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黔江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2014-02-20

    ——2014年2月10日在重庆市黔江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区长 吴 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平稳向好

    过去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稳定任务,区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四届三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两个核心目标”,强力实施“三大战略”,低调务实,积极作为,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区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加大资金筹集和调度力度,强化土地等资源要素供给,加强经济形势分析研判,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比全市平均增速快0.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444元,增长12%,增速位居全市区县第1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60元,增长13.6%,增速位居全市区县第4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7.4亿元,增长17.1%,比全市平均增速快1.6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结构更趋合理,税收占比达到71.1%,高于全市6.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余额33.5亿元,增长36%,增速位居全市区县前列,贷款增量、总量均居渝东南首位。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2亿元,增长20.6%。加大土地调控,组建土地储备中心,完成土地储备5300亩,清理闲置土地45宗714亩,供应土地84宗2700亩。规范土地出让,实现土地出让收入13.3亿元。

    (二)加大产业培育力度,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完成工业投资80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5亿元,增长19.7%;完成工业增加值80.8亿元,增长13.5%。加快工业平台拓展,正阳片区基本成型,青杠、龚家坝片区建设成效显著,物流基地加快建设。推进产业项目建设,黔龙集团退城入园、乐尔佳节能电机、朵朵润尔等项目建成投产,铝加工一体化、桐乡丝绸工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扶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新入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户,总量达到81户。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2亿元,增长16.2%,增速在全市区县排第4位。新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6家,累计达到134家。三岔河业态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黔龙城等区域大众餐饮发展迅猛。城区农贸市场实现规范发展。启动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渝东南粮油储备配送中心等区域性商贸项目建设。深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启动小南海5A级景区和濯水古镇—蒲花暗河4A级景区创建工作。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县。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建立航旅联盟,开通旅游包机,游客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32.7%、34.4%,过夜游客达到160万人次,占游客人数的38.5%。

    出栏生猪94.7万头,连续6年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收购烤烟13.9万担、蚕茧7.2万担。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取得新进展,建成红心猕猴桃基地4.4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5万亩。

    (三)狠抓城市建设和管理,城市显现新形象。完成城市建设投资80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5万人,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中心城区达到26平方公里、24.5万人。新版城乡总规获市政府批准,城市规划面积增加18平方公里。新城公共服务中心、专业市场、房地产、安置房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三岔河片区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完成,成为黔江城市“客厅”。新谭路、三台山道路建成通车。商品房开工73.9万平方米,完工54.9万平方米。常态化推进“两违”整治,依法拆除违法建筑3.6万平方米。集中力量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通过市级卫生城区复查验收。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完成大通道建设投资17亿元。黔恩高速公路建设总体形象进度达到65%,黔石高速公路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城市东外环高速公路列入全市高速公路计划。正青复线隧道实现初通。黔小二级公路改造、金石干线标美示范路等项目完工投用。建成正阳、百花园汽车站。航空市场纵深拓展,新开通广州、成都航线,加密上海航线,“米”字型航线网络布局基本成型。黔张常铁路完成可研评估待国家发改委审批,并已列入2014年开工建设计划;渝怀铁路二线可研报告通过中铁总公司审查。完成水利投资10.6亿元,太极水库基本建成,开工建设老窖溪水库、阿蓬江防洪治理工程,建成生态河堤56公里。与国电和乌电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国地电网220千伏联网通道。启动利川至黔江天然气长输管道复线和储备天然气项目建设。完成通信枢纽布局规划,建成3G、4G基站760个。

    (五)深化综合配套改革,统筹城乡取得新进展。全面推进“4个1”相对集中居住体系建设,4个市级中心镇和重点集镇、边贸重镇建设加快推进,新增集镇面积1.3平方公里。新建一批道路管网、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集镇功能不断完善。新启动建设农民新村12个,新改造特色院落70个。完成地票交易5100亩,实现收益10.7亿元。新增农民工转户2600人。新增农村“三权”抵押融资2.6亿元,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76个,扩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减少农民损失1000万元。培育8个国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8个农产品获绿色认证。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启动81个集中安置点建设,完成建房79万平方米,安置农户4451户、17795人,完成149户特困户兜底扶贫搬迁工作。18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减少贫困人口9800余人。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黔江建设迈出新步伐。落实重庆市主体功能区战略定位,划定城市集聚发展区、生态旅游发展区、生态农业保护区三个功能区域,推进区域错位协调发展。开展环保“五大行动”,实施“城区取缔燃煤设施、推广清洁能源工程”,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加大环卫清扫保洁密度,全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0天。开展生态乡镇、安静小区创建。完成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竣工9个农村环境连片集中整治工程。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竣工运行。稳步推进节能减排,完成重啤黔江分厂“煤改气”和弘龙水泥烟气脱硝治理,关停3家环保不达标企业。及时有效处置天翼牧业环境污染事件,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7件。完成造林5.7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4.9%。推进石漠化治理,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4平方公里。

