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区生态环境局>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其他法定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 区生态环境局>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其他法定信息
  • 索引号 11500114MB15744604/2024-00029
  • 发文字号 黔江环发〔2024〕2号
  •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体裁分类 公文
  • 成文日期 2024-01-23
  • 发布日期 2024-01-23
  • 文件标题 重庆市黔江区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的通知
  • 发布机构 黔江区生态环境局
  • 有效性

重庆市黔江区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的通知

重庆市黔江区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的通知

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区生态环境监测站,机关各科(室):

经局党组同意,现将《2023年生态环境工作总结》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总结经验,及早谋划2024年工作。

重庆市黔江区生态环境局 

2024年1月18日    


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

2023年,区生态环境局党组在区委、区政府和市生态环境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三次全会、区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国、市、区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决策部署,谋跨越、敢争先,促改革、强创新,接地气、惠民生,抓党建、优作风,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深化,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美丽黔江建设安全底线持续守牢,人民群众的环境改善获得感不断增强。

一、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一是建好用实“生态报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5天,优良率97.3%,细颗粒物(PM2.5)29微克/立方米,全市重点控制区域空气质量排名第1,无重污染天气。阿蓬江两河断面水质持续保持Ⅱ类及以上(4个月为Ⅰ类),其它河流均满足水域功能要求,辖区地表水水质、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小南海饮用水源地水质10个月为Ⅰ类。土壤环境安全稳定。“生态报表”三季度晾晒结果为A档,位列全市第8、渝东南第1。二是强化“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管控,扎实推进督察问题整改。“问题清单”纳入全量库问题606个、区级清单问题146个、市级清单问题9个,分别整改完成606个、141个、2个,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存在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案例入选“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示范榜。各轮次生态环保督察及暗访巡查反馈的195个整改问题已整改完成191个,剩余4个正在全力推进整改。三是提质增速,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创建“无废细胞”26个,其中,渝湘高速公路黔江服务区为全市首个“无废高速服务区”。“无废城市”建设获国家级媒体新华网宣传推广。四是有效化解风险,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建立生态环境和信访部门联动机制,压实属地化解责任,党员包片、包案化解重复投诉6件,处理环境污染投诉373件,全年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无因环境问题引发的到市进京和集访群访,环境风险管控能力持续提升。

二、特色亮点

(一)“两山”基地建设加速推进。阿蓬江流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通过市生态环境局技术审核和专家评审。积极向上汇报沟通、争取,市级“两山”基地建设材料通过市级技术评估,提前纳入2023年“两山”基地建设市级验收计划,顺利完成年度生态文明建设M0目标任务,已通过专家现场技术评估。与四川省雅安市生态环境局签订协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框架协议,全面加强两地在“无废城市”共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及“两山基地”创建等领域的合作。

(二)气候投融资试点申报成功。率先编制黔江区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成功试点,成为重庆市首批渝东南唯一气候投融资试点区县。储备气候投融资重点项目29个,计划总投资165亿元,拟绿色金融贷款120亿元,已完成贷款12笔,共计56.92亿元。

(三)争资引资工作取得突破。引进项目2个,计划投资1亿元,已到位资金5502万元,签约项目开工率100%,全面完成了2023年正式合同额、到位资金和开工率M2目标任务。指导支持重庆市黔江区阿蓬江流域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试点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市级专项资金和社会资本支持。策划包装项目28个,争取到中央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和市级“以奖促治”资金3948万元,完成M2任务(2346万元)的168.29%;非税收入168.2万元,完成任务(94万元)的178.93%。

(四)环境安全保障取得新成效。重点风险源和敏感节点隐患排查治理全覆盖,及时妥善处置2起次生污染未扩大形成一般突发环境事件,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实现M2目标。完善上下游联防联控机制,“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落地黔江获生态环境部经验推广。督促122家环境风险企业完善预案和防范措施,部门排查、企业自查隐患治理率100%,美丽黔江建设安全防线持续加固。

三、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政治建设,夯实责任凝聚合力。坚持把主题教育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抓手、首要政治任务,做到两手抓、两促进。一抓主题教育强信念。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购买主题教育学习材料123本,组织中心组学习11次,高质量完成7天专题读书班学习,集中学习研讨6次,3个支部开展集中学习13余次,班子成员及党支部书记上党课6次。科学确定正反典型案例2个,高质量完成调研课题5个。全面完成民生事项1条,整改销号问题清单3条。二抓基层党建强堡垒。加强对基层党组织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等20余次,开展集中宣讲1次、微型党课宣讲1次。3个党支部全年开展主题党日活动36次、三会一课54次。落实专人维护12371党建信息平台,全年交纳党费2.7万余元。认真组织实施“群众点单•党员领单”活动,51名在职党员全部按要求完成线上报到。三抓意识形态筑防线。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会、专题学习会,严格“三审三校”发布信息,强化党员干部职工网络行为和渝快政、QQ群、微信群实名制管理,妥善处置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和突出问题,及时处理市生态环境局和区委网信办等平台网络舆情22件。

