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府办发〔2019〕47号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做好2019年城市综合管理“七大工程”重点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贯彻市、区城市综合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总体安排,2019年全区将紧扣“干净整洁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业宜游”工作目标,重点开展“整治顽疾、补短强基”工作,启动实施“治乱拆违、街净巷洁、路平桥安、整墙修面、灯明景靓、江清水畅、城美山青”七大工程,努力实现“城市环境大变样”阶段性目标。经区政府同意,现就做好“七大工程”重点工作通知如下:
一、实施“治乱拆违”工程
(一)开展违法停车行为治理行动。建立公安、城管部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严控违规占用道路停车行为。严格规划设置路内停车位,规范停车收费管理。以核心商圈、广场公园、河滨道路、主次干道为重点,对擅自设置地桩地锁、乱停乱放和停放“僵尸车”等违法行为,加大惩戒力度。(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配合单位:区公安局、区交通局、各街道办事处)
(二)开展违法占道经营行为治理行动。按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原则,规范非主干道临时占道经营摊区(点)设置管理。按照“三有、三限、三控”(有经营许可、有垃圾收容器、有防渗漏地垫,限时间、限地点、限规模经营,控噪音、控油烟、控隐患)标准,打造一批示范摊区(点),依法查处未经许可的占道经营行为。坚持便民利民与维护城市街面秩序有机结合,探索临时占道经营摊区(点)自律自治办法,努力实现坐商归店、农贸归市、散摊归区、夜市归点。(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配合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委、新城管委会、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
(三)开展城市违法建筑治理行动。按照“逐步消除存量、坚决遏制增量”的原则,对违规搭建亭棚、擅自改(扩)建建筑外立面,擅自在建筑上新建或改(扩)建房屋、阳光房,搭建亭棚、雨棚,增设楼梯等违建行为进行查处,采取限期整改、强制拆除、没收违法所得等方式进行整治。严控规划红线、景区范围“违建”,基本完成开发小区违法建筑整治,启动安置小区违法建筑整治,试点重点区域居民自建房、交通干线等存量违法建筑整治,以点到面、依次铺开、全面整治。(牵头单位:区“两违”办;配合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各街道办事处)
(四)实施管线下地项目。对城区架空管线路调查摸底、建立台账,编制架空管线路下地规划,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推动实施电力、通信等管线下地工作。(牵头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配合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城市管理局)
二、实施“街净巷洁”工程
(一)深化重点地带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强化城区环卫保洁,落实“五长制”“门前三包”责任制,强化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深度清扫责任和果皮箱、垃圾箱体等环卫设施常态保洁责任,建立健全垃圾巡回清、即时清、定时清的清运方式。加大保洁力度,优化清扫保洁作业方式,统一新老城区清扫保洁作业标准和规范,强化考核管理。充分发挥非全日制公益性岗位作用,动员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制定统一、规范的公厕管理标准,确保公厕内外整洁卫生,设施设备完好。今年,新建公厕2座,改建公厕2座。(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配合单位:新城管委会、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
(二)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方位、多层次、全覆盖开展宣传工作,让群众充分认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加快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收运体系建设。今年,城市建成区、建制镇、乡政府所在地全面推开生活垃圾分类,城区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率达到8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20%,创建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5个。2020年,城区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取得良好成效,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率达到9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过35%,建成2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2022年,我区生活垃圾分类在城市建成区、建制镇、乡政府所在地全覆盖。(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配合单位:区教委、区商务委、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黔江广播电视台、武陵都市报社、各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
(三)开展城市建筑垃圾专项治理。按照源头排放控制有力、密闭运输监管严格、消纳处置利用规范的要求,开展城市建筑垃圾治理,消除城区非正规建筑垃圾堆放点,建筑垃圾申报核准率、收运率、安全处置率均达到85%以上,加强城市建筑垃圾管理促进资源化利用。(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各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
