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区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一、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全区财政工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区委三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以全区“两个核心目标”为统揽,深化财政改革,规范财政管理,提升财政绩效,壮大财政实力,圆满完成区人大批准的预算任务,有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871万元,增长15.59%,完成预算的100.34%,加上级转移支付收入28785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9300万元,上年结余结转收入27436万元,收入总计525462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89208万元,增长5.99%,加上解上级支出2174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160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1719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61万元,支出总计525462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7704万元,下降18.13%,完成预算的100.67%,加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7814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8477万元,收入总计143995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12977万元,下降12.79%,加上解上级支出3234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7784万元,支出总计143995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001万元,增长67.65%,完成预算的100%,加上年结转30万元,收入总计3031万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547万元,增长44.72%,加结转下年支出484万元,支出总计3031万元。
(二)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项目执行情况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4733万元,增长 15.4%,完成预算的100.73%,加上级补助收入287855万元,下级上解收入3529万元,债券转贷收入930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26794万元,收入总计512211万元。其中:
——增值税22884万元,增长24.93%,完成预算的110.59%;
——营业税38141万元,增长1.57%,完成预算的97.35%;
——企业所得税18905万元,增长64.06%,完成预算的99.95%;
——个人所得税3212万元,增长36.33%,完成预算的88.02%;
——城市维护建设税22129万元,增长1.78%,完成预算的101.28%;
——其他税收26818万元,增长31.28%,完成预算的106.47%;
——非税收入52644万元,增长9.29%,完成预算的97.65%。
2.支出项目执行情况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2266万元,增长4.7%,加区对乡镇补助23756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174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160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1719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96万元,支出总计512211万元。
——教育支出93686万元。主要是:投入42500万元,支持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师资力量,兑现边远地区教师生活补助、原民办教师医保等政策。投入7900万元,提高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等生均经费拨款标准。投入9400万元,资助3万余名困难家庭学生入学,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农村学校营养午餐补助标准提高到每天4元。投入12000万元,新建阿蓬江镇幼儿园、下坝中学,改扩建鹅池镇中心校、舟白中学等10所学校,建成菁华小学、黔江中学教学科技楼,完工教师周转房4510平方米,配备班班通终端设备374套、课桌椅2万余套,为34所幼儿园添置教玩具。投入17400万元,支持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
——科技文体支出8953万元。主要是:投入2900万元,保障区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支持拍摄电视剧《侯天明的梦》,打造《父亲的扁担》等民族文化节目,支持送文化、送演出下乡40余场次,加强文物保护,改造升级武陵都市报社和广播电视台设施设备。投入4300万元,实施科技项目23个,资助、奖励科技专利919件,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产品18个,实施科技示范工程,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建设,支持开展中国流动科技馆黔江巡展等科普活动。投入400万元,支持建设门球场、网球馆、羽毛球馆和13个乡镇健身广场,安装全民健身设施120余件,承办全国女子篮球联赛等10余项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中小学生运动会等青少年体育活动200余场次,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开展。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7337万元。主要是:投入14700万元,提高退休人员待遇。投入16900万元,提高城乡低保、城市“三无”和农村“五保”等1.97万名困难群众生活补助标准,提高残疾军人等10类人员抚恤金补助标准,实施重度残疾人托养等五项助残惠残项目,支持敬老院、社区服务站等建设,保障1.23万名临时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投入3500万元,落实就业、创业补贴政策,累计培训6601人,新建创业孵化基地1个、创业街10条,通过补助资本金等政策引导发展微型企业820家,对下岗失业人员等9类自主创业对象贷款予以财政贴息,公益性岗位安置2776人,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 40813万元。主要是:投入26900万元,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80元提高到320元,惠及45.54万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由30元提高到35元,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职工医疗补助水平;实施医疗救助9.6万人次。投入11200万元,加快中心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撤并村卫生室建设,支持30个乡镇街道更新医疗设备,全面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偿机制。投入2000万元,城乡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奖励、扶助标准分别提高到390元、335元,惠及2.35万人;免费为全区育龄妇女提供健康体检、孕前优生检查等服务。