(二)强化稳进增效,筑牢本底改善环境。成立党建统领“三项重点任务”工作领导小组,抓实“生态报表”“督察问题清单”2个载体,细化举措,健全工作台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美丽黔江建设。一是大力“治气”。落实“四控”措施,完成机动车道路抽检3016台、非道路机械移动车辆抽测51台,淘汰老旧车986台。巡查督促餐饮油烟维护692家(处),发放防治臭氧污染告知书1250份。超额完成修复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生态20.75公顷,巩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12.8km²,巩固扬尘控制示范工地、示范道路各5个。开展城市建成区烟熏腊肉制品专项整治,发放《关于禁止在城市建成区烟熏腊肉制品的通告》1000份、宣传单12000份、电子宣传册5份。申报“以奖促治”专项资金234万元,建成投用7个集中熏制点,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免费烟熏腊肉制品10余万斤。二是大力“治水”。开展辖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排查、监测、溯源排口320个,问题排口28个,完成整治并通过审核10个排口。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回头看专项行动,检查城乡饮用水源地38个,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完成率100%,成功创建小南海水库为“市级最美河湖”。完成后灶河等19条河流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方案,治理水土流失61平方公里。开展阿蓬江湿地公园保护,修复湿地5公顷。完成6条河流断面生态流量监测设施安装,完善全区8座小水电站生态流量及视频可视化平台建设,全面实现“视频监控+流量”的实时监管方式。三是大力“治土”。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土壤监管措施,开展渝湘高铁重庆-黔江段土壤污染调查。配合区农业农村委申报农用地污染治理项目和资金,完成11个村社耕地周边涉镉重金属污染源排查整治,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加强12家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管理工作,推进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和土壤污染隐患排查。配合开展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综合评估试点。四是大力“治废”。督促指导企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185家(通过180家),申报危废产废年报登记53家、经营年报登记2家、医废产生年报登记78家,监管企业转运活性污泥14家次。完成倾倒铝灰和排放切削液案件危险废物鉴定、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和铝灰处置。指导服务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处置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场项目运营。

(三)强化治理修复,提升风貌改善生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一是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专项监督检查行动,实地核查疑似问题点位63个,确认问题点位1个已即查即改。开展违规侵占国家湿地公园专项行动,核查疑似问题点位366个,发现违规问题3个,已指导完成整改。开展自然保护地问题整改市级复核,市级问题2个已完成整改销号,问题整改率达100%。二是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调查。持续实施武陵山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建设管理,维护野外动物监控网络、固定生态系统监测样点、技术能力培训等,开展了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配合区农业农村委开展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及红火蚁专项防控工作。三是加强城区噪声环境整治。印发实施《黔江区声环境功能区调整方案》,创建市级安静小区4个,发放禁噪传单10000余份,出动人员5000余人次,检查噪声点位380家次,指导纠正不规范环境行为12起,约谈问题企业1家次。全区区域环境噪声≤53分贝、道路交通噪声≤66分贝。四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整治完善小南海新建村生活污水管网约2.2公里,新增阿蓬江高碛社区余家沟片区生活污水治理设施1座,配套管网约2公里。开展已整治农村黑臭水体后续监督,动态更新农村黑臭水体9条,积极编制治理方案、争取治理资金,确保2025年实现清零目标。

(四)强化除险清患,确保辖区环境安全。探索实践完善生态环境风险常态化管控机制,扎实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严格规范执法,加强环境监管和风险防范。一是严格监督检查。进一次门办多项事,以“双随机、一公开”为主要方式抽查企业260家次,跨部门联合抽查8家次,不断拓宽以在线监控为主的非现场监管方式。二是包容审慎监管。坚持用环境信用评价为企业进行年度“体检”,2023年环境诚信企业13家(同比提升25%),坚持既要执法力度,更要让企业感受到执法“温度”,执法与服务、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指导六九畜牧科技公司等企业解决环境问题46个,依法办理4起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案件,依法处理18件责令整改3次以上仍逾期不整改的环境违法行为,完成市级部门交办、移交3起涉嫌环境污染犯罪调查处理工作。三是严密防范风险。实行“全覆盖+重点点位+重点时期”隐患排查治理管理,122家环境风险企业环境安全隐患季度自查和部门排查率100%,开展“两会”“大运会”等重要时间节点节前环境安全检查6期,组织实施汛期环境安全、畜禽养殖隐患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与酉阳县、湖北省咸丰县签订《阿蓬江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组织开展2023年黔江区、酉阳县突发环境事件联合应急演练获各级好评。快速果断、妥善处理“8·23包茂高速黔江段食用油运输车漏油”“7·26包茂高速黔江段货车火灾”等突发事件。

