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 索引号 11500114009130039C/2021-00259
  • 发文字号 ​黔江府发〔2021〕61号
  • 主题分类 商贸、海关、旅游
  • 体裁分类 规划
  • 成文日期 2021-10-12
  • 发布日期 2021-10-13
  • 文件标题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黔江区商贸物流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 发布机构 黔江区人民政府
  • 有效性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黔江区商贸物流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黔江府发〔2021〕61号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黔江区商贸物流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黔江区商贸物流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四届区政府第145次常务会议和四届区委第223次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

2021年10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黔江区商贸物流发展“十四五”规划

前言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重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新定位、新使命的第一个五年,也是黔江全面落实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制的实施意见、大力推动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建设的第一个五年。为科学谋划全区商贸物流产业发展,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不断激发消费潜力和活力,深入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积极建设高水平开放平台,大力构建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努力建设区域消费中心,打造武陵山区对外开放高地,建设区域物流集散中心,特编制《黔江区商贸物流发展“十四五”规划》。本规划是“十四五”时期促进全区商贸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指南,是全区各级商贸物流相关部门履职的重要依据。

一、规划总则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2.《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

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19〕42号);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32号);

6.商务部等17部门《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商流通发〔2021〕99号);

7.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8部门《关于印发<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就业〔2021〕396号);

8.《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计划(2019-2022年)的通知》(渝府发〔2019〕32号);

9.《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新形势下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渝府发〔2020〕10号);

10.《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意见》(渝府发〔2019〕17号);

11.《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9〕121号);

12.《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20〕9号);

13.《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城乡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方案(2020-2025年)的通知》(渝府办发〔2020〕75号);

14.《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建设行动方案的通知》(渝委办发〔2021〕3号);

15.《中共重庆市黔江区委关于制定黔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16.《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黔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黔江府发〔2021〕29号)。

(二)规划对象

本规划的规划对象为黔江区“商贸物流业”,涵盖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业、会展业、物流业、对外开放、电子商务、服务贸易以及再生资源回收等商品流通行业。

(三)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为黔江区行政辖区全域,辖6个街道、18个镇、6个乡,面积2402平方公里。

(四)规划期限

规划期:2021—2025年

展望期:2026—2035年

二、规划背景

(一)发展成就

商贸消费市场持续繁荣。老城大十字商圈持续提档升级,新建6栋商务楼宇,商业建筑面积达30万平米,形成复合商务、酒店、购物、娱乐、休闲、金融等功能于一体的核心商圈,“凡人街”智慧商圈服务平台建成投用,成功引进商户1000余家,客流涌动集聚效应凸显。新城正阳商圈建设取得重要突破,三磊商业综合体、红星美凯龙建成投用,三磊商业综合体配套五星级酒店、奥特莱斯国际名品折扣店建成即将投用。舟白商业快速发展,形成集民族风情城、武陵山商贸批发城、国维购物中心和佳惠超市等于一体的商业聚集区。濯水古镇美食街、三岔河休闲长廊、伴山国际夜市等特色商业街区相继建成投用。全区商贸市场格局逐步形成,商贸消费活力和潜力不断释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5年的95.87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31.10亿元。

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黔江海关开关运行,实现“7×24”通关全覆盖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报关。重庆保税港区在黔江设立的进口商品授权分销中心已投入使用,铁路货场加快建设,开放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区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备案企业达84家,国际商标注册实现零突破,成为重庆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重要节点城市。渝东南首个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正式签约落地,总投资约2.5亿元。2020年,实际利用外资取得突破,实现外资增资2500万美元。202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2亿元,是2015年的3倍,增速列全市第3位。

物流产业发展取得实质进展。建成渝东南地区最大的冷链物流中心,基本形成以冷藏冷贮为核心、以电子商务为辅助、多元化板块并行的冷链物流生态链。建成武陵山现代粮食物流中心、渝东南成品油储备中心、吉之汇国际农贸物流城,10万吨粮油仓储、5万吨石油仓储建成投用,物流仓储设施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成功引进邮政、菜鸟物流等物流企业入驻,以中国邮政物流为基础构建起城乡双向物流体系,以“三通一达”等物流资源为主体成立了“耀黔物流”,城区、乡镇、村三级物流体系日趋完善。成功整合全区14个乡镇集配中心(含冻库),建成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冷链物流供应链体系。电商物流配送中心智能网仓、1万吨冷链物流仓库、农产品分拣线建成并启动运营,包裹日进出量达1万余件。

电子商务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申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构建“一中心五体系”电子商务发展框架,建成投运2.3万平方米电商公共服务中心、30个乡镇服务站、165个村级服务点。建成渝东南电商产业园、智能化网络仓库,成功引进京东、阿里巴巴、猪八戒网、吉之汇等知名电商,培育凯松圣元、亲戚田园等本土电商企业,全区累计孵化年交易额100万元以上的电商100余家。成功推出“山韵黔江”公共品牌,成功申报“黔江脆红李”“黔江地牯牛”等农产品地理标识,建成农产品溯源系统,在商务部电子商务中期绩效评价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51.3亿元,网络零售额26.48亿元。

会展经济成为靓丽城市名片。建成渝东南地区最大的集展览、会议、酒店、商业和办公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会议展览中心。成功打造“武陵山家居博览会”“汽车博览会”等会展品牌,组织开展了“黔江鸡杂美食文化节”“濯水非遗美食城开街”等会展活动。成功举办中国武陵山国际民俗文化旅游节、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国际赛、黔江跑客节等品牌赛事节会活动,黔江跑客节跻身“重庆市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成功组织原创大型民族歌舞诗剧《濯水谣》赴北京演出,组织黔江民族歌舞《云上太阳》《银色山脊》赴法国参加了“第六届法国中国电影节”,组织企业参加了“重庆美食嘉年华活动”“渝东南美食文化节”,有力推动黔江开展城市营销、树立城市品牌。

(二)存在问题

商业形态配置有待完善。老城大十字智慧商圈商业配套饱和,星级酒店和高端商务配套不足。新城正阳商业商务功能配置不完善、集聚功能不明显,距离成为城市CBD仍有较大差距。特色商业街区主题不够鲜明,业态不丰富,特色不突出。消费形态以传统消费为主,夜间经济、首店经济、平台经济和体验经济等新业态尚处于培育阶段。城市社区农贸市场环境和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对外开放能级有待提升。航空口岸、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对外开放平台尚处于谋划阶段。全区无跨境商品展示体验交易中心、结算中心等服务平台。2020年,进出口总额1.2亿元,仅占重庆市进出口总额的0.02%,开放能级距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定位仍有较大差距。

商贸物流体系有待健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渝东南航空物流中心、渝东南公路物流中心建设仍需大力推进。快递物流分拨中心、物流仓储设施不足,区、镇、村三级物流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尚不完善,尤其是农产品专用冷链物流供给能力不足,配送体系不完善。应急物流体系亟待完善,多式联运发展有待加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滞后,货物和运输方式不能高效匹配,物流成本偏高。

商贸物流要素保障不足。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资金缺乏,产业培育、企业补助等方面的资金较少。全区缺乏大型物流龙头骨干企业,严重缺乏运营管理、电子商务和配送组织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商贸物流人才。全区无商业街区管理机构,同质化倾向突出。专业市场布局缺乏规划引领,同质化现象严重。部门间尚未形成强有力的商贸物流发展协同配合机制。

(三)发展机遇

1.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黔江打造武陵山商贸物流中心带来时代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新形势下提出大循环、双循环,体现了后疫情时代国际经济格局和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方式的加快改变,更体现着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需求规模、产业空间布局调整的特征与全新的发展机遇。进入新时期后,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日趋深化;内陆沿边开放逐步扩大,协调发展贸易、投资、技术创新等,积极推进互通互联基础设施建设,助推黔江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商贸物流行业也将会出现新的增长。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二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着力建设城乡融合消费网络、加快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以扩大内需助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将为商贸物流业发展增创新动力。

2.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黔江商贸物流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

黔江位于西部地区,处于西部陆海新通道规划三条主通道的东线出海通道重要节点位置。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积极实施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加快铁路、公路与港口、园区连接线建设,进一步完善口岸、跨境运输和信息通道等开放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开放物流网络和跨境邮递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发展目标明确,到2025年西部地区物流枢纽分工更明确、设施更完善,重庆内陆口岸高地基本建成,通关便利化水平和物流效率大幅提升,更好引领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

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为黔江商贸物流发展创造了战略机遇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的落实部署,黔江商贸物流发展必将迎来更大新机遇。黔江是国市定位的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处于西部陆海新通道规划三条主通道的东线出海通道重要节点位置,是合作交流的前沿阵地,应在服务全局中找准发展定位、把握发展契机,因势而谋、因时而动,全面推动武陵山区协同发展,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联合招商、集聚创新要素、共享公共平台等方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为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挥示范作用,是贯彻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4.重庆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黔江商贸物流发展创造了市场机遇

黔江是国市定位的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非遗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提出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试点。重庆市为抢抓新一轮国内消费升级和由中国消费升级带动的全球消费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提出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为黔江发挥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打造武陵山商贸物流中心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和政策支撑,将有助于黔江扩大对外开放,对经济结构、生产布局及市场取向等产生积极影响,并在参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中创造出自身发展的新机遇。

5.全区加快建设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为黔江打造武陵山商贸物流中心提供方向指引