——节能环保支出20737万元。主要是:投入3400万元,新建沙坝乡等6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建成濯水等12个乡镇污水厂,完成正阳污水处理厂一期、青杠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投用渝东南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投入4700万元,新建改建污水管网56公里,整治黔江河14个污水直排口,拆除沿岸畜禽养殖场99家,黔江河水质提升到地表水Ⅲ类。投入700万元,淘汰燃煤锅炉20台、老旧车辆848辆,煤改气 302户,实施入城免费洗车等扬尘治理。投入1300万元,完工冯家等15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加强环境能力建设,支持建设渝东南区域性环境监测中心站。投入8700万元,治理石漠化1.8万亩、水土流失23平方公里,巩固23.2万亩退耕还林成果,实施荒山造林3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5.4%。
——城乡社区支出42988万元。主要是:投入13300万元,支持舟白复线、光明隧道等城市通道建设,新建9个公交港湾,升级智能交通系统,缓解交通拥堵。投入23700万元,支持新城新建道路5条、综合管网15公里,改造三岔河环境,实施3条城市道路白改黑,开工建设人行天桥1座,新建改建城市公厕11座,改造老城人行道7公里,整治城周泥泞路13条,城市保洁110万平方米,提升城市品质。投入5400万元,完善乡镇基础设施,支持石会镇等四个市级中心镇和65个农民新村建设。
——农林水支出62354万元。主要是:投入16100万元,维修小南海引水干渠35.8公里,整治山坪塘539口,解决5.8万人饮水困难;新修河堤23.2公里,加快老窖溪水库、太极水库建设;修建入户联网路35公里、便民桥541座。投入18200万元,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发展高山蔬菜、脆红李等特色产业,新栽桑7400亩、新建猕猴桃基地1万亩,收购烤烟11.1万担,连续7年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投入12000万元,兑现粮食直补等16项惠农补贴政策,惠及农民11.48万户,对368家农户实施“三权抵押”贷款贴息,补助10.29万农户购买农村住房保险。投入12400万元,异地移民搬迁12197人,兜底帮扶农村特困户152户507人,减少农村贫困人口9641人。
——交通运输支出31978万元。主要是:投入19900万元,保障黔张常、渝怀二线及舟白零换乘等项目前期工作,支持黔恩高速公路建设,改造干线公路120公里,建设农村公路468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406公里,支持西客站搬迁,新开通农村客运线路71条,新投运公交车106辆、出租车48辆。投入8900万元,偿还机场债务,保障机场及航线正常运行。投入2400万元,补贴支线农村客运购买保险,兑现648辆客运车辆、44艘船舶燃油补贴,为1.45万名老人、学生、残疾人等群体提供公共交通票价优惠。
——工业商贸旅游等支出31574万元。主要是:投入22400万元,推进工业强区战略,新建标准化厂房10.5万平方米,完善物流产业园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铝加工一体化、衡生药用胶囊等重点项目建设,建成投产黔正纸业等12个项目,新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投入5100万元,构建渝东南商贸服务中心,积极推进武陵山批发城、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商贸项目建设,支持举办商贸会展56次,推进三岔河、磐石等商业业态建设,新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0家。投入1100万元,修订旅游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城市峡谷景区步道、小南海景区沿湖公路等旅游设施建设,深化航旅联盟,加强旅游产品宣传营销,支持发展乡村旅游,中元村等被评为国家旅游扶贫示范村,濯水古镇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7921万元。主要是:投入 2900万元,支持复耕复绿722亩、复垦农村建设用地9000亩,整治土地3.4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75万亩,新增耕地3200亩。投入4400万元,实施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治理项目5个,地质灾害避让搬迁375人,支持页岩气、煤炭等矿产资源勘查。
——住房保障支出11245万元。主要是:投入4800万元,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管网、水电、道路等配套设施,实现配租房屋608套,改造农村危旧房1719户15.5万平方米。投入6400万元,兑现2253户困难家庭房屋租赁补贴,缴纳职工住房公积金。
——公共安全支出20103 万元。主要是:投入1900万元,推进社会安全事件应急联动指挥系统、渝东南应急指挥中心、政府专职消防队等建设。投入18100万元,实施司法救助、法律援助577件次,加大政法机关能力建设和办案装备保障力度,支持开展治安整治等专项行动;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整改安全隐患9800余起,关闭煤矿、非煤矿山8家;强化食药品专项检查,查办食品安全案件67起。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9111万元。主要是:保障党政机关、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正常运转,提升依法依章程履职能力。
——区对乡镇补助23756万元。主要是:补助13000万元,保障乡镇政权运转。补助3300万元,提高村干部补助,提升村级运转保障水平。补助4800万元,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补助2600万元,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三)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执行情况
区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07704万元,下降18.13%,完成预算的100.67%,加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7814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8477万元,收入总计143995万元。
2.支出执行情况
区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12455万元,加区对乡镇补助52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3234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7784万元,支出总计143995万元。
主要是:投入77100万元,用于土地储备、整治、征地拆迁等成本支出。投入13500万元,支持保障性住房、农业土地开发、地质灾害治理、农田水利、教育基础设施、残疾人事业等项目建设。投入15500万元,支持老城、新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四)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执行情况
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001万元,增长67.65%,完成预算的100%,加上年结转收入30万元,收入总计3031万元。
2.支出执行情况
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547万元,增长44.72%,加结转下年支出484万元,支出总计3031万元。主要用于偿还政府性债务和企业改制。
