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区生态环境局>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行政执法
您当前的位置: 区生态环境局>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行政执法
  • 索引号 11500114MB15744604/2021-00035
  •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体裁分类 其他
  • 成文日期 2021-02-01
  • 发布日期 2021-02-01
  • 文件标题 重庆市黔江区生态环境局2020年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工作情况
  • 发布机构 黔江区生态环境局
  • 有效性

重庆市黔江区生态环境局2020年生态环境行政执法工作情况

2020年,重庆市黔江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狠抓党风廉政和班子建设,强化干部队伍管理,聚力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深化措施助推经济发展,及时有效解决了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守住了环境安全底线,环境执法监管水平明显提升,成效显著。

一、抓党的建设,夯实全面从严治党基础。

(一)切实提高党建思想认识坚持党对环境执法工作的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建工作全局,整体推进政治生活、政治文化、政治生态一体化建设,教育引导党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切实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制定支部党建工作计划,利用周例会,同步研究、推进党建工作,做到党建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认真履行领导班子主体责任,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全体执法人员签订《依法执法文明执法承诺书》,明确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和职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三)切实落实党建工作职责规范开展“三会一课”,按要求组织召开组织生活会、支委会和党员大会,每月定期组织主题党日活动;新发展党员1名、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坚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支队领导不定期开展集体廉政警示谈话,对外出参加专项检查的执法人员开展廉政约谈,对购买社会服务经办人员开展廉政谈话,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无违法乱纪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行为发生

二、抓能力建设,综合执法改革落实落地。

(一)改革执法队伍整合环境保护和原国土、农业、水利等部门相关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执法职责,以及林业部门对自然保护地内进行非法开矿、修路、筑坝、建设造成生态破坏的执法职责,于20203月完成综合执法改革。

(二)规范执法事项及时启动《执法事项清单》编制工作,基本建立职责明确、边界清晰、行为规范、保障有力、运转高效、充满活力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和体制。

(三)推进委托执法积极探索推进委托执法工作,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掌握了解情况、协调解决问题快的优势,结合实际拟定委托事项,计划将部分执法监管权于近期委托乡镇(街道),指导乡镇(街道)对辖区污染源有效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环境违法行为,快速有效处理环境污染纠纷。

(四)完善配套制度体系明确权力事项、实施依据、责任事项、追责依据等,强调对未按照职责规定履职尽责,造成工作失误或环境污染事故、生态环境损害事件的相应责任。制定了《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有效规范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许可等行为。

三、抓环境执法,守住守好环境安全底线

(一)细化目标任务,抓实监管紧紧围绕2020年工作安排,结合国、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计划,细化2020年执法工作要点,逐项对照抓落实。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求,按季开展随机抽查,全年完成随机抽查任务178家次,执法实现移动执法系统“全覆盖”按时上传和公开执法记录396条。强化污染源在线监控,重点排污单位已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24小时监控,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达99.1%

(二)开展专项行动,抓实整改一是坚持高位推进整治污水偷排偷放行为,开展城乡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专项检查,强化巡河执法监管,着力提升水环境质量。二是开展排污许可证专项检查,加强建设项目的监管,提升企业按证进行环境管理的能力,做好普法宣传工作,积极引导企业自觉守法。三是开展危险废物专项行动,认真摸底排查,对园区产生和经营危险废物的企业严格监管,防止因危险废物的不当处置而使环境安全受到影响。四是对青杠片区采石场进行污染防控管理培训,提出整改要求和时限,并开展综合巡查整,确保整改落实到位。五是对濯水5A级旅游景区提档升级改造工作环保相关事宜进行协助和指导,完成了26家餐饮店安装了油烟净化处理设施,完成了景区污水管网及污水偷排漏排专项整治问题,确保了景区油烟、废水达标排放。六是开展“创文、巩卫”禁煤、禁噪巡查,检查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餐饮单位120多家,制止使用燃煤10起,对50多家商户进行禁止商业噪声扰民宣传、教育。七是开展高中考期间噪声综合整治,为高中考保驾护航。八是继续推进烧结砖瓦窑企业整治,加强对区内目前仅存的2家正常生产的烧结砖瓦企业的监管。抓实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定期开展复查,确保整改措施到位,达到整改效果。

(三)开展医疗机构专项执法检查,履行疫情防控环境监管责任疫情发生后,以坚决的态度、严格的举措、果断的行动,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中,深入医废处置企业、医疗机构、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检查,筑牢疫情防控生态环境防线,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一是加强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监管,疫情防控期间累计检查医疗废物处置中心10余次,渝东南片区医疗废物449.7吨、新冠肺炎医疗废物7.55吨全部得到及时、有效、安全处理处置。二是加强医疗机构监管,靠前指导医疗机构规范收集、转运医疗废物,运输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为防控粪便、污水可能传播途径,全面检查定点救治医院及各级设有发热门诊医院,确保全区医疗废水消毒设施正常运行。三是认真制定现场检查计划,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监管,确保城市污染物集中处置设施在疫情防控期间正常运行,严查各类污染隐患,坚守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四是巩固成果,在疫情稳定后,及时对全区46家卫生医疗机构进行了医疗废物管理及医疗废水处理的培训,并开展不定期突击检查,全面提升全区医疗机构管理水平

