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2009-03-01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我区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统揽全局,解放思想,团结一心,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实现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完成了区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初步统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0.48亿元,增长1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91亿元,增长42.5%;地方财政收入6.83亿元,增长4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7亿元,增长24.9%;农民人均纯收入3332元,增长1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32元,增长13.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逐月回落,全年涨幅控制在4.4%以内。

    一、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年产粮24.4万吨,增长4.9%。出栏生猪65万头,全区生猪产能达到120万头,进入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行列;新造桑园4.9万亩,产茧2.19万担,增长55.9%;种植烤烟7.5万亩,收购烟叶14.6万担,实现产值9864.7万元。蔬菜、猕猴桃等特色产业稳步发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2.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4亿元。森林工程建设正式启动,造林7.8万亩,义务植树175万株,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42%。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万人。

    二、工业支撑带动作用凸显。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7.3亿元,增长31.8%;实现增加值25.23亿元,增长25.5%;“3511”重点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2亿元,增长2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76.2%,提高7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2.67万元/人,增长16.1%;全年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2.77亿元,增长16.4%;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5户。工业对全区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5.7%。工业园区开始由基础设施建设向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并重转变,园区企业(项目)共完成投资4.6亿元,投产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06亿元,增长3.1倍。青杠拓展区顺利启动建设。

    三、商贸旅游稳步发展。“2152”重点商贸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17亿元,占商品销售额的34%。重百、新大兴等企业销售额过亿元,骨干支撑企业开始涌现。新增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网点40个,连锁经营零售额实现7.7亿元,占社零总额的31%,提高11.6个百分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实施,建成镇乡日用消费品连锁、农资超市18 个,村级便民放心商店130余个。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濯水古镇老街风貌恢复和改造进展顺利,北部旅游环线加快建设。全年接待游客86.5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6亿元,分别增长14.4%、20.4%。

    四、发展基础不断夯实。重点建设推进有力,43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2.18亿元,增长38.7%。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建立了“300个项目、1000亿投资”重大项目储备库。立体交通枢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渝湘高速公路黔江段路基全面完成,桥涵隧道工程完成80%;舟白机场完成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正式启动;正青(正阳—青杠)二级公路开工建设,黔利二级公路一期工程全面启动;黔恩、黔万高速公路纳入重庆市近期建设规划;黔江区铁路总体规划通过成都铁路局评审,渝怀铁路复线启动前期工作,黔张常铁路、黔遵铁路、黔恩铁路纳入国家铁路建设中长期规划。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建农村公路67.4公里,改扩建435公里,完成投资2.34亿元,行政村公路通达率、通畅率分别达到100%、55.8%。城北水库基本完工,小南海水库补水、太极水库项目达到开工条件,舟白水厂主体工程完工,解决人饮安全8万人,新改建农村房屋14.9万平方米,完成农网改造9569户,建成农村沼气池4080口。

    五、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速。全区新增城镇人口0.9万人,新增建成区2.1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2.55%,提高1.65个百分点。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明显。加大规划经费投入力度,完成了黔江区城乡总体规划及6个镇乡的总体规划、森林城市规划、新城生态敏感区保护利用规划及6个居住区规划、火车站站前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老城控规、新华大道和国道319沿线风貌设计、老城核心商圈概念性规划等规划编制。优化了新城、正阳工业园区重点项目及重点产业的规划审批程序。加强规划管理和执法,扎实开展了违法违规建设用地清理整治行动。新城建设全面启动,共完成投资3.21亿元。职教孵化区建设加快推进,图书馆主体工程即将完工,重庆民族职业学院即将开工。正阳大道建设加快推进。博宏大厦、检察四分院迁建等项目加快建设。水、电、路、气、通讯等配套设施同步推进。老城改造力度加大。完成了国道319线城区段过境路改造、城区二级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实施了老城北部环线连接路、蔬菜批发市场、中心医院外科大楼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启动推进了一批旧城改造项目;完成了城区出租车和公交车更新换代,进一步规范了运营秩序;新增建成区绿地23.6公顷,人均净增公园绿地0.4平方米。实施城市分级管理制度。启动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创建工程。实施黔江卷烟分厂锅炉煤改气,对一些重点污染企业进行关停整治,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整理新增耕地6000亩。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一批市政公共设施相继建成投用,小城镇辐射带动功能增强。房地产业发展加快,全年施工商品房62.98万平方米,竣工13.31万平方米,销售14.97万平方米。

