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区卫生健康委>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您当前的位置: 区卫生健康委>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

重庆市黔江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119号提案的答复函

日期:2023-06-21



重庆市黔江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119号提案的答复函

农工党黔江区支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中医药传承发展的建议(提案)》(第119号)收悉。经与区农业农村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完善中医药发展政策,积极争取医保支持

(一)完善发展政策引领。为促进我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努力打造渝东南中医药服务高地,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的作用,印发了《黔江区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黔江委发〔2023〕2号)。

(二)加强医保政策支持。一是将我区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全部纳入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同时,降低中医医疗机构住院和特殊疾病门诊治疗起付标准。二是扩大中药用药范围,提高医保支付标准。参保人使用医保范围的医院自制中药制剂按医保甲类支付,在我市住院和特殊疾病门诊治疗使用医保范围内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医院自制中成药制剂的医疗费用,政策报销比例,城乡居民医保提高10%,职工医保提高2%。三是扩大中医药诊疗服务项目报销范围,提高医保支付标准。将中药煎药费纳入医保报销,按医保甲类支付。参保人员在我市住院和特殊疾病门诊治疗使用医疗保险范围内的中医诊疗项目和中药煎药费,政策报销比例,城乡居民医保提高10%,职工医保提高2%。

二、夯实中医药基础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人才梯队建设逐渐成形,全区中医类专业技术人员约430人,占全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约10.22%,其中,中医正高级职称16人,副高级职称43人。二是落实“区聘乡用”制度,有效推动卫生专业人才向基层流动,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有力促进城乡医疗资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三是加强中医师带徒工作,注重“传帮带”,开展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重庆市名中医工作室传承工作、黔江区名中医工作室传承工作。评选黔江区名中医10人,重庆市名中医2人。

(二)提升中药材质量和数量。一是全区现有和可利用中药材资源约600余种,其中含全国大宗和常用药材品种50%以上。2023年中药材种植面积约3.5万亩,主要品种有青蒿,种植面积8000亩;优质白术基地种植面积1000亩;前胡种植面积700亩。二是科瑞南海制药建成道地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是我区集中药(植物)种植、提取、制剂生产、研发、销售为一体的中药产业链市级龙头企业,是全国首家经过现场认证的虎杖GAP种植企业。三是完善和推行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严格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使用管理,加强检验检测部门对中药材农药残留、重金属限量跟踪评价。四是不断引进优质中草药种植公司,安徽亿源药业有限公司目前正在我区开展中草药种植调研。

(三)优化中医药服务体系。一是以区中医院为龙头,中医专科医院、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骨干,村卫生室、中医诊所为补充,不断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慢性病治疗、健康养生等方面的优势。二是加强中医适宜技术提升。目前我区能开展穴位敷贴、针刺、蜡疗、雷火灸、隔姜灸、推拿、手法复位等各种中医特色服务技术60余项。三是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我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集中救治医院和黔江中心医院方舱收治的1244例患者(含无症状感染者),均接受了中药治疗,无1例转换为重症患者,成效肯定。四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全覆盖,逐步对部分中医馆提档升级,建设精品中医馆,进一步提升中医院服务质量和服务感受。

三、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

(一)持续加快“示范学校”升级。建设黔江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2所,菁华小学校和石会中学校已开展中医药文化读物校本课程及课堂讲座、中医药文化长廊、中药种植园、中药材宣传展板等,培养青少年从小学习和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不断推进市级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建设。

(二)持续加强“宣传阵地”建设。我区成功获批2023年度重庆市中医药文化知识角建设区县,建设不少于10个中医药文化知识角。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健康文化的宣传,提升群众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获得感。

(三)持续加大“宣传形式”创新。区中医药学会通过中医药健康讲座,部分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义诊进基层等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需求。

此复函已经刘冲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领衔代表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黔江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6月5日

— 1 —

←滑动查看完整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