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鹅池镇>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机关简介>街镇简介
您当前的位置: 鹅池镇>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机关简介>街镇简介
  • 索引号 115001140091441158/2021-00031
  • 主题分类 组织机构简介
  • 体裁分类 其他
  • 成文日期 2023-01-03
  • 发布日期 2023-01-03
  • 文件标题 黔江区鹅池镇人民政府简介(2023年版)
  • 发布机构 黔江区鹅池镇
  • 有效性

黔江区鹅池镇人民政府简介(2023年版)

【概况】:鹅池镇位于黔江区西南角,东邻水市乡的茂溪村、阿蓬江镇的麒麟村,南连酉阳县苍岭镇、浪坪乡,西接彭水县梅子垭镇,北界石家镇的马脑顶村、鱼田村,距黔江城65公里,平均海拔750米,辖区面积73.2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001亩,林地65144亩,森林覆盖率62.9%,是黔江区最大的边贸集镇,素有“文化之乡”美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溪号子”的发源地。镇政府驻治安村三组。辖鹅池社区、学堂社区、治安、方家、社溪、石柱、南溪、杜家8个村居,40个村民小组,全镇3350户,12881人。2022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59元。

【建制沿革】:因有一石似鹅,伴有一小池,故名鹅池。民国初年属酉阳北四乡,1935年析置鹅池乡,1951年又析学堂乡。1952年划归黔江。1953年析置南溪乡。1956年南溪乡并入鹅池。1958年为鹅池公社,1983年复名鹅池乡。2001年与学堂乡合置鹅池镇。产稻、玉米、小麦、烤烟。黔彭公路经此。

【行政区划】:鹅池镇党委、政府下设九办一所一站两中心,即党政办公室、党群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平安办公室、应急办公室、规建环保办、财政办、执法办、社会保障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退役军人服务站、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特色产业中心。耕地面积13001亩,林地65144亩。

【地理环境】:鹅池镇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为山地、丘陵;山岭纵横,溪沟交错,间有小块丘陵;主要山脉有佛山、四角山、麒麟盖等高山。鹅池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5.8℃,1月平均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0.1℃(2001年1月12日);7月平均气温33.1℃,极端最高气温37.1℃(2007年7月21日);最低月均气温-5℃(2011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40℃(2010年8月),降雨集中在每年4—6月,4月最多。鹅池镇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南溪河,长6.1千米,年均径流量101.2立方米/秒。鹅池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大理石、萤石等。

     【社会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管理机制,新识别监测对象6户20人,对17户风险未消除监测对象新增帮扶人员;扎实推进“三大行动”及信息采集工作,对全镇3804户12169人(脱贫、监测对象361户1274人)走访全覆盖。建成1000亩茶产业全链条基地,提供就业岗位43个,户均增收1.8万元;引导脱贫人口外出务工674人,兑付务工交通补贴5.925万元;小额信贷、富民贷累计放贷144人598.1万元,吸纳68人到公益性岗位就业,本地企业常年吸纳80余名在家农户稳定务工。完成厕所革命改造50户,开展村庄清洁行动50余次。投入650万元新建便民桥4座、滚水坝一处,拓宽杜家村村道7.6公里、新建健身步道3公里,打通集镇老街2条“十年不通的肠梗阻”出行路。实施污水管网整治2公里,更换集镇下水井盖73处,解决了40余户老百姓污水入管网的问题。置换垃圾箱体53个,垃圾桶100个。

  【产业发展】:引进黔江区旭晋商贸公司投资200万元,开办连锁超市2家;回引返乡青年人才打造乡村振兴样版产品“南溪有米”特色餐厅;发动本地农民经营者建成有40余间标准化客房的“南溪客栈”;推动1家年产值4000万的企业复工复产;招商1家年销售额2000万的销售企业落户鹅池;引进1家年销售20吨以上的茶叶进出口外贸公司在鹅池注册。完成“服务先锋榜”发展任务,通过广泛招商,内扶外引,成功引进11家新增企业,有效投资增长率达23.9%,成为接壤8个乡镇的商贸活动中心。坚决筑牢粮食安全生产底线,整治撂荒耕地1210亩,实施耕地恢复151.2亩,申报高标准农田建设13344亩,实施宜机化整治580亩。夯实传统产业,稳定烤烟种植2910亩,烟叶收购5278担,复耕弃管桑园800亩。完成肉牛引种800余头,出栏2000头。巩固提升特色效益农业,新发展羊肚菌800亩,实现产值1440万元。打造高山特色蔬菜基地200亩,在重庆主城开设“福蔬记”直营门店。稳定辣椒面积3000亩、核桃1500亩、花椒500亩、油茶3000亩、脆红李1000亩,管护茶叶1000亩,完成树龄60年以上老茶树溯源编码与挂牌3000株。完成“南溪号子”公共品牌设计,硒恒客系列产品获得SC认证。探索“光伏+”模式,实施屋顶光伏项目3个,“光伏+智能化蚕棚”示范项目2个,首创屋顶光伏发电,室内养蚕的立体经济模式。

【旅游发展】:加大社溪村传统特色院落保护,加强乡村旅游配套服务建设,发展农家乐17家,其中二星级1家,一星级农家乐3家,准星级5户。认真践行“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新引育农业经营主体13家、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00人、培育科技示范户50户,建成辣椒、脆红李、羊肚菌等特色产业适度规模基地20个,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格局。严守生态红线,完成“四旁”植树200亩、种植红豆杉1000亩、退耕还林1000亩、除治松材线虫疫木1050株。启动“不老青山、长寿社溪”旅游规划,巩固社溪村“市级卫生村”成果,成功申报“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和“市级传统村落”。2022年,社溪大坡院子、南溪胡家堡新获评为第三批“国家级传统保护村落”。


←滑动查看完整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