    六、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开局较好,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工程,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65万人。积极引导城市资源下乡,依法流转农村承包耕地8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18%。加快示范镇建设步伐,濯水古镇恢复和旅游开发全面推进。统筹抓好农民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黔永创业园建设正式启动。财税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现全覆盖,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完善;实施了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启动了“乡财区管乡用”改革试点,推进税收精细化管理。扎实开展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国资工作不断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不断规范。理顺了新城和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完成了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初步构建了供排水一体化运行体制。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开展了正阳、舟白、冯家3个镇的行政管理体制调整工作。围绕市政府区县扩权改革,认真开展行政管理“三级改革”试点。启动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改革试点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为民办事全程代办服务制度、建设领域并联审批制度,积极推行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制度、全程代理制度。创新法律援助网上审批模式。

    七、争取各方支持成效明显。全力开展争资工作,建立了高效的争资工作机制,落实“一对一”分工责任制。全年争取国市投资计划17.7亿元,争取上级项目投资3.05亿元,增长135%,其中:2008年末中央新增1000亿元投资计划中,我区争取到位1.3亿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争取到位各类财政专项资金6.12亿元,增长59.5%。金融支持地方发展力度加大。引进重庆三峡银行、泰康人寿、平安人寿等金融机构入驻黔江,积极筹建成立小额贷款公司。支持金融业深化改革,农村信用社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三峡担保公司作用发挥充分,鸿业担保公司融资担保能力增强。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顾问,帮助我区发展出谋划策。扎实开展发展环境综合整治,整合资源实行小分队招商,围绕构建产业积聚中心,滚动储备招商项目100个,全年共签约招商项目86个,协议引资75亿元,到位8.8亿元,分别增长96%、81.4%。与浙江绍兴、广东云佛签订了产业转移合作协议;深化了与永川区、厦门思明区的对口帮扶关系。外贸出口额完成2019万美元,增长1.09 倍。

    八、公共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教育“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高考再创佳绩,职教中心成功创建为国家重点中职学校,全区各类学校吸引周边地区来我区就读学生达8000余人。新办黔江实验中学,加大力度实施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工程、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完善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政策。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及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断健全。“四苗”接种率达97%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农民参合率达到82.5%。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启动实施。中心医院“三甲”、中医院“二甲”和重庆市示范保健院的创建工作进展较好,民族医院迁建等一批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达到进度目标。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全国科普示范区顺利通过中国科协复查验收。重庆市民族歌舞团正式运行,“重庆·黔江民族文化周”展示活动扩大了黔江对外影响。第二届乡村文化节成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得到加强。完成了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建成农家书屋82个,启动了农村调频广播无线覆盖工程建设。举办全区第三届职工运动会,各类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创建了1个国家级体育先进社区。全区新增就业人员6018人,指导帮助下岗职工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826人实现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8%,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20户。各类社会保障标准进一步提高,被征地农转非人员、未参保超龄人员和村(居)委三职干部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稳妥推进。人口计生工作进入全市先进区县行列。全区社会治安不断好转。加大了对各类犯罪的打击力度,基层综治组织体系、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得到强化。消防特勤分中心投入运行,公共安全视频系统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防控体系不断健全。平安黔江建设向纵深推进。

