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区乡村振兴局>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 区乡村振兴局>动态

黔江区探索创新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亮点纷呈

日期:2021-10-09

近日,记者在海通丝绸生产车间里看到,生产线机器轰鸣,来自黔江本地的多名工人正在流水线作业,挑选蚕茧、生产蚕丝等,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据了解,黔江区借助日照市海通集团品牌、技术、管理、资金等优势,通过合作方式,引进海通茧丝绸全产业链项目,在多个乡镇发展起了蚕桑产业基地,带动当地村民参与产业发展或就近务工增收,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记者了解到,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黔江区在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加强乡村振兴组织领导,探索创新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创新探索出了一系列新模式、新方法,打造了一批新亮点。

创新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筑牢致贫返贫防线。制定《黔江区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方案》,定期开展排查,全面落实增收、住房、教育、医疗等政策,开展履行赡养义务敦促行动,创新医疗救助“一事一议”机制,实现“零致贫”“零返贫”。

扶贫资产管理“五步工作法”助推扶贫资金增效益。采取持续开展项目清理、扎实做好权属确定、规范落实资产移交、有效开展资产管护、审慎做好收益分配“五步工作法”规范管理扶贫资产,努力提高扶贫资产及项目使用效益。

提档升级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和考察点,讲好扶贫故事。原国务院扶贫办确定黔江区为首批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金溪镇、李家溪易地扶贫安置点、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为首批全国脱贫攻坚考察点,目前,李家溪考察点年接受考察学习200次以上,有效讲好了黔江扶贫故事,弘扬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

强化“一二三”融合,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效益。有力夯实“一产”基础,集中培育发展生猪、蚕桑、烤烟、优质水果、中药材、蔬菜等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力培育卷烟、畜禽产品加工、茧丝绸、中药材加工、特色食品加工产业链“五朵金花”。建立“旅游+扶贫+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机制,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森林氧吧”等,让“山区”变“景区”。

创新“八化”机制延伸绿色产业链厚植益贫效益。以发展蚕桑产业为抓手,以“黔江·桐乡丝绸工业园”“山东海通丝绸全产业链加工园”为载体,实现产业“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链条化”“立体化”。2020年蚕农综合收入2亿元,带动贫困户586户2200余人增收。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5个5”机制推进生态振兴。以“定目标、定模式、定内容、定标准、定价格”实现质量效率提升;“通水、通路、通电、通气、通讯”夯实农村基础;“改风貌、改厕、改厨、改圈舍、改地坪”改善生活条件;“治污水、治垃圾、治乱搭乱建、治乱挖乱采、治乱砍滥发”清洁村庄环境;“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畅化”建设美丽乡村。

弘扬黔江精神创新“三访制度”“三个故事宣讲”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弘扬升华“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深化“干部遍访、教师家访、医生随访”三访制度,扎实开展“我的帮扶故事、我的脱贫故事、我的创业故事”品牌宣讲活动,涌现出坚守山区的中信集团驻村“第一书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肖鸣,带领乡亲养蜂致富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王贞六等一批先进典型,形成干群“巩成果、防返贫、促振兴”的浓厚氛围。

创新形成深化“四个统筹”、推进“有效衔接”工作方法。以统筹“巩固+拓展”,黔江精神激励奋斗“筑衔接防线”;统筹“力度+节奏”,分层分类试验示范“探衔接路子”;统筹“重点+一般”,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活衔接机制”;统筹“产业+生态”,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破衔接难题”为主体,努力为武陵山集中连片地区和西部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