重庆市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工作座谈会提出打造“一心、一堡、四节点”城镇空间布局,赋予黔江“渝东南中心、重庆次中心”的重大使命。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建设行动方案》明确要推进黔江建设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支持黔江建成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特色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中心、公共服务高地和渝东南重要经济中心,建设重要的绿色工业和生态农业基地,形成具有民俗特色的休闲旅游康养度假目的地、文旅融合发展先行区和武陵山旅游集散中心,建成“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联动湖北恩施、湖南张家界和湘西协同发展,这一功能定位为黔江打造武陵山商贸物流中心明确了发展方向。

(四)面临挑战

国际环境不确定性显著增强带来的影响。从国际来看,国际环境更加不稳定不确定,中美战略博弈是牵动变局的关键因素,一些发达国家进一步构筑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国际经贸规则面临重构,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外需乏力成为常态,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强化,对未来出口增长形成较大障碍,导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也将冲击全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竞争形势下面临的压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区域内部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尤其是与毗连的秀山相比,在土地开发条件、毗邻省份数量、边贸物流等方面竞争优势不明显,城市资源争夺的强度将进一步加大。随着西部大开发、投资补短板等战略举措的逐步落实,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区域间商贸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加之区域间通达程度显著改善,周边区县新兴商圈兴起,黔江区原有消费人群存在稀释外流的可能,商贸流通业要保持全面较快增长面临较大压力。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特征,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充分利用处于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的区位条件和良好的商贸物流基础,紧紧抓住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等重大机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进一步扩大开放和促进消费转型升级为重点,激发消费潜力和活力,扩大对外开放格局,健全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区域消费中心建设,打造武陵山区对外开放高地,全力推进区域物流集散中心建设,努力推动黔江区商贸物流业迈上新台阶,积极发挥对全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推动“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创新驱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流通体制、政策、技术、组织方式、经营模式的改革创新,突破流通领域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短板,强化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商贸物流领域的运用,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形成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的新机制。

坚持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商业+”“物流+”“互联网+”融合发展,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成果,推进传统商贸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智慧商贸、智慧物流发展,强化商贸物流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推动商旅文体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商贸服务业态和模式创新。

坚持绿色高效发展。加快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发展,按照“绿色+”发展思路,在商业设施和物流园区建设、物流运输、生活消费等多种渠道倡导绿色发展方式,构建绿色基础设施,倡导绿色消费方式,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坚持突破问题短板。聚焦商贸服务产业规模下降、商务服务业态单一、物流园区平台建设滞后、专业市场布局不合理、开放平台欠缺等短板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在商贸物流发展环境、商务服务业态培育、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建设、开放平台打造等方面精准发力,提升商贸物流竞争力。

坚持开放合作发展。加快开放平台打造,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创新开放合作方式,大力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与周边区域商贸物流业合作,强化跨区域协调联动,推动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三)战略定位

武陵山商贸物流中心和对外开放高地。利用黔江处于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的区位条件和良好商贸物流基础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全市发展大局,以建设“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把握全区打造“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契机,加快促进全面消费,建设区域消费中心,积极拓展开放通道,强化对外经贸和商贸物流区域合作,打造武陵山区对外开放高地,推进渝东南空铁联运示范区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空铁公”多式联运体系,打造区域物流集散中心,强化电商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加快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建设武陵山区应急保障基地,提升商贸物流发展能级和对武陵山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加快建设武陵山商贸物流中心和对外开放高地,为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四)发展目标

区域消费中心基本建成。消费环境更加优化、消费产品供给质量明显提升、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日益丰富,新城正阳商圈成功打造成为城市CBD,商业街区、社区商业设施、专业市场、集镇商业网点布局更加合理,基本建成区域消费中心。到2025年,力争培育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企业1家,超5亿元的企业5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83亿元。

武陵山区对外开放高地基本建成。黔江海关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口岸建设取得突破,航空物流、铁路集装箱甩挂业务有序发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获批设立,“海关+口岸+通道+监管场所”综合开放平台初步成型,开放型经济水平明显提升,全面开放新格局初具雏形。到2025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显著提升。

区域物流集散中心基本建成。“空铁公”多式联运体系更加健全,物流规模化、信息化、国际化、集约化水平明显提升,物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区域物流集散中心基本建成,渝东南空铁联运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25年,年营业收入超1亿元的物流企业5家,企业物流成本下降到15%以下。

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大幅提升,以供应链管理、品牌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发展等为特征的零售新模式新业态大量涌现,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显著提高。到2025年,全区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80亿元,网络零售额突破50亿元,培育跨境电商企业1-2家,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及结算实现3亿元。

表3-1 黔江区“十四五”商贸物流发展目标表

序号

指标

2020年

2025年

指标属性

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31.1

183

预期性

2

批发业销售额(亿元)

95.6

135

预期性

3

零售业销售额(亿元)

44.8

65

预期性

4

住宿营业额(亿元)

11

15

预期性

5

餐饮营业额(亿元)

13.1

18

预期性

6

电子商务交易额(亿元)

51.3

80

预期性

7

网络零售额(亿元)

26.48

50

预期性

8

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亿元)

3

预期性

9

进出口总额(亿元)

1.2

20

预期性

10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2】

预期性

11

区域性会展品牌(个)

5

10

预期性

12

会展业直接收入(亿元)

6.3

15

预期性

13

限上商贸企业数量(家)

88

200

预期性

备注:带【】为五年累计数。

到2035年,武陵山商贸物流中心全面建成,商业消费层次和水平大幅提升,商业消费市场全面繁荣,“海关+口岸+通道+监管场所”综合开放平台全面建成,商贸物流区域合作更加紧密,利用外资规模持续壮大,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现代物流服务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完善,全面辐射和带动武陵山区商贸物流业发展,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四、发展布局

围绕“建设武陵山商贸物流中心和对外开放高地”总体发展定位,优化商贸物流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构建网络健全、高效顺畅、方式多样、主体多元、安全有序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形成以“城市商圈、对外开放平台、物流基地、专业市场和特色商业街区”为引领商贸物流发展格局。

(一)现代城市商圈布局

优化中心城区商圈布局和功能定位,全力推进新城正阳商圈建设,推动大十字商圈扩容升级,拓展商圈高端商业业态和商务服务功能,形成新城和老城现代城市商圈,着力打造区域消费中心。

(二)对外开放平台布局

抢抓国家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机遇,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航空口岸建设,谋划铁路运输海关特殊监管区、保税物流中心(B保)建设,全力打造武陵山区对外开放平台。

(三)物流园区空间布局

加快推进正阳现代物流园区、渝东南铁路物流中心、渝东南航空物流中心、渝东南公路物流中心建设,构建“一园区三中心”物流空间布局,推进渝东南空铁联运示范区建设,打造区域物流集散中心。

(四)专业交易市场布局

优化全区专业市场布局,加快精装智能家居系统市场培育,盘活现有家居市场资源,积极推动武陵山商贸批发城、吉之汇国际农贸物流城、渝东南汽车交易市场提档升级,加快渝东南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打造以绿色建材、进出口商品、农林产品、商用车、再生资源、电子商务为主的专业市场群。

(五)特色商业街区布局

完善商业街区空间布局,培育一批集聚效应显著、文化底蕴深厚、基础设施完备、街区管理规范、拉动消费作用明显的特色商业街区:濯水非遗美食城、民族风情城美食街、三岔河休闲美食长廊、解放路精品商业街、黔江高铁商业街、中央公园十字金街、碧桂园商业街、伴山国际夜市、黔江玖街(山台山·新天地),推动区域消费中心建设。

五、加快商业集聚区建设,打造区域消费中心

优化全区商业设施布局,强化商业商务设施配套和业态引导,推动特色商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培育商贸服务新业态新模式,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推动商务服务繁荣发展,打造区域消费中心。

(一)全面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全面开展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提升消费服务标准,完善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强化服务质量监督管理,提升消费环境舒适度。引进培育优质产品、优秀企业、优良品牌,优化消费品供给结构。健全消费者权益保障制度,完善市场监测、用户权益保护、重要产品追溯等机制,营造安全放心诚信的消费环境。实施包容审慎监管,试点商圈和特色商业街负面清单管理。加强对商圈、商场、市场、大型超市、餐饮、住宿、加油站、油库、再生资源回收等的监管,加大进口冷链食品的排查监测力度,大力盘活存量专业市场,积极拓展消费市场,提升全区消费环境,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加强中心城区商圈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动智慧商圈信息服务中心、商圈公共管理中控展示中心和商圈中小商户融资服务中心建设。

(二)创新发展消费经济形态

加速点亮“夜间经济”。以“创建市级高品质夜间经济示范区”为目标,突出民族文化特色,植入国际化、智慧化元素,鼓励商圈和特色商业街与文化、旅游、休闲等紧密结合,开设深夜营业专区、24小时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夜间消费场景,推动“夜品特色美食、夜享运动康养、夜赏文化艺术”成为黔江夜生活新时尚,构建促进夜间消费、彰显城市魅力“不夜黔江”IP。

加快发展“首店经济”。扩大招商引资,积极推进品牌旗舰店、概念店、体验店、全系列店等首店引进,鼓励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端知名品牌、设计师品牌、高级定制品牌在黔首发新品,依托会展中心承接相关品牌首发、首秀活动,融入数字化、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丰富品牌商品和服务供给,打造武陵山区高端品牌首选地。

大力培育“数字经济”。积极推动正阳、大十字商圈推广消费服务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提升产品与服务的数字化水平。着力培育“平台经济”,健全“互联网+服务”、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消费信息数据共享商用水平。鼓励发展智慧旅游、大力发展智能体育,培育在线健身等消费新业态。支持依托互联网的外卖配送、网约车、即时递送、住宿共享等业态发展,探索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

