动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产业发展,实现高标准农田产业年产出1.6万吨,预计实现年产值4800万元。带动1530户(其中脱贫户190户)农户户均增收约3700元,其中:1530户(其中脱贫户190户)农户通过流转土地40000亩实现户均增收约2600元, 620户(其中脱贫户190户)农户通过项目务工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通过项目的实施,按照高标准农田“七化”建设目标,对项目区农田进行宜机化改造,改良土壤,完善田间道路设施,满足大中型农业机械能进出地块,配套灌溉和排水设施,实现农田能灌能排,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从而降低劳动力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 |
中央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873万元 |
10 |
黔江区白石镇2022年区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
120 |
渝财农〔2021〕135号中安排120万元 |
项目建成后,可推动项目区产业发展,实现年产出120吨,预计实现年产值36万元。带动243户(其中脱贫户23户)农户户均增收约1800元,其中:243户(其中脱贫户23户)农户通过流转土地300亩实现户均增收约200元, 130户(其中脱贫户23户)农户通过项目务工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善项目区300亩基本农田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
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20万元 |
11 |
马喇镇龙溪村至莲花居委沿线农田堰渠改扩建项目 |
120 |
渝财农〔2021〕135号中安排120万元 |
通过项目建设,实现高标准农田产业年产出3000吨,预计实现年产值900万元。可带动50户(其中脱贫户15户)农户户均增收3500元,其中:50户(其中脱贫户15户)农户通过流转土地350亩实现户均增收约1100元, 40户(其中脱贫户15户)农户通过项目务工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基本条件,带动农户增收,预计直接收益50户、200余人,其中脱贫户15户。 |
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20万元 |
12 |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
400 |
渝财农〔2021〕110号400万元 |
通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建设,选择在粮油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实施以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面积4万亩,引领带动小农户生产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降低小农户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产业规模经营和绿色发展,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
中央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直达资金)400万元 |
13 |
黔江区冯家街道寨子社区黄土湾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304 |
渝财农〔2021〕110号304万元 |
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每年实现农业生产效益增收170万元以上,户均增收0.5万元以上。可带动340户(其中脱贫户38户)农户户均增收约4770元,其中:340户(其中脱贫户38户)农户通过流转土地1000亩实现户均增收660元, 280户(其中脱贫户38户)农户通过项目务工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支撑寨子社区黄土湾中药材、柑橘、玉米、红苕、油菜等千余亩农作物的种植、灌溉、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及收贮等农业生产和管理的正常运行,惠及和方便寨子社区340户农户和业主在黄土湾的农业生产劳动,每年实现农业生产效益增收170万元以上,户均增收0.5万元以上。项目的实施将有力促进寨子社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具有较强的公益示范作用。 |
中央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直达资金)304万元 |
14 |
冯家街道寨子社区好农时农产品加工厂建设项目 |
240 |
渝财农〔2021〕124号中安排167.45万元、渝财农〔2021〕139号中安排72.55万元 |
通过实施冯家街道寨子社区好农时农产品加工厂建设项目内容,推动寨子社区630亩中药材产业发展,实现中药材产业年收贮中药材900吨(干品),加工生产养生农产品300万套,预计实现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以上,利润可达1600万元以上,可带动340户(其中脱贫户10户)农户增收460万元,其中:100户(其中脱贫户5户)农户通过从事中药材种植和管护、养生农产品加工,实现增收360万元,340户(其中脱贫户20户)农户通过流转土地650亩实现增收16.9万元,240户(其中脱贫户10户)农户通过项目务工实现增收100万元。 |
中央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167.45万元、市级水利发展资金72.55万元 |
15 |
2021年入户路硬化项目 |
755 |
渝财农〔2021〕135号中安排755万元 |
通过项目建设,切实改善金洞乡、水田乡、新华乡、杉岭乡、蓬东乡、白土乡、水市乡、五里乡、濯水镇、阿蓬江镇、邻鄂镇、鹅池镇、石家镇、金溪镇、小南海镇、中塘镇、黎水镇、黄溪镇、白石镇、黑溪镇、沙坝镇、五里乡、舟白街道、冯家街道、城南街道、城西街道、城东街道等乡镇约8152人出行条件(其中脱贫人口740人)。 |
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755万元 |
附件2
黔江区XX项目资金绩效目标表 | |||||
(2022年度) | |||||
专项(项目)名称 |
|||||
主管部门 |
实施单位 |
||||
项目资金(万元) |
全年预算数 | ||||
年度资金总额 |
|||||
其中:市级补助 |
|||||
地方资金 |
|||||
其他资金(包括结转资金) |
|||||
年度总体目标 |
|||||
绩效指标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年度指标值 | |
产 出 指 标 |
数量指标 |
||||
质量指标 |
|||||
时效指标 |
|||||
成本指标 |
|||||
效 益 指 标 |
经济效益指标 |
||||
社会效益指标 |
|||||
满意度指标 |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