(五)落实区人大预算决议情况
2014年,全区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决策部署和区人大决议,扎实推进各项财政工作,较好服务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1.强化收入征管,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通过挖掘税收潜力,规范非税征管,进一步理顺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管理机制,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大关,实现四年翻一番,较上年增长15.59%,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收入结构更趋合理,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9%,财政运行态势持续向好。
2.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较快发展。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推进“营改增”改革,提高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减免企业税收1.75亿元,取消8项行政事业收费。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采用财政贴息、奖励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新增企业贷款13.6亿元,支持89家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较快增长。
3.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全区财政总支出突破60亿元大关,实现四年翻一番。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全区“三公”经费下降9.74%。支持办理民生实事,教育、社保、就业、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民生支出达27.5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6.35%。
4.深化财政改革,财政管理更加规范。推进现代预算制度建设,公开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规范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全覆盖。推行公务卡强制结算,实施政府采购电子交易,实行经营性资产竞价招租,完善差旅费等管理办法。清理甄别政府性债务,制定债务管理办法,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债务风险整体可控。完善与三大功能区建设相适应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规范乡村财务。
5.加强资金监管,资金绩效不断提高。对73个单位开展非税收入、预算执行、政府采购、票据管理、会计基础规范等专项检查。对10个单位开展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小金库”专项治理监督检查。对生猪产业、农村危旧房改造等6个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对215个政府投资项目开展投资评审,审减资金2.62亿元。创新资金公开方式,公示财政资金6.26亿元。
2014年,我区财政运行总体良好,但还存在财政增收困难、收支矛盾突出、债务风险加大等问题。对此,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严格管理,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5年预算草案
2015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区委三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区”总任务,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健全政府预算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改善民生,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切实防范财政风险,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全区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一般公共预算。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232052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95130万元,上年结转31719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61万元,收入总计459662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456300万元,加上解上级支出2652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710万元,支出总计459662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区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105150万元,加上级提前下达转移支付1865万元,上年结转27784万元,收入总计134799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131477万元,上解支出3322万元,支出总计134799万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2600万元,加上年结转484万元,收入总计3084万元。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3084万元。
(二)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预算草案
1.收入项目预算情况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232052万元,同口径增长12%,其中税收收入163297万元,同口径增长13%。加上级提前下达转移支付195130万元,上年结转31719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96万元,收入总计459597万元。
——增值税36236万元,同口径增长38.5%。
——营业税47000万元,同口径增长12.2%。
——企业所得税15433万元,同口径下降22.1%。
——个人所得税4658万元,同口径增长30%。
——城市维护建设税23850万元,同口径增长5%。
——其他税收收入36120万元,同口径增长19%。
——非税收入68755万元,同口径增长9.7 %。
2.支出项目预算情况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 429635万元,加区对乡镇补助 2660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652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710万元,支出总计459597万元。其中:
——教育支出安排93195万元。主要是:落实义务教育免费、乡村教师岗位补贴政策,保障教师绩效工资及学校正常运转,继续完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支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普通高中学校改造,推进幼儿园、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支持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