着力培育“高铁经济”。积极抢抓黔江进入高铁时代的历史机遇,发挥高铁站场的枢纽作用,推进TOD模式商业综合开发建设,大力发展金融、商务、会展、电子商务、商贸、文化等业态,以互补、互融、互动为方向,加强与新城正阳商圈的联动和协作,推动高铁站场与新城正阳建设一体化、管理运营一体化,增强高铁通道的集聚辐射作用,联动武陵山区协同发展。

积极拓展“体验经济”。大力发展信息消费体验,探索建设信息消费体验中心,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交互娱乐等技术丰富消费体验,引导城市商圈社交化、情景化和智慧化发展。大力发展民族风情、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等体验业态。积极发展工业旅游新业态,鼓励工矿企业利用闲置厂房及其他生产设施和设备,开发建设文化类、探险类体验项目。

专栏5-1:五大消费经济形态发展指引

夜间经济。美食狂欢夜、酒吧特色派对等主题活动,“重激情”“轻时尚”夜间体育运动,民族歌舞演艺、非遗等“不夜黔江”文化艺术主题活动,夜游“打卡地”。

首店经济。非遗产品、服装服饰等专业新品发布平台,原创自主品牌发布,国内外品牌武陵山区首店。

数字经济。蚕桑纺织、烟草、特色农副产品等特色产业互联网平台,社区服务等消费平台,“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微信电商”“社区生活管家”等新零售,“云旅游”模式,数字孪生景区。

高铁经济。现代商业商务集聚区,商贸、会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特色门户经济、枢纽经济、流量经济形态。

体验经济。AR试衣、无人超市、VR场景体验馆,民俗文化特色和“非遗”传承特点的沉浸式在线文化旅游产品。

(三)着力打造区域会展中心

推进会展场馆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推动黔江区文体中心建设,运用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科技手段推进智慧场馆建设,推动周边市政道路等设施建设,逐步完善酒店、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推动新城正阳打造区域综合性、大型专业展、大型演出及商务会议的主要承接地。着力提升老城区会展功能,重点发展中小型专业展、消费展和巡回展,打造区域中小型专业会展集聚区。推动濯水古镇会展经济拓展区建设,完善会展场馆及其配套设施,构建适合非遗文化、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会展体系,着力提升会展业国际化、专业化水平,增强会展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全力构建空间布局合理、民族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完备的会展场馆体系,统筹协调全区会展场馆资源,健全运营体系,全面提升会展场馆运营水平。

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会展企业。大力培育会展领军企业,鼓励会展场馆运营机构、品牌展会主办单位通过模式复制、品牌输出等方式“走出去”做大做强,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会展企业。积极引进一批知名会展主办单位、会展服务机构来黔江设立机构,开展会展业务。加强与南坪会展中心、悦来会展中心等知名会展机构开展全方位交流与战略合作,积极加入知名会展组织,吸引更多品牌企业来黔江举办展览和会议。积极打造会展业服务集聚区,推动发展设计、搭建、布展、广告等专业服务,培育一批社会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会展配套服务企业,逐步建立涵盖专业展览公司、会展策划、设计搭建等产业链企业集群,大力推动本土会展企业上规模、提档次,增强竞争力。到2025年,培育规模以上会展企业2家以上。

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展览。围绕非遗文化、民族歌舞、体育赛事、特色美食等优势领域,打响“濯水谣”等一批演艺品牌,将武陵山国际民俗文化旅游节、中国“黔江鸡杂”美食文化节、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原创大型民族歌舞诗剧“两节一赛一会一剧”打造成为全国知名文化节会品牌。推动会展业品牌化发展,大力实施品牌展会发展计划,加强对品牌展会的资金扶持、排期保护、宣传推广等全方位政策支持,培育打造一批具有较大区域影响力的品牌展会,着力引进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会展,积极举办汽车展、家具展及“中国土家族文学奖”“中国少数民族优秀电影展影周”等促进消费、传承文化的品牌展会活动。依托茧丝绸、非遗文化、生态旅游、体育赛事等产业优势,积极创办非遗、老字号、创意设计、民俗风情等文创展会。积极筹办在国内有影响力的专业论坛,争取承办市级博览会、交易会,吸引国内龙头企业、行业组织来黔江组织召开主题论坛、年会。推动建立渝东南区域会展业合作机制,鼓励通过联合参加境内外展览、联合办展、联合推广等方式提升品牌展览的区域影响力。

着力提升会展服务水平。加强与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机场、铁路、公交等单位的合作,在渝东南主要交通枢纽统一租用广告牌,发布会展档期和招商引资信息。加强会展业信息化建设,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传感器、AR等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搭建会展大数据平台,完善会展配套服务功能,提高展会接待能力。优化展会交通环境,鼓励设置参展交通专线,完善乘机配套服务,探索在机场设置绿色通道,探索开展联程联运及行李直挂业务,为大型展会提供出行便利。完善展馆周边住宿、旅游、消费指引,引导鼓励参会场馆单位、宾馆饭店、景区(点)和周边购物中心之间在会展活动的招徕与承办中形成合力,发挥整体联动效应,拉动展会消费。

专栏5-2:会展业发展重点

会展设施。2-5万平方米的会展场馆(黔江文体中心),会展经济拓展区(濯水古镇5A级景区)。

会展服务。策划、广告、印刷、设计、安装、租赁、现场服务。

会展品牌。“原创大型民族歌舞诗剧”“武陵山国际民俗文化旅游节”等。

(四)加快打造现代城市商圈

着力打造新城正阳商圈。加快推进正阳三磊商业综合体建设,建立公共停车智能服务系统,加快公共场所国际化引导标识和便利化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积极引进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和连锁店,推进三磊商业综合体配套五星级酒店投入使用,规划建设中高端星级酒店,引进高端酒店集团和酒店管理品牌,强化高端消费服务功能。做大做强武陵山区进口商品授权分销中心,加快推进黔江跨境商品展示体验交易中心建设,开设跨境电商O2O体验店,引进和培育品牌连锁便利店。引进国内外知名餐饮品牌、特色美食,推广武陵山珍、黔江鸡杂等地方特色美食。推动民族文化展示中心和旅游消费品创新创意中心建设。发展智慧零售、无人零售,打造智慧商场、绿色商场。推动正阳商圈打造集商务、会议、展览、购物、食宿、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CBD。

推进大十字商圈扩容升级。推动大十字商圈与南海鑫城、解放路商业街、武陵水岸、三岔河休闲美食长廊等联动发展,推动实体零售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打造区域消费中心核心区。完善大十字商圈配套功能和商业业态,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餐饮品牌、特色美食,大力引进高端品牌酒店,完善星级酒店服务功能,提升酒店餐饮业服务品质。大力推进大十字商圈经营主体改造提升,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型消费场所转型,加快国际品牌、高端产业等要素资源集聚融合,打造高品质城市核心商圈。积极推动解放路商业街经营困难的传统百货店改造为消费体验中心、健身休闲娱乐中心等新型消费载体。完善三岔河河滨体育休闲运动线路和体育旅游项目,完善商业文化配套,打造城市体育嘉年华。推动大十字商圈形成集时尚购物、休闲娱乐、特色美食、酒店住宿于一体的现代智慧商圈。

专栏5-3:两大城市商圈建设重点

正阳商圈。商业综合体、星级酒店、大型商超,民族文化展示中心、旅游消费品创新创意中心。

大十字商圈。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高端品牌酒店、区域首店、风貌改造。

(五)培育一批特色商业街区

改造升级四大特色街区。以建设濯水非遗小镇为契机,推动濯水古镇非遗美食城提档升级,以“非遗美食、非遗技艺、非遗红色文化”为主题,实施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提升景区商业业态,开发具有黔江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推动非遗展示中心、旅游免税商品直销基地建设,积极引进知名餐饮品牌、特色美食,推进主题酒店和特色民宿建设,打造渝东南片区唯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商业街区。深入挖掘黔江本土餐饮文化内涵,大力推动民族风情城美食街扩容升级,优化功能配套和商业业态,开发推广西兰卡普、竹编、黔江鸡杂等老字号民俗工艺品和土特产品,推进中高端星级酒店建设,打造集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美食文化于一体的“民族风情城美食街”。以“河滨休闲、康体养生、文化艺术”为主题,完善三岔河休闲美食长廊商业服务功能,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旅游餐饮品牌,丰富餐饮、儿童、文创、运动、康养等商业业态,积极开发河滨体育休闲运动线路,积极举办民族歌舞演艺、特色节会等活动。大力推动解放路精品商业街存量商业重塑,加强“智慧商街”建设,积极引进品牌购物、主题餐饮、形象商务、沉浸式体验等商业业态,打造一条独具魅力的“解放路精品商业街”。

打造三大高品质商业步行街。以“国际范、时尚潮”为主题,加快推动黔江高铁商业街、中央公园十字金街和碧桂园商业街等建设,集聚国际消费资源,积极引进国内外特色品牌,集中发展品牌旗舰店、体验店、主题店和高端定制等新型业态,培育老字号等特色优势,推进中高端星级酒店建设,积极引进知名餐饮品牌、特色美食,完善配套服务功能。积极发挥高铁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大力推动黔江高铁商业街与黔江高铁TOD项目联动发展,打造渝东南首个高铁商业街,增强黔江消费的区域引领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推动中央公园十字金街、碧桂园商业街与规划展览馆、商业综合体、进口商品授权分销中心和析松岭带状公园等串联发展,打造两大国际化、高品质的商业步行街区。