三、实施“路平桥安”工程
(一)开展城市道路“治道”行动。根据城市道路的路面技术状况,因地制宜、有序开展城市道路路面及附属设施品质提升。整治各类路面病害及隐患,规范设置道路交通指示牌和施划道路标志标线,修复完善模糊、破损、缺失、错误的标线、标识、标牌、路牌,提升改造道路护栏、井盖、水篦子等附属设施,消除马路“拉链”和“肚脐”。实现井盖无沉降、异响,路面表观无网裂、坑槽、沉降、车辙、波浪等各类病害,道路整洁、完好,城市道路容貌、品质和行车安全舒适性得到全面提升。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占用、挖掘城市道路施工管理,严格开展开挖后回填质量验收工作,保障城市道路设施完好。(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配合单位:区公安局、区民政局、新城管委会、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
(二)开展城市桥隧设施“治病”行动。全面排查城市桥梁防护设施,科学制定防护设施改造方案,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完善桥梁防撞设施,安装新华桥、邬杨桥等桥梁安全护栏。继续开展桥梁定期检测评估,坚持“应检必检”和“有病必治”,实现结构设施检测率和病害整治率达到100%。开展城市隧道整治,提升隧道容貌水平。加强城市隧道结构安全检测,消除病害,确保结构设施完整无损。(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配合单位:新城管委会、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
(三)推进智慧停车管理。推进智慧停车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实现老城区智慧停车全覆盖。规范路内停车位设置与停车管理,积极推进差异化停车价格改革和智能化停车设施共享,路内停车规范设置合格率达到80%以上。依法处理闲置、挪用、占用停车场等行为,清理整治非法占用国有资产等行为,有序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配合单位: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国资委、新城管委会、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
(四)推广设施清洗机械化。推动市政设施清洗作业方式革新,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用。加快引入和推广机械化、智能化设备在市政设施管养领域的应用。(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配合单位:新城管委会、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
四、实施“整墙修面”工程
(一)开展户外广告整治行动。清理整治重要区域、公共设施上违规设置的广告牌以及施工围挡和楼盘软体、布幅标语、彩旗、吊旗等广告,全面净化城市立面空间。完成新华大道西段、官坝路、解放路、南海城商圈和武陵水岸窗口区域户外广告整治。(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配合单位:新城管委会、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
(二)开展店招店牌整治行动。主要整治依附于临街建筑立面、楼顶和公共区域范围内的“超范围、超数量、超标准”违规设置和各类影响市容的店招店牌,在规范设置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品质。完成行署街、新华大道中段、丹兴路、大十字商圈、西沙步行街店招店牌整治。(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配合单位:新城管委会、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
(三)开展建筑立面整治行动。结合“两违”整治,按照“拆改结合,源头防控”的方式实施“第五立面”整治,逐步拆除屋顶钢架棚,设置统一式样的坡屋顶结构,并对屋顶杂物进行全面清理,美化城市“第五立面”。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加强沿街建筑立面管理,督促各业主单位落实好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完成河滨西路西段(西沙桥至新华桥段)建筑立面整治,拆除私搭乱建阳台,规范设置窗户防盗网、雨阳篷。对城市干道、广场、商圈、车站建筑物外观陈旧、积尘严重、残留污渍的玻璃幕墙进行集中清洁整治,逐步健全完善长效保洁机制。(牵头单位:区“两违”办;配合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五、实施“灯明景靓”工程
(一)开展城市照明“扫盲”行动。重点做好行政区域交界处、城乡结合部照明设施综合整治,加大背街小巷、居民社区等照明盲区、无灯区的整治。(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配合单位:新城管委会、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
(二)优化迎春灯饰布景。坚持城旅融合发展,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景观建设,重点突出重要干道和窗口节点区域,推广使用永久性灯饰,打造特色景观,丰富旅游元素。(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配合单位:新城管委会、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
(三)实施新改建道路和隧道亮化项目。稳步推进新改建道路和隧道的亮化工作。完成园区路中段、松岭路西段、规划一路、体育场西路、马鞍路、学院西路北段等新改建道路和舟白复线隧道内亮化及隧道外路灯安装。(牵头单位:新城管委会;配合单位:城投集团)
六、实施“江清水畅”工程