    九、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坚持政府工作自觉置于区委统一领导之下。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27件,办理政协委员提案207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均达98%。建立政府班子定期集中学习制度。强化政务督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畅通民情民意,完善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居民代表和有关专业人士固定列席区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机制,积极应对了冰雪灾害、汶川地震灾害、问题奶粉事件对我区的不利影响,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下访”和“大接访”活动,严格落实信访包案责任制,有效化解了信访突出矛盾,确保了北京奥运会等重大节庆(活动)期间我区没有发生重特大群体性事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加大各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全区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安全事故总量、死亡人数均控制在市控指标以内。强化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切实加强了预算执行、重大投资、经济责任等重点领域审计,挽回经济损失2334万元。认真组织实施并基本完成为民办实事工程。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行政监察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行政处分违纪违规公务员10人。人事、统计、农机、气象、民族宗教、工商、人防、外事、台侨、保密、档案、地方志、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未成年人保护、双拥共建、人民调解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黔江发展强基础、求突破、上台阶的一年,是黔江人民自加压力、顽强拼搏、成果颇丰的一年。回顾一年的风雨历程,黔江所取得的每一项进步,都凝聚着市委市政府的深切关怀,是区委坚强领导、统揽全局,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积极支持,全区各族人民扎实工作、团结拼搏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向驻黔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中央、市在黔单位,向长期关心黔江发展的各级领导、离退休干部和区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部分企业订单减少,市场萎缩,生产受限;全区企业经营、投资信心、就业状况、消费预期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二是资源要素供应不足,金融新增货币投放量仍然偏低,资金紧张矛盾仍然突出;运力保障能力不强,特别是火车站运力远不能适应我区建设和发展需要;电网等级较低,供电质量较差,影响了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三是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滞后,农民增收缺乏稳定的渠道,部分骨干产业培育没有达到年初目标。四是招商引资困难大,尤其是缺乏立区的基础性大企业入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区的发展后劲。五是一些部门职能转变不到位,服务质量差,效率不高,乱收费和“吃拿卡要”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少数部门全局观念不强,主动履职不够,作用发挥不充分。六是社会稳定压力较大,各类矛盾处于高发期,安全生产基础脆弱,少数部门对群众信访诉求缺乏耐心疏导,对安全生产仍然存在侥幸心理。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2009年工作安排

    2009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年,是贯彻落实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精神、实现跻身全市区县20强目标各项工作全面启动的一年,也是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的一年。根据区委二届五次全委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2009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全市经济工作会、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精神,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统揽全局,以“争投资、强招商、保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促稳定”为工作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扩大开放,深化改革,扎实苦干,开拓创新,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这一总体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09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性目标确定为: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9亿元,增长14%;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9.6亿元,增长26%;

    ——工业投资完成15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5亿元,同口径增长19.4%;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15亿元,同口径增长15.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亿元,增长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9.5亿元,增长18.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470元,增长12%;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32元,增长12%;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万人;

    ——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

    ——森林覆盖率提高1.5个百分点;

    ——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1.5%,单位GDP能耗降低4个百分点;

    ——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7年;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以内;

    ——辖区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6.5亿元;

    ——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000万美元;

    ——招商引资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到位资金20亿元。

    围绕以上主要预期性目标,全年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突出重点建设,全力争取投资。全面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扎实抓好100个重点项目工作,突出抓好项目策划、对接汇报、施工组织等关键环节,努力扩大投资规模,增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全面加强争资工作。围绕“争取上级投资15亿元、力争20亿元”的目标,全面分解落实争资任务和责任,将争资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严格考核,逗硬奖惩。尽快完善50个重点项目申报涉及的规划设计、用地审查、环评、资金筹措、审批核准等前期工作,争取我区更多项目列入国市投资计划。加大跟踪衔接力度,积极主动到国市相关单位汇报,确保舟白机场、城市防洪二期工程、渝怀铁路复线、黔万高速、务利(务川经黔江至利川)二级公路、正阳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黔永创业园基础设施、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基础设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精神病医院、中心医院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列入国市投资计划。围绕民生改善、新城建设、森林工程、“畅通黔江”、重大产业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再策划一批全局性、基础性项目,并努力挤入国家规划。

    强化项目组织建设。迅速推进我区2008年末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建设,细化措施,严密施工组织,确保在一季度形成投资实物工作量。加大项目建设的要素保障力度,加强项目建设的督促检查,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的具体矛盾和问题。加快推进渝湘高速公路黔江段、舟白机场、正青二级公路、城北水库、机动车物流中心、濯水老街、中医院、中心医院外科大楼等20个项目完工投用;继续实施好农村公路、黔永创业园基础设施工程、廉租房、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渝东南职教基地等一批在建项目;新开工太极水库、城市防洪二期工程、黔州大桥改建、城市组团接合部开发、PVC一体化、文化影视中心、游泳馆、重庆民族职业教育学院等30个项目,完成重点建设投资50亿元以上。

    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做好做活产业承接文章。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的观念,紧盯重庆重点国有企业集团和长三角、珠三角转移趋势明显的产业和地区,跟紧引进受金融危机影响小又有投资意向的大企业,确保全年引进1亿元以上项目10个、3000万元至1亿元项目20个。立足区内优势资源和优惠政策,强化“点对点”招商。进一步整合招商资源,创新招商机制,强化专业招商方式。围绕三大“100亿”产业项目链,加强项目的策划、包装、推介,提高项目包装策划质量,增强招商有效性。