加快建设两大特色夜市街区。积极创建市级特色夜市街区,以“特色美食、文化休闲”为主题,优化伴山国际夜市配套功能和商业业态,大力引进品牌餐饮、特色餐厅、咖啡茶饮、画廊艺馆,发展特色夜景区、特色夜美食、特色夜娱乐、特色夜购物等业态,丰富夜间生活、促进夜间消费、激活夜间城市,着力打造一条“高品质特色夜市街区”。推动“黔江玖街”开发电竞、电玩、歌舞、街头演艺等夜间娱乐项目,策划组织系列电影、演艺、非遗、文创、展览等“不夜黔江”文化艺术主题活动,加快打造集“开放、科技、潮流、秀场、文化”五大主题元素于一体的“黔江玖街”。

专栏5-4:特色商业街区

四大特色街区。扩容升级濯水古镇非遗美食城、民族风情城美食街,改造升级三岔河休闲美食长廊、解放路精品商业街。

三大商业步行街区。黔江高铁商业街、中央公园十字金街、碧桂园商业街。

两大特色夜市街区。伴山国际夜市、黔江玖街。

(六)优化社区商业服务设施

推动社区商业设施建设。强化社区商业网络规划,推进新城正阳、新城舟白新建一批多功能综合型现代社区商业网点,推动城西、城南、城东等老城区改造一批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统筹推进生活服务设施建设,优化社区便民服务供给,完善住宿餐饮服务业态,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餐饮品牌、特色美食,推进中高端星级酒店建设,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搭建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拓展“微生活”“云社区”等新服务模式,丰富社区便民服务内容,激活社区商业,打造集生活服务和社区治理于一体的社区生活管家。

专栏5-5:社区商业设施建设重点方向

正阳街道。社区便民消费设施,城市社区邻里中心,数字化街区。

城西街道。农贸市场、社区便民服务设施、品牌连锁便利店。

城南街道。品牌连锁便利店、无人商店、智能商超等新零售,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等商业设施。

城东街道。精品酒店、绿色饭店、星级酒店、特色民宿、特色餐饮店,品牌连锁便利店、无人商店、智能商超等新零售。

舟白街道。社区教育、医疗、保洁、养老、看护、维修、美容美发等便民服务,智慧社区服务平台。

冯家街道。物流服务站点,社区便民消费设施,便民生活服务圈,健身休闲、场馆服务等商业设施。

加快社区农贸市场建设。按照“农贸市场超市化、农贸市场进社区”要求,大力实施“新建一批、改造一批”举措,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便民利民为民的农贸市场新格局。提档升级白家湾市场、南海城市场、下坝市场等老旧农贸市场,推进黔江吉之汇国际农贸物流城提档升级,加快正阳、舟白智慧农贸市场建设,完善社区便民生活功能配置。加快推进正阳智慧农贸市场综合体建设运营,打造渝东南领先的五星智慧农贸市场,推进市级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

加快品牌连锁便利店布局。围绕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目标,完善便利店网点配置。推动便利店等配套商业设施与新建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交付使用。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在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盲点”区域门店建设,补齐社区便民消费短板。鼓励企事业单位开放临街房屋、办公用房、仓库等闲置资源,支持便利店入住经营。探索发展移动便利店、厢式智能便利店等非固定便民商业设施。

(七)培育壮大一批专业市场

推动家居市场高质量发展。优化家居市场的竞争环境,维护家居市场的经营秩序,推进家居市场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家居行业从粗放增长到精细运营,促进家居市场规范和健康发展。推进武陵山家居市场转型升级,加快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渝东南(鑫众磊)国际建材城等市场培育,积极引进设计师品牌店、终端体验店、优品集合馆等体验业态,构建“专业市场+新生活”生态系统,引导各家居市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推动特色专业市场最大做强。以完善黔江本地配套服务设施和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导向,聚焦本地产业基础和居民生活需求,做大做强区域性特色专业市场,重点培育一批带动辐射功能强的农产品、消费品、工业品、生产资料等专业市场。提档升级武陵山商贸批发城、吉之汇国际农贸物流城,积极引导市场商户发展社群营销、短视频营销等新营销模式,构建“专业市场+新零售”生态系统,拓宽本地特色品牌、绿色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加快推进渝东南汽车交易市场改造升级。

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优化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加强生活类再生资源、废旧金属类再生资源等回收利用,加强拆解、仓储等基础设施、环境保护设施和劳动保护设施建设,构建多元化回收、集中分拣和拆解、安全储存运输和无害化处置的再生资源现代回收利用网络体系,打造区域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健全“回收—资源化加工—再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全产业链,加快完善资源回收产业监管体系建设,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监管负面清单,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产业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搭建再生资源交易平台,推动再生资源回收智能化发展。

专栏5-6:八大专业市场建设重点

武陵山家居市场。智慧化改造,打造综合型家居市场。

黔江居然之家(黔江店)。整合国内外家居品牌,打造高端家居建材购物中心。

红星美凯龙(黔江商场店)。打造渝东南首席五星级国际家居市场。

渝东南(鑫众磊)国际建材城。打造渝东南国际家居建材总部基地。

武陵山商贸批发城。打造吃住娱乐购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

吉之汇国际农贸物流城。农产品市场交易区、渝东南“智慧农产品批发市场”,武陵山区农产品集散中心。

渝东南汽车交易市场。汽车4S店、汽车销售展厅、二手车交易区。

渝东南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再生资源交易区、仓库、加工房、综合楼。

(八)加快完善乡镇商业体系

加强集镇商业设施建设。完善乡镇商业网点布局,提档升级传统商业网点,丰富商业网点业态,统筹推进综合超市、便利店、餐饮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大众化、便民化品质生活圈,完善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住宿等功能,满足居民多样化、个性化需求。积极推动乡镇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公益性发展,满足乡镇群众日常生活需要。大力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以渠道下沉和农产品上行为主线,推进镇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站点等网点建设,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与消费提质良性循环。鼓励商贸流通企业输出管理和服务,通过特许经营、供应链整合等方式,改造夫妻店等传统网点,发展新型乡村便利店。

打造乡镇商贸中心。积极推动濯水、阿蓬江、黄溪、石会、马喇和太极等重点乡镇改建或新建乡镇商贸中心,探索“中心广场+主题商业设施+其他业种网点”开发模式。推动商贸中心建设,完善综合超市等配套设施,推进集贸市场改造升级,丰富住宿餐饮、生活服务、物流配送、文化娱乐、保健休闲等商贸服务业态。完善线上线下市场联动功能,优化乡镇流通网络,推动乡镇商业网点建设,建立乡镇电子商务体验示范区,打造一批功能聚集、业态多样、线上线下市场联动的乡镇微型商圈。大力推动老年服务与餐饮、金融等融合发展,创新培育老年服务消费业态。

推动集镇商贸差异化发展。结合全区各集镇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实际情况,优化乡镇级商业规划布局,提升商贸对现代农业、工业以及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服务功能,推动商、农、旅等融合发展。推动濯水、小南海、阿蓬江、沙坝、白土、水市等依托文化、生态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着力提升餐饮、住宿、购物等配套服务功能,打造商旅型城镇。推动邻鄂、黎水、黄溪等利用沿边优势和边贸基础,重点发展特色农业、边贸、旅游等产业,加快推动餐饮、住宿、购物等配套设施建设,打造边贸型城镇。支持鹅池、马喇、金溪、黑溪等重点发展商贸服务业,完善综合超市等配套设施,推进集贸市场改造升级,丰富住宿餐饮、生活服务、物流配送、文化娱乐、保健休闲等商贸服务业态,打造商贸型城镇。依托中塘、白石、蓬东、杉岭、太极、水田、金洞、五里、新华等特色农副产品产地优势,加快农产品和食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建设农贸型城镇。

专栏5-7:集镇商业设施建设重点方向

乡镇商贸中心。濯水镇、石会镇、阿蓬江镇、黄溪镇、马喇镇、太极乡。

商旅型城镇。濯水镇、小南海镇、阿蓬江镇、沙坝镇、白土乡、水市乡。

边贸型城镇。邻鄂镇、黎水镇、黄溪镇。

商贸型城镇。石会镇、石家镇、鹅池镇、马喇镇、金溪镇、黑溪镇。

农贸型城镇。中塘镇、白石镇、蓬东乡、杉岭乡、太极乡、水田乡、金洞乡、五里乡、新华乡。

六、大力推进对外开放,打造武陵山区对外开放高地

加快开放通道和开放平台建设,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打造“枢纽+口岸+物流+产业”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更好在渝东南区域带头开放、带动开放。

(一)推进开放通道建设

积极拓展大通道、畅通主动脉、完善微循环,构建多向联通的开放大通道,全面提升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促进黔江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着力打造西部陆海南向新通道重要连接点。航空对外通道:以黔江武陵山机场升级改造为契机,积极拓展航线和航班,加快开辟通往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货运客运航线,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开辟东南亚地区的货运航线,增强机场链接国际国内枢纽和辐射带动周边区域门户等功能。铁路对外通道:东向依托黔张常铁路、黔恩铁路、黔江-吉首高铁联络线等项目建设,构建与中部地区、华东地区的横向通道,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推动与华中、东南沿海地区经贸交流。北向推动万(州)黔(江)高铁建设,加强与渝西高铁的串联作用,推动黔江与渝东北、西安等区域合作。南向依托渝怀铁路、黔张常铁路、渝怀铁路二线、黔恩遵昭铁路,加快推动与贵州、广西衔接,积极推进与东南亚国家交流,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增强渝黔合作的经济带动能力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南向功能。西向依托渝怀铁路及渝怀铁路二线,推动广垫忠黔铁路、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建设,构建黔江通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大通道,加快黔江货运站场与重庆团结村铁路口岸无缝衔接,积极打造中欧班列渝东南延长线,打通黔江通往西部、中亚及欧洲的联系通道。高速公路对外通道:推动黔江至石柱高速公路建成投用,加快建设黔江东南环线高速公路(过境高速公路),力争开工建设云阳江口-龙缸-利川-黔江、黔江-务川、黔江-永顺高速公路,打通黔江区内网环线,打造黔江对内对外的交通公路网,加快与周边区域的有机衔接,融入全国经济网络。