    (七)深入推进对外合作开放,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争取到位上级各类补助资金29.1亿元,占当年公共财政支出的63%。卷烟分厂易地技改、铝加工一体化等12个项目获国市投资计划审批。争取民贸企业贷款享受中央财政贴息3000万元。成功引进100万件镁合金汽车零部件等一批重大项目,新签约招商项目48个,到位资金120亿元,同比增长20%。致力于把黔江建成高品质特色城市,与国际知名企业美国科帝思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扎实开展“提升效能服务市场主体发展”专项行动,加强行政效能监察、纠风专项治理。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全面推行网络电子招投标制度。建立行政审批服务绿色通道,实行“联审会办”优化程序,行政审批效率明显提高。认真落实“民营经济八项制度”,建立重庆市非公人才培训基地,新发展微型企业844户。

    (八)加强社会建设,民计民生持续改善。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突破80万人次,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正阳中学一期工程建成投用,桐坪小学基本完工。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示范区通过评估验收。高考录取率达83.2%,居渝东南首位。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7万余名中小学生,教育民生有效落实。有序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建设,科普益民行动取得实效。中心医院通过“三甲”达标验收,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化率达到100%。人口计生工作扎实开展,“国优”成果不断巩固。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云上太阳》等民族特色文化精品走出国门展演。成功举办“重庆黔江杯”全国象棋冠军争霸赛。新投放出租车48台,有效缓解群众出行难。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有效防控安全事故,连续6年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优秀区县。不断完善“一体化”大综治体系,深入开展干部下访接访工作,有效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荣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

    (九)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干部作风有新的转变。认真落实八项规定,切实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厉行勤俭节约,文风会风有了根本改变,政府系统会议活动减少11%,文件简报减少56%。坚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政府过紧日子,“三公经费”压缩32%。以加强审计和整改落实促进政府规范运行,接受了国家和市上各类审计13次。开展经济责任、重点建设、民生保障等91项专项审计,对土地复垦、扶贫资金使用等5类项目进行了专项检查,在规范政府性投资管理、乡镇政府财务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决依法严惩违法违纪行为,全年共立案39件、42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始终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政府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提出了本届政府任期内要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全年投资13.6亿元,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部分项目建成投用。易地扶贫搬迁超额完成市上下达的任务;建设村通畅及骨干联网公路246公里,218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畅,提前两年完成行政村100%“村通畅”目标;安装行政村公路护栏105公里,行政村客运通达率达89%;新解决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整治山坪塘109口,完成8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完工便民桥771座;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2300户;开工建设教师周转宿舍1万平方米;完成5个撤并村卫生室建设和五里乡卫生院业务用房扩建工程;新增一批环卫设施,改造公厕5座;全面启动老城区14个污水直排口整治;完成城周泥泞道路整治11公里,完成城区主次干道破损道路维修7000平方米,新安装路灯587盏;建成投用下坝菜市场,完成石峡、南沟等菜市场建设前期工作。