(一)开展水域清漂保洁“大扫除”行动。认真落实河长制,全面加强水域清漂保洁工作,开展河道两岸环境治理,确保水域环境美观整洁。根据季节更替对水域环境的不同影响,分类施策、妥善应对,重点解决好春秋季节支次河流水生植物易发多发、洪汛期和蓄水期漂浮垃圾量大易聚集等突出问题,实现阿蓬江、黔江河常年“水清岸洁”。(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配合单位:区水利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各街道办事处)
(二)实施供水保障能力提升项目。切实增强城市供水保障,提高现有供水设施维护管理水平,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逐步完善城郊集中供水设施建设,实现城市自来水供水全覆盖,保障供水安全。加大二次供水管理力度,突出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在二次供水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今年,完成10个公共区域直饮水点和金桥居民区供水管道更新改造工作。(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配合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三)开展生活污水治理提质增效行动。开展市政排污口治理,强化江、河、湖、库日常巡查,严防生活污水和其他污水经雨水管直排江河。推进宾馆、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场所)水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有效控制污水无序排放,从源头上减少污水产生量,每年治理污水无序排放单位(场所)不少于5家(处)。严格执行排水许可制度,杜绝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污水进入市政排水管网。加快5个片区管网建设,完成南沟河水体整治;实施盛黔污水处理厂和新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力争今年底前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4%,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85%。(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配合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区财政局、新城管委会、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
七、实施“城美山青”工程
(一)实施立体绿化系列项目。推进城市重要商圈、重要交通节点等绿化美化工程,结合我区气候、降雨等条件,科学选配绿化苗木。围绕“树种搭配生态化、结构表达艺术化、植被群落人性化”要求,坚持点线面结合,在城区重要节点开展鲜花布景。(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配合单位:新城管委会、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
(二)推进生态绿廊建设。实施主干道绿化景观提升项目,美化中分带绿化景观。强化绿化日常管护工作,定期对树木进行修枝整形,及时清理死树枯树歪树,及时开展病虫害整治,切实提高园林绿地精细化管理水平,使城区园林绿地管护效果保持一级养护标准。(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配合单位:新城管委会、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
(三)开展城市绿化“治坡”行动。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山体及城市待建地、闲置地等绿化治理,消除城市裸土。对城区主要山脊实施山体彩化,因地制宜增加色叶、开花植物,建设一批山城步道、城市绿道、健康步道。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边坡、护坡、堡坎绿化美化整治任务。(牵头单位:区城市管理局;配合单位:区住房城乡建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新城管委会、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
八、完善保障措施
(一)加强责任落实。区城市综合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区城综办)牵头协调“七大工程”有关工作。“七大工程”重点工作的牵头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推进落实机制,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按照项目化、清单化要求定目标、定时间、定任务、定标准,推进“七大工程”重点工作的具体实施。
(二)加强宣传发动。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以及微信公众号、网络自媒体、手机APP等新媒体,对“七大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宣传报道。积极宣传工作中的先进典型、经验做法、实施效果等,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
(三)加强资金保障。各牵头单位要加强协调,会同区财政局做好对“七大工程”所需资金的调度平衡。区财政局要优先保障我区城市综合管理提升行动经费。要积极推广PPP模式,鼓励和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七大工程”有关项目建设。要坚持民生优先导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严格控制工程项目建设规模。
(四)加强监督指导。将“七大工程”目标任务纳入城市综合管理考核专项内容。区城综办要对各建设任务进度、质量、规模等进行专项核查督导,及时将各项目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报区政府。各牵头单位加强项目管理,切实规范建设程序,确保各项建设任务顺利组织实施。要健全责任落实和责任倒查机制,对工作推进不力、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及个人进行追责问责。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10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