(二)积极构建开放平台

积极推动开放口岸建设。依托黔江武陵山机场,加快航空口岸建设,积极推动黔江航空口岸开放纳入《国家口岸发展十四五规划》。大力推进航空物流园区建设,推动现代仓储区、保税物流加工区、高端商务区建设,积极发展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仓储物流、快件快递、航空维修及高端商务等临空产业,探索建设武陵山临空经济区。积极谋划铁路口岸建设,加快推进铁路货场建设,完善甩挂运输、集装箱装卸、货物仓储配送、冷链、加工、拼装以及海关查验等功能,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探索建立智能型港口平台。

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加强黔江海关功能作用,协调对接重庆海关、重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等单位,根据产业发展需求,争取设立公用型保税仓库。深化制度、管理、投资创新,构建更高层次对外开放。

全力打造开放贸易平台。发挥黔江在特色产品和人文资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展“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吸引外资外企来黔江设立武陵山片区总部。以正阳工业园区为依托,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加快出口贸易加工区建设。推动黔江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建设,扩大中药材、猕猴桃、蚕桑、高山生态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出口。积极对接重庆自贸试验区、两江新区、高新区、西永综合保税区等市级重点开放平台,推动在金融服务、航空、交通物流、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合作。

打造中新项目合作示范。加大与市中新项目管理局对接,争取更多中新战略互联互通项目落地黔江。深化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加快推进中新·绿雅(重庆)现代化农业产业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加强黔江与新加坡及东南亚国家在“种植、加工、贸易”等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合作,推进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助力黔江产业帮扶和乡村振兴,推动在现代物流、康养旅游、会展会务、对外贸易等多领域的合作,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探索合作模式,不断提升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专栏6-1 开放平台建设工程

开放口岸。航空口岸。

海关特殊监管区。公用型保税仓、海关监管作业场所、保税物流中心(B型)。

平台基地。黔江农产品出口基地、航空物流园区,中新合作示范项目。

(三)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推动开放产业发展。加快对外贸易创新发展,做好外贸产业招优引强、育新扶小,培育进出口企业,大力推动黔江猕猴桃、脆红李、食用菌、高山生态蔬菜等山地高效农业产业及玻璃纤维、茧丝绸、地毯等制造加工业发展壮大。依托独特民族风情、多彩民俗文化等优势,推动渝东南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业抱团开放,联动武陵山区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持续办好中国山地马拉松赛等国际品牌赛事,着力建成国际知名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打造生态文化产品和地理标志品牌。大力发展以研学旅行、户外运动、民族体育等为载体的工旅融合开放业态。

培育外贸竞争优势。持续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经济外向度和国际竞争力,推动合金材料、丝绸服装、医药产品、特色农产品出口,巩固提升青蒿素、茧丝绸、药用胶囊、玻璃纤维、碱香面等现有商品出口效益,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力争备案农产品出口企业数量达到40家以上,力争工业品出口企业达到10家以上,推动黔江企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不断拓展。着力引进一批外贸龙头企业及配套服务企业,加强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能源资源和重点消费品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1-2家知名外资企业在黔设立地区总部、财务管理中心、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积极拓展开放市场空间,引导区内企业开拓“一带一路”等国际市场,支持区内企业参加智博会、进博会、西洽会等展会。加快打造跨境电商平台,突破性发展跨境电商,推动跨境电商交易总额、网络零售额持续增长。

加快服务贸易发展。全面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丰富对外贸易模式。积极推动黔江南溪号子、濯水谣、阿蓬江“土苗”民俗等文化服务出口,加强中医药、体育、餐饮等服务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服务贸易模式创新,实施数字影像保护工程,积极承办中国土家族文学奖、中国少数民族优秀电影展映周。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各服务行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培育拓展服务外包产业。引进一批外贸综合服务、金融机构、知名专业服务机构等企业,支持企业开展劳务输出培训、咨询等业务,推动服务贸易产业集聚化发展。

(四)优化开放发展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跨境结算发展,探索设立外向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探索对会展、快递等服务企业所需通关的国际展品、艺术品、电子商务快件等特殊物品的监管模式创新,为专业人才和专业服务“引进来”和“走出去”提供便利。

优化市场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设,持续深入开展不正当竞争行为治理,营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五)强化区域协同合作

全面推动武陵山区协同发展。深化推进与武陵山区周边地区联动发展,积极争取湘鄂渝黔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落地落实,加快中华民族共同体武陵山区域协作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协作配套、公共服务共享,积极发挥利他作用。建立健全武陵山区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产业合作机制,推动材料、食品加工、蚕桑纺织等重点企业组建跨区域跨行业的技术、人才等创新合作平台,促进细化分工协作。推动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共同发展,探索和鼓励毗邻乡镇开展深度合作,推动产业分工、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治理、对外开放、改革创新等协调联动发展。

加强与主城都市区合作。推动与主城都市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面强化与主城都市区在航空、铁路、公路物流等协同联通,构建现代化货运物流体系。推动建立区域间产业园区合作机制,打造功能互补、产业配套“飞地产业园”,推动产业转移承接合作,共建产业链。推动与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西永综合保税区等国家级发展平台协同联动。

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度参与成渝地区优势产业协作配套,加强茧丝绸、玻璃纤维、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康养旅游等产业领域合作,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探索总部、研发、终端产品在成都重庆,生产基地、转化、中间配套落地黔江的协同发展模式,推动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套。深化与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川渝高竹新区等平台协同发展。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地区等发达地区经济合作,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外贸服务经济。

专栏6-2 区域合作建设项目

武陵山区域协同发展。“武隆—彭水—黔江—酉阳”乌江画廊旅游示范带、“黔江—彭水—酉阳”内部环线经典旅游线路,渝东南武陵山文旅融合投资平台,“渝东南武陵山区民俗文化”制造业集合品牌,区域商标品牌执法协作机构。武陵山黄金旅游圈、黔江—恩施先行示范区,武陵山旅游“一票通”。

主城都市区合作。飞地产业园,落实“一区两群”区县对口协同发展机制。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园。

七、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打造区域物流集散中心

推进渝东南空铁联运示范区建设,完善城乡物流配送网络,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构建现代物流供应链体系,积极发展智慧物流、绿色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区域物流集散中心。

(一)加快打造区域物流集散中心

加快推进正阳现代物流园区、渝东南铁路物流中心、渝东南航空物流中心、渝东南公路物流中心等四大物流基地建设,推动高等级公路与铁路货场、武陵山机场、物流园区的接驳设施建设,推动运输结构优化调整,推进物流设施有效衔接,积极推进渝东南空铁联运示范区建设,构建便捷高效的“空铁公”多式联运体系。大力引进国家级知名物流企业来黔江设立区域性物流集散、分拨中心,培育发展一批经营规模大、技术水平高、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龙头企业,积极发展社会化、专业化、精细化第三方物流,完善现代仓储、库存管理、物流分拨、报关代理等物流枢纽配套服务,建设通达顺畅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构建集运输、仓储、加工配送等于一体的物流业产业链、价值链。推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整合物流信息资源、推动交互化共享,完善物流市场监管、税务、银行、保险等商务配套服务,加快建成区域物流集散中心。

专栏7-1:区域物流集散中心建设重点工程

渝东南航空物流中心。监管配送、保税仓储、物流加工区,邮政快件分拨、卡车航班等。

渝东南铁路物流中心。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进出口商品分捡中心、货物货场等。

渝东南公路物流中心。物流园区建设货运站。

正阳现代物流园区。冷链物流、电商物流、专业物流,智慧物流园区。

(二)完善城乡物流配送网络

围绕构建“4+24+N”城乡物流配送网络,依托四大物流基地,积极推进区域集散仓、分拨中心、快递分拣中心、云仓等项目建设,拓展冯家北部片区、册山片区物流功能,加快完善物流分拨中心、专业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三级网络为主的城市配送体系。加强24个乡镇级物流站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仓配一体化和共同配送,构建城乡双向畅通的物流配送网络,培育建设跨区域、综合性现代化农产品交易中心,完善乡镇物流配送停靠、装卸、存储等作业设施,优化配送车辆通行管理,形成次级物流节点。建立N个农村物流网点,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拓展延伸农村末端物流配送网络,完善黔江区物流配送体系。推进城乡配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推动建立科学有序的物流分拨调配系统和互联互通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专栏7-2:城乡物流配送网络建设重点

城市共同配送。区域集散仓、分拨中心、快递分拣中心、云仓、专业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