    二、加快农村改革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围绕“五在五心”工程,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培育骨干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提高农民收入。

    做大做强骨干产业。大力推广农村实用新技术,稳定粮食产量在24.5万吨以上。扎实抓好生猪原种场、二级扩繁场和年出栏100头以上养殖大户的建设和培育工作,有效解决业主融资难、防疫弱、风险防控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力争全年出栏生猪100万头以上;积极培育壮大以饲料加工、兽药供应、猪肉加工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加快30万担优质蚕茧基地的建设,新造桑园5万亩,实现年产茧3.5万担。用足用活国家扶持烤烟生产和我区作为川渝工业公司烤烟生产基地的有关政策,加强烤烟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确保烤烟种植规模达8万亩,实现产量20万担。积极支持培育蔬菜、猕猴桃、中药材、茶叶、花椒、地牯牛等特色农业产业。力争新培植1家市级、2家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全面完工城北水库,开工小南海水库补水工程,基本完成正阳(舟白)片区供水工程建设,完成太极水库工程枢纽区征地及导流设施建设。推广政府补贴各型农机具1000台(套)。努力推进农村能源建设,新建农村沼气池1.5万口。启动沙坝、石会、冯家现代农业园建设。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围绕把小南海至阿蓬江沿线打造成在重庆有较大影响的统筹城乡生态家园示范带,硬化人行便道22公里,改造院坝1.5万平方米,建设“康居农房、生态家园”示范村(点)4个,康居示范户750户。

    加快实施森林工程建设。坚持绿化造林与城市美化、农民增收相结合,实施城市森林工程、富民森林工程和生态森林工程。启动国家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重点加强优质蚕桑基地、城周森林屏障、道路绿化等森林工程建设,确保实施面积达到21万亩。打捆整合林业、交通、水务、市政等有关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加快“森林黔江”建设。

    扎实推进农村改革。稳步实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鼓励土地向现代农业产业集中,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全区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集中度达到22%。探索建立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退出机制,支持农民自愿放弃承包地进入城镇定居。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认真做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工作,力争实现200亩的指标交易。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盘活林业资源,完善林木采伐管理机制,规范林地流转;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努力提高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效益,调动各类主体、各种资金投入森林工程建设。全面完成林权证颁(换)发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

    统筹抓好劳务经济。支持返乡农民就业、安居。全面推进黔永创业园建设,建立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入园创业发展。培训返乡创业农民500人以上,提高创业成功率。巩固发展劳务基地,全年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000人,累计转移就业10万人以上,实现劳务总收入7亿元以上。

    切实做好扶贫工作。以“整村推进、易地扶贫、产业扶贫、劳动力培训转移”四大工程为重点,实施40个整村脱贫工程。全面完成“整村推进、片区开发”试点,推进石(会)黄(溪)扶贫开发示范区建设。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2350人。实现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

    三、突破园区建设,推进工业强区。按照“做大规模、调优结构、提升质量”的思路,以三大“100亿”产业为抓手,以园区及拓展区为主战场,夯实工业基础,切实加快工业强区步伐。

    加快青杠拓展区建设。加快推进青杠拓展区各项规划方案报批和审定工作,尽快启动PVC项目,完成场平1000亩,力争早日开工建设热电、电石、氟化铝等项目。打好市上赋予我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政策牌,尽快落实并用好进出口银行3亿元的信贷资金。完工正青二级公路建设。加快启动区的土地整治、征地拆迁安置、综合管网以及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拓展区1.5万平方米普通商品房、1万平方米廉租房及配套设施建设。

    扶持壮大“3511”重点企业。坚持重点发展战略不动摇,加大对现有17户重点企业的支持和指导力度,新培育3户企业入围重点企业行列。鼓励支持每个“3511”重点企业新上一个技术改造项目,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全力支持雨润食品加工、重啤一期工程、弘龙水泥、双河丝绸厂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上半年投产。确保“3511”重点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0亿元以上,增长20%以上,利税增长15%以上。

    做大做实工业园区产业。完善正阳工业园区综合配套设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新开工建设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完成主干道硬化、500亩土地场平等工程,启动园区支管网建设,完善苏家坝、白家河安置区的污水管网及配套绿化建设。千方百计促使节能灯管、硅微粉等重大招商项目入驻园区,确保新开工园区企业10个以上,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