——科技文体支出安排8214 万元。主要是:保障“两馆一站”免费开放,支持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加快民族健身中心和乡镇健身广场等建设,支持科技项目实施及科技成果转化。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31313万元。主要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适时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市“三无”、重点优抚对象等保障水平。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就业政策,扶持高校毕业生等9类人员创业,支持市级创业型城市建设。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安排41434万元。主要是: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从320元提高到38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完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支持公立医院改革。落实各项计生惠民政策,促进计生事业发展。
——节能环保支出安排11354万元。主要是:支持环保“五大行动”,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阿蓬江流域污染治理,建设污水处理厂及管网,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和林业生态发展。
——城乡社区支出安排54436万元。主要是:支持城市主次干道建设及人行道改造,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支持乡镇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农林水支出安排50580万元。主要是:落实粮食直补等惠农补贴政策,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和扶贫产业发展,推进重点水源和山坪塘整治等水利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加强农业疫病防控、森林防火防虫和防汛抗旱等保障。
——交通运输支出安排21871万元。主要是:支持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建设,打造渝东南区域性交通枢纽;支持修建农村公路,实施政府购买公共交通服务。
——工业商业金融旅游等支出安排33577万元。主要是:支持建设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积极培育支柱产业和商业业态,加强小微企业扶持,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推进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安排2999万元。主要是:支持土地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地质灾害治理、矿山复耕复绿及矿产资源勘探。
——住房保障支出安排7026万元。主要是:支持廉租房和公租房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推进“4个1”相对集中居住体系建设及农村C、D级危旧房改造。
——公共安全支出安排18278万元。主要是:继续支持应急联动指挥系统、渝东南应急指挥中心等项目建设,保障政法机关办案业务和装备配置,开展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强化生产安全、食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安排39726万元。主要是:保障党政机关、人大、政协和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正常运转,提升依法依章程履职能力。
——预备费安排5500万元。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区对乡镇财力补助26600万元。主要是:用于支持三大功能区建设,保障乡镇政权组织运转,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产业发展,增强村级服务能力。
(三)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区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105150万元,同口径增长3.71%,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105000万元。加上级提前下达转移支付1865万元、上年结转27784万元,收入总计134799万元。
区级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131477万元,上解支出3322万元,支出总计134799万元。其中:征地和拆迁补偿等支出117503万元,政府住房基金支出3066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2462万元,彩票公益金支出3713万元,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等支出4733万元。
(四)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2600万元,下降13.36%,加上年结转484万元,收入总计3084万元。主要是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等。
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3084万元。主要用于偿还政府性债务。
(五)工作措施
1.促进财经良性互动,壮大财政实力。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转变财政投入方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培植财源,推动财政与经济良性互动、健康发展。坚持依法征管,挖掘增收潜力,创新非税管理,提高国有经营性资产收益,进一步壮大财政实力。加大向上争资争政策力度,增强综合保障能力。
2.坚持规范效率并重,提高资金绩效。坚持有保有压,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优化结构,重点保障民生支出,办好民生实事。将政府债务分类纳入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增强偿债能力,防范债务风险。加大对“四大战略”、“依法治区”等重大决策保障力度,促进全区科学发展、协调发展。
3.继续深化财政改革,促进精细管理。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全面推进预决算公开。加强结余结转资金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建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推进乡镇公务卡改革。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公共服务。完善差异化扶持政策,促进三大功能区建设。配合推进公务用车、公立医院等重大领域改革。
4.强化财政运行监管,确保资金安全。着力构建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强化举债建设项目监管。加大财政检查力度,加强绩效评价,强化结果应用。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落实人大决议。加强财政系统自身建设,完善财政管理内控制度,严格执行反腐倡廉各项规定。加大财政信息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