    一年来,青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民族宗教、外事侨台、机关事务、统计、气象、科普、地震、人民武装、国家安全、民防、消防、档案、史志、保密等事业都取得新进步,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增强。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过去一年政府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征地拆迁推进难度大,安置滞后的矛盾仍然突出;二是政府性债务削减总量、改善结构的压力很大,风险不容忽视;三是政府性投资项目存在超预算、超工期现象,招投标管理需进一步规范;四是极少数干部没把好廉洁自律关,有的甚至走上违纪违法道路;五是社会治安和安全稳定存在防控盲区,去年发生了濯水风雨廊桥被焚事件,造成了较大的财产损失。对此,我们将正视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克服了特大干旱灾害,经受住了国家宏观调控考验,向着“两个核心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回首一年的风雨历程,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深切关怀的结果,是区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和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积极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各族人民克难奋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黔江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黔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中央、市在黔单位干部职工,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黔江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2014年要在深化改革中实现稳中求进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当前,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处在增速换挡和结构调整的阵痛期,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我区自身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尚处在培育阶段;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具有牵导性的重大项目储备不多;财政收入增长趋缓与刚性支出加大并存,债务削减要求与建设发展需要的实际矛盾突出;征地拆迁安置、房地产开发等领域矛盾纠纷呈高发态势,社会矛盾明显增加;市场经济发育不充分,部分干部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与新形势要求有较大差距。今年我区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繁重。

    同时,也要看到做好今年工作的有利因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年经济工作“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求,国内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将有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今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进一步促进全区广大干部作风转变,提振精气神,增强执行力。我们要未雨绸缪、科学应对、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好,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稳中有进。

    根据区委三届五次全委会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和市第四次党代会、市委四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以实现“两个核心目标”为总任务,以“三大功能区”为建设平台,坚定不移推进“三大战略”,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保持定力,改革创新,着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同口径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12.5%;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余额30亿元;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达到上级要求。

    做好政府工作,完成今年目标任务,务必要做到四个“坚定不移”:一是坚定不移地以抓好发展为第一要务。黔江“两欠”特征明显,发展是解决我区所有问题的关键,任何时候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要加快发展步伐,立足实际,选准路径,突出特色,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坚定不移地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着力破除既有思维和惯性束缚。要突出市场化的改革价值取向,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政府更好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要全面深化改革,将改革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环节,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突破发展瓶颈,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三是最大限度争取双重政策支持,努力将上级定位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现实生产力。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的长远大计,把生态优势作为发展的现实机遇,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找准重点开发方向,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把建设生态特色城市作为核心竞争力;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增强人口和资源要素集聚功能,加快建成渝东南中心城市和武陵山区重要经济中心。四是坚定不移地以提质增效为核心要求。政府一切工作都必须以质量和效益为导向,要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更加注重严格管理,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和质量。要更加注重效益,政府决策和建设要算好效益账,统筹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显性效益与隐性效益。

[page_break]

    三、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

    重点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按主体功能区推进差异化发展,加强土地、资金等各项要素保障,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健康发展。

    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加大向上汇报对接力度,积极争取定位、规划、项目、政策、资金支持,确保上级各类补助资金增长10%以上,力争生态转移支付达到渝东南平均水平,争取一批重大项目纳入国市规划。制定我区三大功能区发展规划,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推动区域差异化、协调联动发展。对三大功能区实施分类指导,城市集聚发展区要围绕建设特色城市和特色工业园区,高标准打造生态宜居城市,集约发展特色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完善现代服务业和公共服务,集中体现黔江作为重点开发区、渝东南中心城市和武陵山区重要经济中心的功能。生态旅游发展区要统筹利用生态、旅游资源,按照组团化、带状发展思路,建设精品旅游景区和民俗生态旅游带,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生态农业保护区要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体现黔江作为大生态区的功能。

    把稳投资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手段。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6亿元。强化国市投资政策研判,确保重点建设项目获得国市最大支持。突出投资重点,加大重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领域投资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重点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同步推进引资、争资、融资,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和服务,严格落实部门和业主责任,及时协调解决问题,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强化债务管理。政府债务风险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控总量、调结构、防风险”的总体原则,把化解债务风险作为经济调控的重要任务切实抓好。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民生的要求,合理确定负债规模。着力优化债务结构,严防新增一类债务,严禁高息借款。规范债务举借和使用程序,严格用途管理。制订分年度债务偿还计划,逐步削减已有债务规模。适度控制政府性投资项目,对全区拟新开工的政府性投资项目进行清理,按轻重缓急有序推进。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公用设施建设和运营。