    积极拓展销售市场。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鼓励企业危中求机,细分市场,优化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促进技术革新。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力争新培育一批重庆名牌产品、重庆著名商标。

    提高生产要素保障能力。完善我区中长期工业企业要素保障规划,努力克服要素不足对工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强水、电、煤、气、运等生产要素的组织协调,保障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帮助企业多渠道融资,提高企业发展的资金保障。创新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宽松、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认真贯彻节能政策,确保全区万元GDP能耗低于0.905吨标准煤。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消费市场。着力提升城市商气人气和聚集辐射能力,落实激活消费政策,稳定消费预期,保持消费持续走旺,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坚持实施“2152”发展战略。按照“构筑商业高地和消费乐园,增强商贸聚集辐射功能”的要求,启动主城核心商圈建设,加快推进南海鑫城片区等重点片区建设。扶持一批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和重点市场,新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商贸流通企业、市场2个。做好引进大店、名店和重量级市场的招商跟踪落实工作,促使小商品批发市场、武陵山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苏宁、国美著名家电市场等项目尽快落地。新打造1—2条特色街区,启动西沙路旅游商品街的培育工作。启动建设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完工投用机动车物流中心。积极培育一批外向型企业,支持工业硅、茧丝绸、特色蔬菜等产品出口。

    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积极顺应国家刺激内需、扩大消费的宏观调控形势,全面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工程,及时兑现落实农民购置家电的补贴政策。完善农村“六大”新型网络体系建设,建成27个乡镇连锁超市、219个村(社)便民放心店;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加强乡镇农贸市场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服务业政策支持体系,鼓励支持会展、机动车交易、典当等新型业态发展。完善市场供应应急机制,确保群众生产生活和重点项目建设需要。切实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全。

    推进物流基地建设。根据新确定的渝怀铁路黔江火车站铁路站场总体规划方案,尽快修改完善黔江物流基地专项规划。加快物流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搭建物流项目的招商平台。力争新引进1—2家市内外大型物流企业,积极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和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

    做大旅游消费市场。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发展旅游产业。着力加快濯水古镇恢复与改造进度,提档升级小南海景区,建成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完善神龟峡、武陵仙山等景区配套设施。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完善旅游接待体系,努力争创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力争全年旅游人数突破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5亿元。

    五、加快城市东进,提升城市品质。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打造“宜居黔江”、“品质之城”,全面推进城市东进,完善老城功能,提升城市形象。

    加强规划编制与管理。完成新城控规编制。加快编制安置区修建性详规、新城环境景观研究及概念性规划、公共空间研究及重要节点景观设计、行政中心概念性规划及核心区修建性详规、峡谷公园修建性详规。引导开发业主加大片区修建性详规编制力度。完成职教基地布局专项规划。开展正阳大道、机场大道、火车站片区城市设计。完成新华大道、滨河两岸等重点区域的风貌设计。启动南沟概念性规划设计、老城管网专项规划、城北湿地公园规划。完成迎宾大道至册山段区域规划。进一步规范规划管理,严格执法,坚决制止各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

    全面提速新城建设。围绕新增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完成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实现投资12亿元的目标,加快推进各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正阳大道建设,一标段全面完工,二、三标段完成全部工程量的50%。开工建设新城次干道,年底前完成8.5公里次干道路基、管网工程,引导片区开发业主推进新城三级道路建设。完成职教孵化区一、二期建设,公共图书馆完工投用,实现职教中心整体搬迁入驻。加快推进民族职业学院建设。加快市地产集团储备地整治,完成1500亩场平及道路管网建设。加快组团接合部开发,完成民族广场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高度重视拆迁户安居工程,加大征地拆迁遗留问题解决力度,完成8个安置区场平及配套建设,年底前确保完成10万平方米普通商品房(含统建廉租房)建设任务。推进检察四分院迁建、博宏大厦等项目建设。尽早动工建设会展中心、质监检测中心、环境监测中心、生殖健康中心、舟白隧道口改造项目。