乡村物流设施。停靠、装卸、存储等作业设施,农村物流基础设施。

(三)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积极推动黔江武陵山机场冻库建设,完善渝东南冷链物流中心配套功能,鼓励中心城区商场、超市、社区零售网点、邮政快递分拣中心改造冷链物流节点,推动城乡冷链物流配送网点建设,支持阿蓬江、马喇、邻鄂等特色农产品产地和田头市场建设规模适度的预冷、贮藏保鲜等初加工冷链设施,构建以正阳为核心,覆盖全区主要农产品产地和消费地的冷链物流网络。推动三磊渝东南冷链物流中心引进生鲜农产品批零、冷藏运输配送、冷链流通加工、中央厨房等运营主体,积极发展“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社区家庭厨房”等冷链物流新模式。推广标准化车载冷藏箱、低温周转箱、冷藏快递储存箱等设施设备应用,加强物联网技术在冷链运输中的应用。建立健全产地贮存与冷链物流体系运营机制。

专栏7-3: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重点

冷链物流节点。黔江武陵山机场冻库。

冷链物流设施。标准化车载冷藏箱、低温周转箱、冷藏快递储存箱。

冷链物流新模式。“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社区家庭厨房”。

(四)构建供应链物流体系

依托茧丝绸、玻璃纤维、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供应链物流,提供从生产、采购、仓储、运输、销售等服务,完善从原辅料到产品的物流管理体系,构建供应商、中间商、第三方服务供应商和客户间高效的物流服务关系,以供应链物流服务于制造业全产业链延伸发展,提升流通体系对制造业供应链的支撑和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供应链的稳定性。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供应链融合,建设具有供应链协同效应的公共型平台,提供上下游用户的生产、采购、仓储、运输、销售等服务,实现相关方信息数据正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横向可对比,发挥供应链对优化生产、加快周转、精准销售、品质控制、决策管理等作用。着力提升供应链单元化水平,形成以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逆向物流四个环节组成的标准化智慧化供应链物流系统。

(五)大力发展智慧物流

推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区块链等技术在物流、商贸等领域应用,加快云(云计算)、网(宽带网)、端(各种终端)等智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互联网+”高效物流发展的信息基础,提升物流园区、仓储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站点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推进机械化、智能化立体仓库建设,推广应用智能化物流装备,鼓励RFID等技术在医药、冷链、口岸通关等领域集成应用,提升仓储、运输、配送、分拨、分拣、包装等作业效率。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积极建设智慧口岸。支持建设社会物流平台,发展车货匹配、运力优化、仓储交易、供应链等一体化、智能化综合物流服务。探索发展与生产制造、商贸流通、信贷金融等产业协调联动的智慧物流生态体系。

(六)积极发展绿色物流

大力倡导绿色制造,积极推行绿色流通,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培育绿色消费市场。强化供应链绿色监管,贯彻执行运输、装卸、仓储等环节绿色标准,推动形成绿色物流供应链系统。优化调整物流运输结构,加快推进大宗货物多式联运发展。优化物流运输组织,大力发展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统一配送等先进物流组织模式。鼓励应用新能源运输配送车辆,推广应用LNG、CNG等清洁能源运输装备和装卸设施。推动物流企业建立绿色节能低碳运营管理流程和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设备。推动绿色仓储建设,采用绿色仓储技术和节能装备,推广可循环利用、可降解的绿色包装材料,鼓励包装材料重复使用与回收利用,推广托盘等标准化器具循环利用。推进LED、太阳能等节能技术在航空口岸、铁路口岸、物流园区中的使用,促进节能减排。

八、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建设全国电子商务强区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积极培育电商经营主体和电商公共品牌,持续升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激发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活力,推动传统商贸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把电子商务培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一)推进电子商务加快发展

推动电商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渝东南电商产业园扩容升级,积极建设仓储物流配送中心、网销产品研供中心、电商企业孵化中心等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创业孵化、电商培训、仓储物流、供应链管理、商品展示等配套功能。加大电商平台扶持力度,培育打造垂直平台、特色平台、区域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社交电商、社区团购、新零售等新兴领域和高成长性电商平台。积极培育品牌农产品社区连锁店,设立公用品牌电商体验店、专卖店、品牌专柜。推动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与市、区两级主流媒体加强营销宣传合作,提升“山韵黔江”区域公共服务品牌知名度,拓展“山韵黔江”业务范围和网客货源,打造国内知名的以农产品销售为特色的电商平台。加快建设智慧商务大数据平台,强化电子商务信息整合,探索对接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数据资源,建设电子商务运行监测平台。整合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信息资源,建设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客体信息库和共享服务平台,推进电子商务信用信息公示。

着力培育电商特色品牌。加强网络消费品工业生产,围绕网络消费特点,深度挖掘黔江消费品工业的潜力和优势,拓展特色农副产品、丝绸服装、消费工业品和传统工艺产品等网络销售渠道,着力打造一批品质电商品牌。依托本地特色产业优势,重点围绕“黔江鸡杂”等加工食品及猕猴桃、脆红李、羊肚菌、高山生态蔬菜等特色农产品推进电商品牌建设,做大做强“山韵黔江”等知名电商品牌,积极举办6·18电商文化节、“双11”等电商节会活动。实施农村电子商务品牌培育“1520工程”,在全区范围内梳理出1个网货大品类“拳头”产品、5个中品类和20个小品类产品,分类进行产业培育和品牌推广。推动“两品一标”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大优质、生态、绿色和特色农产品安全供给力度。

提升电子商务服务能力。开展“黔江造·网上销”“黔江产品触网行动”等活动,推动工业消费品、特色农产品触网营销,支持自建平台或通过第三方平台拓展网络营销渠道。打造线下网货定制生产基地,围绕蚕桑纺织、烟草生产、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推广大数据智能化应用,依托电子商务消费大数据以销定产,以新零售带动新制造。通过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积极培育限额以上电商企业,加快推进本地优秀电商企业上市融资。大力培育电商经营主体,依托渝东南电商产业园,引进培育一批本地电子商务平台和龙头企业,鼓励电商集聚发展。推动建设区域性分拨中心,引进邮政等大型电商物流企业在黔江设立渝东南区域总部或区域业务分部,建设区域营运中心、物流中心、结算中心。

专栏8-1:电子商务发展重点任务

电商服务平台。黔江渝东南武陵山智慧电商物流产业园,特色农副产品电商销售平台、智慧商务大数据平台、电子商务运行监测平台、电子商务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和电商企业孵化中心。

电商产品品牌培育。最具代表性的优质农特产品,具有食品生产许可证或流通许可证的网销产品企业单品品牌。

区域性分拨中心。邮政渝东南区域分拨中心、航空邮(快)件处理中心、渝东南区域性生鲜产品集散仓。

(二)打造农村电商“升级版”

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以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产地专业市场和和田头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加快黔江吉之汇国际农贸物流城建设。加快推进田头市场建设,启动建设生鲜、特色农特产品前置仓,推动区域性集散仓落地建设,提升智能网仓运营效能。加大物流、交通等资源整合力度,鼓励电商、物流企业积极发展智慧仓储。优化升级区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推动乡镇、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升级改造示范点,建设农村电商社区O2O体验店,拓展代卖代买、电商就业创业咨询等功能。完善区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打通农村物流双向流通渠道,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能力。推动电商服务市场化运营,发展共同配送,赋能区域内电商快递、农村夫妻店供应商等,提升仓储、物流、配送等服务水平。

大力推动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重点培育网络畅销的拳头农产品品类,完善产供销全链条服务,探索“基地+城市社区”直配模式,建立网货服务体系,促进优质农产品网络销售。依托电商物流产业园,建设网销产品研供中心,支持企业开展农产品分拣、分级、加工、包装、预冷等商品化处理业务,提升农产品批发分销能力。积极推动工业品下行,依托农村电商配送体系,引导佳惠、永辉等大型流通企业、销售企业以乡镇为重点下沉供应链,开展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直供直销等业务,建立“供应链企业+电子商务站点+农户”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合作机制,丰富农村消费产品供给。

创新电商新模式助力推动乡村振兴。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为导向,细化电商精准帮扶措施,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镇村农产品上行和产销对接的支持力度。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发展智慧农场、创意农业、乡村手工艺、定制服务等新业态。鼓励区内传统商贸、菜市场、农贸市场、住宿、餐饮、工业企业以及农村食品经营店等实体商业通过短视频、直播电商、社交营销发展“云逛街”等新模式。积极发展直播带货等农村电商新模式,加大农产品产地、基地直播带货、短视频运营等营销力度,倡导优质优价,带动农户增收,促进农特产品产得好、运得出、卖得好。大力推广电子商务、直销配送、农超对接、专卖店等营销模式,积极开展社群营销,拓展产品社区团购、预售、配送等服务,创新消费模式和供给方式,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专栏8-2:农村电商“升级版”重点

产地市场。升级改造黔江吉之汇国际农贸物流城,建设田头市场。

农产品前置仓。建设特色农特产品产地设置6个前置仓。

农村电商社区O2O体验店。建设农村电商社区O2O体验店10个。

农特产品供应链。建设网销产品研供中心。

直播电商基地。建设基于优质内容传播的直播电商基地。

(三)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

加快培育跨境电商平台。加快建设跨境电子商务智能货物集散中心,做大做强武陵山区进口商品授权分销中心。积极对接中国(重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加快构建集商品通关、检验检疫、物流分拨于一体的跨境电商一站式服务平台,完善跨境商品展示体验交易中心功能。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建设茧丝绸、农特产品等出口商品“海外仓”和海外运营中心,积极推动跨境电商出口产业园及孵化基地建设,构建跨境电商完整产业链和生态圈。

