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号建议的答复函
重庆市黔江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张亚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区孕产妇产后抑郁症防治的建议》(第3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产后抑郁现象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心理知识得到更多地普及。产后抑郁是现代社会非常常见的一种产后心理异常状态,严重影响母婴及家庭的幸福感和稳定性。一方面,产后情绪变化可能与产后女性激素水平波动有关,有生物学因素基础;另一方面,产后情绪变化乃至产后抑郁也与社会家庭等因素息息相关。尤其是生育政策完善以来,更多曾是独子的女性如今要当上两个、三个孩子的妈妈,她们的心理压力更大,也更容易出现产后心理适应不良、产后抑郁的情况。
二、工作现状
(一)部分医疗机构提供了产后心理咨询和指导。中心医院通过记录孕产妇相关数据,有效调理孕产妇在妊娠期间最常见的烦闷、担心、紧张、失眠、焦虑等不良情绪,及时发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和由其引发的某些躯体化功能性障碍。通过孕妇学校有关孕妇心理健康知识的宣教,提高孕产妇及家人对孕产期心身健康管理的依从性,全面筛查孕产妇心身健康情况。对于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孕产妇,运用心理治疗技术进行个体或团体的心理治疗。对于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孕产妇及时转诊到区精神卫生中心,保护母婴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二)加强孕产妇健康管理。自孕产妇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以来,我区不断加强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各医疗机构将孕产妇健康教育、心理保健纳入孕早期健康管理、孕中期健康管理、孕晚期健康管理、产后访视和产后42天健康检查中,贯穿孕产期全过程,持续开展孕产妇心理健康指导工作。区妇幼保健院每年均开展4次区级业务指导,开展孕产妇管理项目质量控制情况,针对质控中存在的短板,组织召开有针对性的孕产妇健康管理培训,确保项目落到实处,
三、下一步工作目标
为进一步加强产后抑郁防治、母婴安全保障,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加大产后抑郁症的防治力度。
(一)强化宣传引导。在依托孕妇学校、生育咨询门诊、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助产机构有关平台的基础上,联合妇联组织的各类工作阵地和活动载体,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女性产后抑郁症的关爱宣传,呼吁社会关注健康,关爱抑郁人群,向广大群众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形成全民关注孕产妇精神健康,支持和参与产后抑郁症防治工作的社会氛围。
(二)加大培养力度,扩充产科心理医师人才队伍。一是鼓励、引导产科医生积极参加心理健康知识的进修,提高孕产妇产前产后心理健康教育指引,及时开展孕产妇心理健康障碍干预或治疗。二是增加产科心理专科人员的培养,想方设法扩大心理咨询医师或心理医师人才队伍,区妇幼保健院已选派医生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三是加强产科、产后访视人员的心理健康专业培训,提高产后抑郁的筛查和疏导能力。
(三)为进一步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目前,中心医院产科针对产后抑郁,制定了产后抑郁评估量表,对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和评估,对高危人群进行产时干预治疗、产后疏导,进行心理护理和治疗,下一步,中心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将建立专门的孕产妇心理门诊,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心理健康服务。
此复函已经刘冲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领衔代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黔江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5月30日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