    不断完善老城功能。推进老城区环城道路建设及支路联网工程,完工投用蔬菜批发市场、游泳馆。启动大什字购物广场、老县委片区、原啤酒厂片区、27队片区等项目建设,实施闸桥湖面景观灯饰工程和城北河两岸河滨公园建设。做好开发南沟、城北片区的前期工作,完善谭家湾、官坝片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积极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和“畅通黔江”建设。建设黔州大桥、正阳隧道等城市入口节点景观工程,实施城市景观大树栽植工程。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建设部分集镇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系统。建立城市管理数据库,完善城市分级管理制度,推进数字化城管进程。强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市民素质教育。做好迎接市级文明城区创建验收工作。

    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利用好10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加强小城镇市场建设、农房风貌改造、文体广场、集镇公厕、路灯等项目建设。完工濯水古镇改造、老街风貌整治工程。完成1个镇乡简易污水处理厂或垃圾处理场项目,启动3个农村集居点人行步道建设,全面建成2个康居试点村,开展卫生乡镇评比活动。

    强化国土开发与管理。完成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3万亩,新增建设用地3000亩以上,确保全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做好用地计划争取和报批工作,大力推进征地拆迁工作,保障各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需求。保障政府土地储备2000亩以上;严格执行经营性用地、工业用地“招拍挂”等规定。

    六、深化改革创新,激活发展动力。不断创新完善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深化财税金融领域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

    强化财税运行调控。扩大“乡财区管乡用”改革试点范围,加快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调动新城、园区和乡镇街道组织收入的积极性。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整合各类资金办大事促发展;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规范财政支出管理和乡镇财政管理,培植新兴骨干财源,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力争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盘活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推进国有企业经营预算制度改革,强化国资经营管理,做大做强融资平台。认真开展增收节支活动,严格控制行政性支出。积极应对增值税、燃油税等财税改革,努力克服减税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充分发挥金融引导支撑作用。抓住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和鼓励金融机构集中向全区重点产业、工业园区和新城基础设施、事关区域性中心城市构建的重大公益设施和社会性公益设施等重点领域投放信贷,确保新增贷款总额达到16.5亿元。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做好村镇银行筹建工作,扩大生猪、蚕桑、烤烟等重要产业保险。指导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活动,做实做强鸿业担保公司,积极解决中小企业和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难问题。做实金融与企业的交流平台,提高统筹协调服务效能,新引进1家银行业机构入驻黔江,继续采取直接融资、发行债券、BT、BOT等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加强对担保抵押资源的统一管理、配置和调度,保障全区重点建设项目融资。打造诚信黔江,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深入推进各领域的改革。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整合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强化各类培训,努力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推进行政审批方式和监管的创新,完善并联审批制度。全面推行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度。认真落实好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和政策洼地。按照国市统一部署,有序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强与渝鄂湘黔毗邻中心城市以及“一圈”(永川区)的合作交流。进一步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七、着力改善民生,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公益、促进均衡、惠及民生,加强社会事业基础建设,共建“和谐黔江”。

    巩固发展教育事业。巩固“两基”成果,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区内初中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达到92%以上。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竣工投用5所学校教学综合楼项目,新建正阳高级中学,启动冯家中学扩建、濯水中学综合楼工程。加快实施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工程,竣工投用一批学校食堂、宿舍及教学综合楼项目。加快职教基地建设,确保职教中心和东亚技工学校实现秋季招生。积极开展国办高职院校和渝东南教师进修学院创办工作。加快推进黔江中学创建重庆示范高中工程。加强师资力量和师德师风建设。规划和实施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

    积极开展“健康黔江”建设。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竣工投用中心医院外科大楼,创建“三甲”成功,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配套建设,加快推进民族医院迁建工程。认真开展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完善新农合筹资机制,加强运行管理,确保全区参合率达90%以上。积极开展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提高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能力,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70/10万以下。进一步加强人口计生管理工作,全区政策性生育率达到90%以上。完善体育设施,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推进工间操常态化。

    大力繁荣群众文化。认真组织举办第二届中国·武陵山民族文化节,力争举办成一次集文化、旅游和经贸于一体的盛会。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竣工投用民族文化宫续建项目,启动文化影视中心建设,继续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启动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重视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以及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免费为街道镇乡演出30场文艺节目。积极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严格落实好困难群体就业的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政策,促进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再就业。积极做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老人、残疾人和其他弱势群体保护工作。抓好养老、工伤、生育、医疗、失业等各项社会保险工作,推进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养老保险工作。注重各类社会纠纷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解决好劳动关系纠纷和争议,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全面启动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区工作,继续推进“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环保行动。严格落实减排各项政策,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和扬尘污染治理,建成投用汽车CNG配气站,推广普及清洁能源,强化污染防治,完成银象木业环保搬迁,确保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以上天数达98%以上。完善老城区二、三级污水管网建设,推进新城区污水集中处理厂建设,水环境质量全面达标。力争开工建设医疗废物处置场。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

