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区金洞乡简介(2023年版)
【概 况】金洞乡位于黔江区东南角,距黔江主城区54公里,介于旗号岭和五湖岭之间,东西直径约6公里,南北相距约15公里,东、南分别与酉阳县毛坝乡、黑水镇接壤,西、北与阿蓬江镇、马喇镇毗邻,最高海拔1540米(金洞村旗号岭草场),最低海拔410米(早化村峡脚)。辖区面积96.32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1万亩,森林覆盖率73.66%
【建制沿革】2001年11月区内实施“撤区并乡建镇”的行政体制调整,组建新乡镇,由原早化乡、金洞乡合并为金洞乡,设1社区5村31组。其后,建制未变。
【行政区划】辖1个社区5个村(杨家、鱼泉、金洞、大垭、早化、凤台),31个组,户籍人口12390人,常住人口5459人。
【地理环境】金洞乡位于黔江区东南角,距黔江主城区54公里,介于旗号岭和五湖岭之间,东西直径约6公里,南北相距约15公里,东、南分别与酉阳县毛坝乡、黑水镇接壤,西、北与阿蓬江镇、马喇镇毗邻。最高海拔1540米(金洞村旗号岭草场),最低海拔410米(早化村峡脚)。主要河流有马喇河、金洞河、细沙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渝怀铁路纵贯全境,鱼泉火车站旅客量一年达9000余人次。
【经济发展】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51元。农商行年底存款余额1.4亿元、邮政所年底存款余额7000万元。脱贫攻坚。依托烟桑猪等产业,带动在家脱贫人口130余人劳务增收,引导971名脱贫群众外出务工,申报务工交通补贴705人121200元,全乡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20593.32元,绝对值位居全区第2位,增长12.41%。扎实开展“三大行动”,新识别监测对象10户30人,在册23户67人未消除风险,精准落地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和就业帮扶政策,动态消除D级危房户2户,资助监测对象全员参保,纳入低保政策22户,落实公益性岗位16人。产业发展。种植烤烟1100亩,产值370余万元。新栽蚕桑100亩,盘活撂荒桑园150亩,在地桑园596亩,交售蚕茧208担,增量53担。有年出栏10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5个,累计出栏生猪17800头,存栏129005头。发展5-20头规模牛场46家,20-100头6家,100-200头2家,配套种植牧草251亩,肉牛存栏量达3386头。种植羊肚菌170亩,鲜货产量12000斤,产值60万元;养殖牛蛙7亩,产量10万斤,产值80余万元;凤台村清水鱼养殖、鱼泉村鲟鱼基地和蛋鸡养殖项目完成土地流转和项目入库等工作;特色水果和中药材产业效益稳定。
【社会发展】集镇建成区面积0.15平方公里,集镇常住人口2100余人。集镇有水厂1个、污水处理厂1个、污水管网3公里、垃圾中转站1个。有小学1所、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5个。基础设施。村道里程155.7公里,其中,新建产业路5.3公里、硬化产业路3.1公里、扩宽3.5公里,集镇至水红树垭口道路维修整治项目进场施工。维修改造杨家社区篮球场。实施杨家、大垭、早化抗旱输水工程。平安稳定。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和执法检查,整合资金15万元实施6处地灾点整治;扎实开展森林防火、农房防火和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宣传,全乡无一起火情或险情发生。持续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深入推进全民反诈行动,深化“枫桥经验”黔江实践行动,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严密防范各种暴恐分裂、非法宗教、邪教等活动,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民生保障。在册低保256户483人。集中供养老人21人,分散供养老人38人。建立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四位一体”监护管理体系。开展送教上门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城镇新增就业296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753人,开发公益性岗位55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批次95人次。办理退役军人、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200份。农村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66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