完善跨境电商服务体系。培育跨境电商企业,引进1-2家跨境第三方支付企业和具备境外结汇牌照的金融机构来黔江设立区域分部、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推动跨境商品、物流及投融资对接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实施跨境电商“优商优品”培育工程,提升跨境电商企业线上营销能力,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链,推动跨境电商企业开展B2B(企业对企业)为主导的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推动线上“单一窗口”和线下“综合园区”平台建设,加快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

优化跨境电商发展环境。推动渝东南电商产业园与金融机构合作,依法开展金融服务创新,构建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优化跨境电商企业投资、融资、孵化的良性运作环境。依托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围绕技术、物流、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强化跨境电商企业监督管理,推动跨境电商企业经营规范化、管理专业化、物流标准化发展。

专栏8-3:跨境电商重点任务

跨境商品展示体验交易中心。进口商品直销中心。

扩建进口商品授权分销中心。扩大规模、增加产品品类,提升服务水平。

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平台、外贸孵化中心、跨境金融服务中心,跨境电商渝东南分部。

(四)推动电商创新融合发展

推进电商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进电子商务经营模式融入传统经济领域,全面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依托电子商务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积极开发农林生态、乡土文化资源价值,加速发展精准农业,探索订单农业,形成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支持制造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全面合作,建立电子商务经销渠道,推动生产及服务资源的平台化发展,探索网络化定制等生产经营方式,积极培育工业电子商务新业态。创新流通企业经营模式,拓展供应链综合服务增值空间,打造以交易为核心、多种交付服务为支撑的B2B电子商务发展新格局。

引导商贸服务转型发展。着力推动传统商贸企业线上与线下、商品与服务、企业与行业深度融合,探索创新以供应链管理、品牌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发展等为特征的零售新模式新业态。支持电商企业布局线下新零售业务,推动传统商贸零售企业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全面改造业务流程,打造多种消费场景,培育一批新零售企业。重点选择旅游住宿、同城配送、家政服务、文化体育、网上菜场、洗车修车、交通出行等居民生活服务行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推行服务在线化,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

大力发展数字商务经济。推进数字商务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创意经济,推进智慧商圈、智慧会展、智慧物流、智能口岸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数字服务新业态,积极发展餐饮外卖、租赁式公寓等数字化餐饮住宿新业态,大力发展一站式社区电子商务、本地生活服务O2O等数字生活服务新业态,探索发展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数字化教育医疗新业态和创意众包、视频直播等数字文化新业态。引进旅行社集团、旅游电子商务平台,打造开放式旅游供应价值链,推动黔江成为游客出入武陵山区的总端口。

九、加快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建设武陵山区应急保障基地

围绕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推进成品油市场体系建设,强化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加强应急物资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应急配送保障机制,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一)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推动应急保障基地建设。配合应急管理部门研究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应急保供物资储备中心项目建设,重点推动物资生产中心、物资仓储中心、物流分拨配送中心、应急管理培训中心等功能载体建设,积极争取纳入重庆市应急保障基地统一规划建设。加大重要商品和应急生活物资储备力度,完善应急物资采购、配送体系,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对重要生活物资的巨大需求,保障重要生活物资市场供应平稳。增强应急保供能力,高标准建设应急队伍,优化生活物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响应演练,提升应急反应效率和调度水平。巩固完善与周边区县保供协作机制,建立片区联储联保机制、应急商品调运机制和灾害应急预案。

强化应急生活物资储备。加快建设生活必需品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储备机制,推动区级储备与镇街储备、政府储备与商业库存、实物储备与生产供应相结合。培育一批重点保供企业,采用与大型企业签订应急合同或信息储备等方式的动态储备模式,推进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区、镇(街道)、企业三级物资监测网络,完善应急投放网络、各类应急储备物资数据库和监测预警体系,扩大生活必需品、生产资料等应急物资的监测范围。在避险逃生、生存求助、饮用水、食品、医用药品等方面科学规划物资储备库,配置各种应急设备,提高应对公共卫生、自然灾害、战争等应急能力。强化储备商品全程监管,保障储备商品质量安全。推进实施“菜篮子”工程,发挥农产品批发市场在“菜篮子”工程中的重要流通节点作用,提升“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能力。

加快培育发展应急产业。搭建应急保障智慧管控平台,提升智慧应急设施、设备推广与应用,做到应急保障精确化、智能化、快速化、安全化和高效化。加大医药企业招商力度,引进和培育一批医用药品应急企业,重点生产酒精、纱布卷、消毒纸巾、口罩、医用防护服、护目镜等公共卫生防疫产品。围绕装备制造产业,培育发展一批专用应急装备企业,积极开发消防、救护等领域应急产品。

(二)推进成品油市场体系建设

优化成品油网点布局。加快推进渝东南成品油分拨中心建设,优先在农村、尚无加油站的乡镇、老城区、新增道路、新增城区等区域新增成品油站点布局。优化成品油消费结构,合理布局“油气”“油电”“油气电”等综合能源站,推进城区、高速路出入口、车站、停车场等车辆密集区域混合站点布局。严格控制成品油网点总量,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满足广大消费者需要、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竞争有序、安全高效的现代化成品油零售服务网络体系。

加强成品油供应保障。加强成品油购销体系建设,加大成品油供应保障力度,强化成品油协调和应急调度,构建配套齐全、公平有序、安全运行、健康发展的成品油供应市场。优化运输市场环境,着力构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为一体的成品油供应保障运输体系,建设覆盖全区的成品油配送体系。推动形成“中石油为主,中石化为辅,合资企业规模扩大,民营企业点多量增”的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格局,提升成品油供应保障能力。

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对成品油监管工作,制定成品油市场监督管理机制,强化成品油市场的监管,加强对违规建设的加油站的管理与处罚。严厉打击非法调油窝点、非法油品销售点、非法流动加油罐车、非法储存使用非标准油品、偷税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社会监督,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拓宽公共参与渠道,形成监管合力,增强规划的民主性和可行性。

专栏9-1:应急储备体系建设重点

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应急保供物资储备中心。渝东南应急物资储备、产品分拨中心,应急产品和生产能力储备综合信息平台。

成品油站点。黔江区内成品油站点。

十、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成立全区商贸物流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和协调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政策制定、招商引资等建设工作,建立区域协同、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责任主体,共同对重大项目及涉及政府扶持资金运用的决策进行协同研究,扎实推进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完善部门联系企业制度,部门定期对所联系企业和项目进行考察调研,帮助企业协调建设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强化规划实施

充分发挥政府优化规划布局、统筹配置资源、政策扶持引导等宏观调控作用,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促进商贸物流业合理有序发展。坚持以规划落实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加强重点建设区域和重点项目宏观调控,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转变商贸物流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转型的带动作用,对新建、续建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实行分级听证制度,对大型商业设施进行控制性有序开发,实行总量控制和地段控制。合理利用土地,有重点、有步骤、分阶段地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和各种市场组织。

(三)强化政策支持

加大财税、价格、金融、土地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协同联动。完善扶持激励制度,对于列入规划的重点项目出台配套优惠政策,建立商贸服务业设施重大项目打表推进和专项督查制度,确保重大建设项目落地和顺利实施。有效运用税收政策和土地政策,支持民生公益商业、重大商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鼓励金融机构支持互联网消费,鼓励发展融资担保机构,支持发展消费信贷,鼓励设立消费信贷专营机构和消费金融公司。

(四)强化招商引资

推进产业链招商、产业集群招商,强化集聚效应。广泛吸引国内外各种资本参与黔江商贸物流业发展,以灵活创新的投融资模式吸引大型知名企业入驻。政府和企业联手,通过主题招商、中介机构代理招商、企业自主招商等多种招商渠道和出访、拜访、致函等多种形式,针对性推介重点商贸服务项目。精心策划大型商贸物流业项目招商方案,慎重选择、积极引进市场影响力大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知名品牌、先进业态和新兴行业,通过著名品牌之间协同作用,放大商贸物流业叠加效应。

(五)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大力实施“人才强商”工程,加强现代商贸物流业领域人才引进与培养,以适应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要求。依托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合作办学,加快培养各个层次的现代商贸物流人才。树立“容智胜于融资”理念,出台相关政策,吸引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人才到黔江区“十四五”建设中来,成为行业领军人物,服务黔江经济发展。

(六)强化安全生产及风险防控

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及风险防控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按照安全生产“三个必须”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求,全面落实商务领域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部门监管责任与企业主体责任相结合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压实责任,通过“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的实施,切实增强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和部门的监管责任。同时,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培训,增强企业安全生产理念和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加大企业安全投入,提升企业安全技防能力,不断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健全完善市场应急机制,推动跨区域联保联供机制,保障市场供应平稳运行。建立风险防范处置机制,定期排查商务领域安全风险点,实行分级分类管控,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风险,确保安全。

附表

“十三五”商贸物流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完成情况表

序号

指标名称

2020年目标值

2020年完成值

指标属性

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49

131.1

预期性

2

批发业销售额(亿元)

300

140.4

预期性

3

住宿餐饮业营业额(亿元)

20

24.1

预期性

4

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家)

160

88

预期性

5

电子商务交易额(亿元)

40

51.3

预期性

6

网络零售商品销售额(亿元)

15

26.48

预期性

7

外贸进出口总额(亿元)

5

1.2

预期性

8

会展业直接收入(亿元)

15

6.3

预期性

9

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网点(个)

150

100

预期性

10

社区便民商圈(个)

15

16

预期性

附图

黔江区商贸物流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库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年限 投资性质 总投资(万元) 资金来源(万元) “十四五”期间拟完成投资(万元) 主管部门 是否符合国市资金相关方向 备注
国市补助 业主自筹
合计(34项)
1144700 142850 1001850 1144700


