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区文化旅游委>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您当前的位置: 区文化旅游委>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重庆市黔江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区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214号提案的答复函

日期:2022-04-21

重庆市黔江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214号提案的答复函

农工党黔江支委会:

你单位提出的《关于打造“武陵会客厅”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回复如下:

感谢你会对全区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关注。“十三五”期间,区文化旅游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一区两群”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立足“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清新黔江”品牌定位,按照“一城主导、两区示范、三核驱动、全域融合”发展思路,文化旅游体育迈出新步伐。“十四五”期间,我们将致力于以产城景融合发展为重点,利用黔江“亚洲唯一、世界罕见”的城市峡谷资源,塑造“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景城相依”独特峡谷城市风貌,完善峡谷城市公共设施、“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打造成为辐射武陵山地区的旅游集散服务、文化旅游对外窗口,建成高品质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一、突出抓好文化遗产保护,大力彰显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针对全区现有传统技艺类、传统习俗类非遗开展非遗记录工程,对非遗项目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数据进行全景式收集整理,完善非遗数据库、档案库,形成《黔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总目》,挂牌建成40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制定印发《黔江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管理办法》,扎实开展非遗分类分级保护。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景区、进校园,支持非遗在景区采用“前店后工坊”模式设立店铺专柜,推动非遗进校园普及和传承。完成全区非遗图文资料收集整理,建成濯水非遗综合馆。参加视频直播家乡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等活动,在重庆旅游职业学院、濯水小学、鹅池中心校推进非遗进校园,有序推进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推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张氏民居修缮工程,提档升级万涛故居、三台书院陈列展览,推动红色旅游景点与旅游线路融合。

二、突出抓好城市文旅集散功能,优化完善文化旅游产品供给

(一)旅游要素不断丰富。“十三五”期间,区内旅游公路全部达到二级标准,4A级旅游景区全部开通旅游客运专线,实现景景通和全区“两小时”通畅目标;全区大型酒店、客栈达393家,大型品牌酒店15家,床位数11195个;开发黔江鸡杂、西兰卡普、土家刺绣等特色旅游商品50多种,推出电商区域公共品牌—“山韵黔江”;全区新增旅行社6家、旅行社服务网点10余家;旅游吃住行等配套服务不断完善。

(二)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完善。“两馆一站”全面实现免费开放,建成20个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示范中心,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2%,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9.2%,“区、乡镇、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全覆盖,广播电视台成功获批一级标准台,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馆,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馆,公共文化体系更加完善。

(三)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区建成公共体育设施场地面积90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86平方米;城区建成1场1馆1池,登山步道4条,全民健身路径3000余件,基本实现15分钟健身圈目标;建成乡镇全民健身广场20个,登山(健身)步道17条,社区健身站点20个,足球场9块,农体工程实现全覆盖,大型体育场馆全面实行免费低收费开放。

三、突出抓好文旅品牌推广,持续增强品牌竞争力影响力。

围绕“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清新黔江”品牌,开展全媒体宣传推广,搭建区域旅游联盟平台,整合线路产品和营销政策,在四川、湖南、湖北、北京、广东、上海等客源地扩大宣传,建立市场营销网络,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实施精准营销,签约旅行社500余家,旅游团队由2015年的36.3万人次增长到2020年的约200万人次。实施节会活动营销,成功举办四届中国山地马拉松赛、六届跑客节、三届少数民族电影展映、武陵山旅游联盟大会、中国武陵山国际民俗文化旅游节、鸡杂美食节等节会活动,将黔江特有节会活动办出了特色、办出了品牌、办出了影响。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文旅商体跨界发展,创新消费场景、消费模式、消费形态,不断提升消费业态。大力发展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打造濯水景区、城市大峡谷景区等文旅消费集聚区夜游示范项目,完善夜游设施,延长开放时间,打造夜游、夜读、夜娱、夜购等业态。


重庆市黔江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2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