    同时,进一步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积极开展双拥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强化城乡社区服务。进一步抓好统计、气象、人防、外事、台侨、保密、档案、地方志、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等工作,加强地震监测工作。

    八、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平安黔江”创建活动,坚持安全稳定“一岗双责”领导责任制,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积极化解各类信访矛盾。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工作,加大排查力度,依法处置各类上访事件,及时化解上访苗头,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认真解决一批涉及面广、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尽可能消除各类社会矛盾和不和谐因素。

    狠抓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双基强化年”活动,扎实推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加强水陆交通、建筑施工、矿山、消防、卫生防疫、食品药品、易燃易爆物品、危化品、特种设备、地质灾害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强化应急管理。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并强化各类应急预案演练,促进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常态化,落实责任,加强储备,切实增强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好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

    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健全社会治安防控立体网络,加大大院联防力度,强化城区夜间巡逻,完善电子警察、一庭两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综治站、警务室建设,加快应急指挥中心、轮值轮训基地建设。

    九、坚持心系群众,办好一批实事。围绕群众最关心、急需办、受益面广的实事好事,着力实施六大工程。一是实施安居保障工程,新建廉租住房6.3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3万平方米;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53户,搬迁地质灾害危险区居民80户,改造农村危旧房屋1000户,新建和改造农村贫困残疾人房屋100户。二是实施城区便民工程,完善老城区道路交通信号灯指挥系统,实施老城区背街小巷道路硬化830米、管网整治230米,安装路灯104盏,新建3座压缩式垃圾站并配套建设公厕。三是实施农村便民工程,建成3座集镇水厂,完善3个镇27个村的饮水安全工程,解决8.8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0公里,铺设沥青路面40公里,建成生命工程30公里;完善40个村的农网改造;实施2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新建农村通信基站70个。四是实施文教卫生便民工程,完成3所农村初中校舍改造,解决5000名学生的食宿问题,新建4所农村中学的塑胶跑道;续建3个乡镇卫生院、10个村卫生室;为农村群众免费放映电影1000场。五是实施生态环保工程,关停杉木垭水泥厂,清淤整治包括城北河在内的城区河道,在老城区新增3—4块集中绿地和60个不锈钢大容量垃圾箱,在8个乡镇场镇建设垃圾收运中转站。六是实施就业培训工程,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3000人,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8000人,免费为2000名农民工提供专项职业技能鉴定,免费为年出栏10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举办养殖技术技能讲座。

    十、严格依法行政,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认真组织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勤政、务实、高效、廉洁”的要求,积极探索政府管理创新,努力建设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和效能政府。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不渝走群众路线,始终做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加快发展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稳定透明的政策环境、规范健全的法制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进一步关心和支持基层发展。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和完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居民代表和有关专业人士固定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制度,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建议和提案,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深化依法治区,继续推进区县扩权、联合执法、综合执法工作。认真做好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增强行政执行力。积极探索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加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加大人才开发和引进力度。加强督促检查,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完善目标考核机制,促进行政效能提高。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加大对财政预算执行、专项资金、固定资产投资、经济责任等重大项目和重要环节的审计,强化审计结果的整改和执行。

    切实加强政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入调研,带头树立沉心静气谋事创业的良好风气。坚决执行中央、市委和区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系列规定,深入开展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加强公务员队伍廉政教育,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发生。继续深入开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活动,严肃查办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作为、乱作为和“吃拿卡要”的行为。深入开展纠风活动,切实净化社会风气,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坚持节俭办事,不搞形式主义,实现公务购车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费用以及党政机关出国出境经费零增长。

    各位代表!疾风知劲草,三冬显翠柏。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区的影响将在2009年集中体现,我们一定要头脑清醒,坚定信心,应对有方;我们一定要知难而进,勇挑重担,奋发有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进一步团结和依靠全区各族人民,同心同德,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逆势而上,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为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早日跻身全市区县20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