(四)全面排查隐患,保障环境安全一是深化环境应急“一案三制”管理,全面落实环境安全工作全过程管理机制,建立全过程监管责任体系,对全区环境风险企业、加油站进行了应急管理培训,督促企业及时编制或修订环境风险评估及环境应急预案,全年51家企业进行了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修订,新增9家企业进行了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备案。二是开展了“两会两节”、“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高温汛期”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检查环境风险企业146家次,排查出9家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企业,并督查企业全部落实了整改要求,消除了环境安全隐患,保障了辖区环境安全。三是指导企业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隐患自查自纠工作,企业录入自查自纠信息465条,完成自行整改85个环境隐患问题,帮助企业履行了环境安全主体责任,降低了环境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四是加强环境风险防范,狠抓应急值班值守,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按照“明确到岗,落实到人”原则,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按照“五个第一时间”要求及时响应、科学应对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未发生较大、重大及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五是切实解决环境纠纷投诉,全年共处理环保投诉368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5%以上,无因环境问题导致的进京、上市事件发生,无因环境问题导致的群体事件发生,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抓服务指导,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健全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制度印发深化环境执法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制定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监管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始终坚持统筹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摒弃执法“一刀切”,树立“在监管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管”的工作观念,积极在实践中探索解决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二)扎实做好服务经济发展工作用真心、真情、真劲与企业共同面对问题、为企业纾难解困,实行容错监管,对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非主观故意违法行为,或主动消除、减轻环境危害的,以指导帮扶整改为主。2020年,累计服务园区企业96家次,解决问题70余个,结合日常监管,建立整改台账,实施动态管理,督促企业切实改正环境问题,落实园内预警、约谈制度,及时向园区管委会通报园区企业环境违法行

(三)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托环境信用评价助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问题,坚持“在工业企业一线服务解决问题”方式,“点对点”指导企业制定可行的整改方案,靠前服务指导工业企业完成环境问题整改,提升了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发展信心。29家参与市、区两级环境信用评价工作,9家企业被评为环境诚信企业、19家企业被评为环境良好企业、1家企业被评为环保警示企业,评价结果和“红、黑”名单已按程序将进行了公示。

(四)协助企业复工复产制定了执法监管正面清单,促进工业企业的复苏和发展在疫情防控期间实行非现场执法,指导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减少对守法复工复产企业的现场干扰。

、抓依法行政,全力开展环境执法大练兵。

)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制定《黔江区2020年环境执法大练兵工作方案》,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大练兵工作小组,将大练兵活动融合到污染源日常监管、专项检查、群众举报或媒体反映环境违法案件查处等当前执法工作中,力求通过依法、严格、规范的执法,实现练兵目标。

(二)严格依法行政完善执法工作程序和制度,推进环境行政处罚标准化和规范化,细化和量化自由裁量标准,认真执行环境执法案卷办案科室、分管副支队长、案审科室、顾问律师、支队内审会、局案审会六级审查制度,确保案卷材料完整、规范。对行政处罚案件,严格按照《环境行政处罚办法》规定程序执行,做到证据事实清楚、法律依据正确、处罚程序合法,未发生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

(三)加强司法联动严厉惩处环境违法行为,立案处罚环境违法行为12件,综合运用刑责治污等手段打击环境污染犯罪行为对拒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单位及个人,及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全年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10起。

(四)提升执法水平积极参与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各项业务培训,全员参加重庆市环境执法大练兵知识考试,派骨干力量参加了全市大练兵执法交叉检查,派员参加4轮生态环境部组织的2020年蓝天保卫战监督帮扶行动、1轮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3轮重庆市大气督导帮扶工作,全面提升了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

、存在的不足

(一)环境执法能力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执法支队在编在岗仅15人,监管面宽、执法力量弱,导致在日常监管、技术指导方面还存在不到边不到位情况。能力建设长期处于地市级二级水平,满足不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监管需要,更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环境监管水平不相适应。

(二)整体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环境执法兜底压力大。虽然在全市环境执法大练兵取得了可喜成绩,但因经费不足导致的培训过少等原因,整体执法能力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与区委区政府要求还有差距。部门行业监管责任、街道镇乡属地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特别是过多依赖环境执法解决问题,导致统一监管压力大、环境执法兜底压力大,执法人员工作量大。

2021年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及时有效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保障环境安全,为山清水秀美丽黔江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化,筑牢环境执法人员信仰之基。深化主题教育成效,抓好专题组织生活会整改,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保持对党忠诚定力、保持纪律定力、保持为民定力,从严管党治党,坚定为民服务不懈怠、坚定初心使命不停步。

(二)落实综合改革要求,提升队伍整体能力。努力打造机构规范化、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管理制度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铁军。常态化开展环境执法实战练兵、环境执法知识测试,加强培训,提升队伍整体能力。

(三)全力抓好整改,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已销号中央环保督察和市级环保集中督察反馈问题持续开展复查,切实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环境执法,持续开展专项行动。

(四)加强环境信访投诉处理,筑牢环境安全底线。及时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快速、及时查处各类环境污染投诉纠纷,巩固人民群众环境满意度。加强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环境风险防控,确保环境风险能防能控能处置。

←滑动查看完整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