打造武陵山区消费中心城市(15项)

288000 3000 285000 288000


(一) 中心城区商圈(2项)

80000
80000 80000


1 新城正阳商圈 加快推进三磊商业综合体建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积极打造智慧商场、绿色商场,建设民族文化展示中心、旅游消费品创新创意中心。 2021-2025 社会投资 50000
50000 50000 区商务委
2 大十字核心商圈 推动大十字购物广场与南海鑫城、解放路商业街、武陵水岸、三岔河休闲美食长廊等联动发展,加快推动实体零售数字化、智慧化升级改造,完善星级酒店等服务功能,优化消费环境。 2021-2025 社会投资 30000
30000 30000 区商务委
(二) 特色商业街(3项)

38000
38000 38000


3 濯水非遗小镇商业街 利用濯水古镇景区现有基础设施,打造集非遗美食、非遗手工艺、非遗MIX红色文化三大主题街区,收集整理黔江及武陵山区域各类非遗制作技艺,开发既有地域特色又有时尚元素的非遗产品,打造武陵山区非遗小镇商业街(区)。 2022 社会资本 8000
8000 8000 区商务委、区文旅委 市级规划关注项目
4 中央公园十字金街 在中科中央公园城打造一条高端商业步行街,推进商业业态、文态、形态和生态一体化集聚发展,开设智能家居、跨境电商等展示展销中心,打造集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高品质商业步行街。 2021-2025 社会资本 25000
25000 25000 区商务委 市级规划关注项目
5 “黔江玖街”特色夜市 建设规模约40000平方米,开发电竞、电玩、歌舞、街头演艺等夜间娱乐项目,策划组织系列电影、演艺、非遗、文创、展览等“不夜黔江”文化艺术主题活动。 2021-2023 社会资本 5000
5000 5000 区商务委
(三) 会展业(1项)

50000
50000 50000


6 渝东南会展中心 在黔江文体中心规划建设2-5万平方米的会展场馆。 2021-2025 社会资本 50000
50000 50000 区商务委 市级规划关注项目
(四) 便民商业服务设施(2项)

21000 1000 20000 21000


7 菜市场新建、改造项目 新建或改造城区菜市场5个以上。 2021-2025 政府投资 1000 1000
1000 区商务委
8 智慧农贸市场综合体 新城占地面积约30亩。建设黔江区锦绣大地生活广场和邻里中心,建设内容包括智慧农贸市场、社区生活配套、商业超市,及餐饮娱乐、文旅休闲设施等,积极创建市级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示范区。 2021-2025 社会投资 20000
20000 20000 区商务委、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区发展改革委
(五) 商业商务服务设施(4项)

54000 2000 52000 54000


9 奥特莱斯黔江购物中心 在三磊商业综合体改建1.6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和2万平方米的内街商业街。 2021 社会资本 10000
10000 10000 区商务委
10 乡镇商业设施 在濯水、阿蓬江、黄溪、石会、马喇、太极等改造或新建乡镇商贸中心;新建或改造一批农贸市场。 2021-2025 社会资本、政府投资 10000 2000 8000 10000 区商务委
11 中大型商超建设 建设5000㎡以上的中大型商场超市3-5个。 2021-2025 社会资本 4000
4000 4000 区商务委
12 酒店建设项目 建设3星级标准以上的酒店3-5个。 2021-2025 社会资本 30000
30000 30000 区商务委
(六) 专业市场(3项)

45000
45000 45000


13 吉之汇国际农贸物流城 新增10亩商业用地,扩建农产品市场交易区,建设渝东南“智慧农产品批发市场”,打造武陵山区农产品集散中心。 2021-2025 社会投资 5000
5000 5000 区商务委、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
14 渝东南汽车交易市场 占地约200亩,改造建设汽车4S店、汽车销售展厅、配套设施、二手车交易区等,推动汽车后市场服务产业发展。 2021-2025 社会投资 20000
20000 20000 区商务委、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
15 渝东南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 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约12万㎡,建设内容包括再生资源交易区、仓库、加工房、综合楼,及附属设施。 2021-2025 社会投资 20000
20000 20000 区商务委、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
二、 打造武陵山区对外开放高地(6项)

499500 93250 406250 499500


(一) 对外开放平台(2项)

402000 82000 320000 402000


16 航空口岸 总建筑面积约14000平方米。建设办公服务区、保税功能区、货物作业区、查验监管区、航空货场换装作业区等。 2021-2025 政府投资 2000 2000
2000 区商务委
17 保税物流中心(B型) 建设公用型保税仓、保税物流中心(B型),完善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隔离设施设备、工业用地场地、标准化厂房、保税仓库等基础设施。 2021-2025 政府投资、社会投资 400000 80000 320000 400000 区商务委、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
(二) 开放型经济(4项)

97500 11250 86250 97500


18 农产品出口基地 建设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培育一批猕猴桃、食用菌、青蒿素、高山生态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企业。 2021-2025 政府投资、社会投资 1000 500 500 1000 区商务委、农业农村委
19 中新合作项目 占地约200亩,推进中新·绿雅(重庆)现代化农业产业项目建设,达产后可实现年产鲜食用菌4.4万吨,年产值2.4亿元。 2021-2022 社会投资 25000
25000 25000 区商务委、农业农村委
20 “一带一路”合作项目 招商引进一带一路集团公司,在黔江建设欧亚一带一路进出口集散中心、国际茶产业园及分拣包装中心等。 2021-2025 社会投资 50000
50000 50000 区商务委
21 黔江区生态丝出口示范基地 新建标准桑园3万亩,新建小蚕共育室150个,室外养蚕大棚10000个,纸板方格簇20000套。 2021-2025 社会投资 21500 10750 10750 21500 区商务委、区林业局
打造渝东南物流枢纽(9项)

280200 42600 237600 280200


22 渝东南航空物流中心 建设仓储用房、加工配送用房、运输装卸用房、公共设施用房、办公用房等。 2021-2025 政府投资、社会投资 80000 16000 64000 80000 区商务委、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区交通局
23 渝东南铁路物流中心 占地约480亩。建设6 条货物线,完善仓储、物流等设施。建设进出口商品分捡中心、货物货场等。 2021-2025 政府投资、社会投资 50000 10000 40000 50000 区商务委、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区交通局
24 渝东南公路物流中心 占地380亩,建设货运站,建设交易及结算中心(含物流信息平台)、综合物流管理服务中心和车辆服务中心(维修、保养等),完善“司机之家”商务酒店等配套设。 2021-2025 政府投资、社会投资 13200 2600 10600 13200 区商务委、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区交通局
25 渝东南空铁联运示范区 在黔江武陵山机场建设货运专属跑道、专属停机坪,推动机场与高铁快件运输基地无缝衔接,打造渝东南首个“空铁联运”综合性货物集散中心。 2021-2025 政府投资、社会投资 30000 6000 24000 30000 区商务委、区交通局
26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对现有交易场所实施改扩建,布局城乡冷链物流配送网点,建设渝东南生鲜食品低温加工处理中心。在特色农产品产地和部分田头市场建设规模适度的预冷、贮藏保鲜等初加工冷链设施。 2021-2025 政府投资、社会投资 20000 4000 16000 20000 区商务委
27 黔江区城乡高效配送项目 建设公共配送中心,完善配送投递设施。建设城乡物流配送平台,整合物流技术、仓储设施、物流资源、运输车辆和数据信息,推动城乡高效配送。 2021-2025 社会投资 50000
50000 50000 区商务委
28 渝东南农资物流配送中心 正阳物流园区占地约5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建设农资仓储、配送、信息系统等设施设备。 2021-2025 社会投资 12000
12000 12000 区商务委
29 生活物资供应链 建设农副产品初加工、食品加工基地,完善食品销售、生鲜食品配送、供应链管理等服务功能。 2021-2025 社会投资 5000
5000 5000 区商务委
30 区域性快递物流分拨中心 引进邮政等企业在黔江建设区域分拨中心、快递分拣中心、区域性集散仓等,打造武陵山区物资集散和快递转运中心。 2021-2025 政府投资、社会投资 20000 4000 16000 20000 区商务委
建设电子商务强区(2项)

52000 2000 50000 52000


31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升级版创建项目 建设农特产品上行电商服务中心。在特色农特产品产地设置6个前置仓,配套预冷、初加工、配送等基础设施。在吉之汇国际农贸物流城,建设渝东南区域性生鲜产品集散仓,建设农村电商社区O2O体验店10个,创建网销产品生产基地、直播电商基地5个。 2021-2022 政府投资 2000 2000
2000 区商务委
32 渝东南武陵山智慧电商物流产业园 对现有电商产业园实施改扩建,设立电商企业孵化中心、仓储物流配送中心、网销产品研供中心,完善创业孵化、电商培训、仓储物流、供应链管理、商品展示等配套功能。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领军企业,在黔江设立区域总部,引导培育电商及电商服务企业入驻50家以上。 2021-2025 社会投资 50000
50000 50000 区商务委
建设武陵山区应急保障基地(2项)

25000 2000 23000 25000


33 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应急保供物资储备中心 建设渝东南应急物资储备中心、标准化产品分拨中心,构建应急产品和生产能力储备综合信息平台。 2021-2025 政府投资、社会投资 10000 2000 8000 10000 区商务委
34 加油站建设项目 建设加油加气站8个以上。 2021-2025 社会投资 15000
15000 15000 区商务委


部门解读 一图读懂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