(五)强化惠民有感,助力经济绿色发展。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方向、找方法、找思路、找遵循,强化服务创新和宣传教育,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提升群众满意度。一是绿色低碳促转型。积极推动绿色工厂创建,培育京宏源铝业、鑫禾生物、联保维美地毯等16家企业进入重庆市绿色工厂培育库,三磊玻纤等3家市级绿色工厂,培育企业数量渝东南排名第一。5家企业按时申报2022年度碳排放报告。顺利完成首届“碳博会”参展,接待参观客户400余人,企业意向登记10余家,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二是优化审批助发展。坚持并联审批,实现100%全程网办,高效推进重大项目审批,办结件132个,办结率和满意率均为100%。推行“集中办证服务”,为5家企业集中办证。全面完成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监测。组建工作专班,服务麒麟风电、金洞风储一体化项目、中心医院搬迁、渝湘高铁建设、全区牛产业发展等10余个重点项目,指导服务项目前期论证、环境影响评价102人次。三是精准执法强帮扶。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坚持执法与服务、处罚与教育相结合,34家企业纳入《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做到“无事不扰”。指导六九畜牧科技公司解决环境问题46个,通过集中约谈、限期整改、座谈、预警违法行为等方式,帮助市场主体纠错减负40余次,依法办理4起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案件。四是多元宣传造氛围。多矩阵开展网络宣传,微信公众号发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信息170余条,黔江电视台播报30余条,国家级媒体网站上发布20余条、市级媒体网站20余条。多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开展“行走的生态课”、突发环境事件联合应急演练等专题宣传6项、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组织新闻发布会2场。建成投用渝东南首个生态文明教育场馆,接待参观人员500人次。2022年度我区生态环境满意度96.29%,位于全市前列。

(六)强化队伍管理,严明纪律改进作风。以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导向,加强纪律和作风建设,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一是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公开招聘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参公)3名、专业技术类事业人员1人,提拔科级干部1人,晋升职级9名,完成1名科级干部试用期满转正和2名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参公)、1名事业人员转正定级,均严格按要求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意见、人事档案任前审查和廉政谈话。二是坚持教育监督。开展“以案四说”“以案四改”警示教育3次、“党风廉政”知识竞赛1次、“廉政教育”主题党日活动1次。重视干部个人培养成长,选派驻村干部3名,推荐参加巡察1名,选派干部参加各类培训114人次。三坚持改进作风。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逐级签订《2023年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书》15份,健全“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派驻纪检组协调督查”工作机制,开展党组会议定事项推进情况专项督查1次,任职约谈、日常约谈、警示约谈18人次。环境执法大练兵成绩取得新突破,集体和个人成绩分别列全市第5、第2,3人被聘为市级环境应急(执法)、环境资源审判专家。环境监测大比武优秀组织奖(位列区县局第4)、综合比武优秀团体三等奖;个人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辐射专项比武活动优秀团体奖(位列区县站第2),个人方面获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2023年度专题报告技能竞赛特别组织奖(列区县第9名),环境质量报告书及专题报告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七)强化职责落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严格围绕各级考核目标任务,认真高效开展各项工作,协调推进全局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一是认真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强化统筹调度,全年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8件,均已通过国家、市上审核通过,完成索赔5件,终止3件,赔偿资金50.9790万元。二是认真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6次,传达相关会议精神4次,制定2023年普法计划,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0余次。配合完成国家、市、区法治政府建设实地督察迎检资料和全市法治政府建设综合示范区创建资料准备。三是认真统筹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政务公开、国家安全、机要保密、档案管理、城市创建、两违“整治”、双拥、反诈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完成。

四、存在问题

一年来,我们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营造争创佳绩的良好氛围,努力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和美丽黔江建设的强大动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一些差距,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与群众期望还有差距,二是协调各方推进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还有差距,三是创造性开展“双碳”和减排工作还有差距。

五、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我局将继续在区委、区政府和市生态环境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美丽重庆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目标,落实党建统领“885”工作机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清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以更大力度打造“美丽重庆”黔江样板。生态环境是黔江最核心的竞争力。擦亮生态发展底色,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高地,推进美丽黔江建设,打造美丽重庆样板,是我们落实美丽重庆建设的目标。我们将坚持对标落实、放大特色优势、敢于创新破题,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九治”为抓手,重点抓好臭氧污染防治、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清废行动”,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做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复核工作,加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4天以上,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阿蓬江两河断面、中井河马嘶口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及以上,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不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奋力书写山清水秀美丽黔江新篇章,为美丽重庆建设作出黔江贡献。

(二)以更高站位抓实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坚持把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作为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深入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实施办法》贯彻落实,加快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清零。以迎接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第二轮市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为重点,强化“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机制运行,加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自查自纠。深入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持续巩固整改成效。

(三)以更强决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项目和投资;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积极融入国、市碳排放交易市场;服务重大项目审批,强化环境执法,守好生态环境安全底线,加强生态环境监测队伍建设,强化争资立项和招商引资工作,跟踪已入库项目资金落地,推动新包装项目入库,积极申报项目;常态化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落实首违不罚或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的要求,帮助企业解决生态环境领域问题;及时处理投诉,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