    加强用地调控。抓好土地中期评估和修编,保障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地票、闲置低效用地再开发盘活、增减挂钩等方式多渠道保障建设用地。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全面加强土地出让管理。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工业用地产出逐步提高到每平方公里70亿元以上;城镇建设用地要着力控制出让规模,提升土地价值。招商引资项目要严控供地规模,招商项目原则上不再配供商业开发用地。依法处置闲置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务实推进招商引资。整合招商力量,创新招商方式,完善招商政策,着力引进一批投资大、牵动力强、符合环保准入要求的产业链项目和突出特色的城市建设、旅游项目,全年到位资金120亿元。加强招商引资效益评估,严格准入门槛,注重招商引资的质量和实绩。加强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建立违约企业退出机制,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投产达产率。

    (二)推进工业和商业优化升级。深入推进“工业强区”战略,提速发展商贸服务业,增强二三产业支撑带动力。

    加快工业发展。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全年新入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00亿元。坚持集群化发展,打造特色资源加工、绿色食品、轻纺服饰、生物医药和汽摩机电产业。开工建设40万标箱卷烟易地技改、100万套镁合金汽车零部件、5000吨食用明胶等10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20万吨铝加工、90亿粒药用胶囊等一批新项目,推进桐乡丝绸工业园、乐尔佳节能电机、朵朵润尔等项目达产增效和正阳新材料1号机组并网发电。推进页岩气开发利用,完成页岩气产业转化基地规划编制,已招标区块实现计划勘采进度。加大企业服务力度,加强各类生产要素调度,保障企业正常运行。加快正阳工业园区建设,建成投用青杠主干道二期、物流内环、正青隧道复线等道路,完成第五期标准厂房建设。启动工业园区拓展规划编制,严格执行能耗、环保准入标准,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提速发展商贸产业。深入推进三岔河业态调整和提档升级,统筹推进老城核心商圈建设。规划建设新城商务中心和民族风情城,合理布局商业设施和网点,加快区域性批发市场建设。积极发展空港物流,加快正阳物流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家居、汽车、名特商品展销等会展品牌。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老年服务等民生服务业,大力培育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消费新增长点,全年新培育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0家以上。

    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全面落实好鼓励民间投资和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用好用活中央、市级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一批有市场、有效益的民营企业。围绕支柱产业,建立民营经济投资项目库,全面消除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性壁垒。大力培育各类市场主体,激发中小微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新发展个体工商户1700户、微型企业700户。

    (三)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核心,以“4个1”相对集中居住体系为载体,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

    健全城乡规划体系。实施“规划全覆盖”工程,完成中心城区控规编制及整合,开展生态特色城市整体设计,完成道路设施及交通专项规划、新城空间规划策略及城市景观研究、工业园区产城一体化研究、城市旅游发展研究。力促美国科帝思公司与我区开展合作,提升城市设计和建设的品质与影响力。完成7个镇总规修改及控规编制、6个乡规划修改。加强农民新村规划管理,强化公共设施配套。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坚决制止城区、集镇、农村等各类违规建房行为。严格执行规划,杜绝随意变更。

    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加大新城建设力度,集中推进桐坪片区、民族风情城片区开发建设。完成新城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正舟桥复线、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等项目建设进度,积极推进天生湖公园、人民广场等项目建设。加快老城环道建设,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压力。加快推进城市峡谷建设,增加城市绿量,提升城市品质。结合棚户区改造,有序推进老城三个组团建设。全面启动老城地下管网升级改造。

    推进“4个1”相对集中居住体系建设。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集中资金继续打造濯水、阿蓬江、石会、马喇、小南海等一批中心集镇、旅游重镇和边贸集镇。围绕“六通六有”建设标准,续建农民新村40个,基本建成15个,完工舟白渡市级农民新村建设,建设2—3个市级示范农民新村。打造100个特色院落。加大国市级历史文化名镇、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特色示范新村、传统村落等品牌的培育和申报力度。完善镇村生产生活配套服务,因地制宜促进人口有序转移、合理分布。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健全完善市级卫生城区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市级卫生乡镇创建工作。加强市政设施管理,严格城市管理执法,严禁占道经营。持续开展校园周边环境和农贸市场整治,规范流动摊贩和早点、夜市摊区管理。突出抓好脏车入城、建筑工地扬尘和渣土运输治理,规范垃圾清运、道路开挖管理。加快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规范停车管理。积极引导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着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探索城市网格化、精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城乡基础条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交通枢纽建设。着力构建武陵山交通枢纽,深入推进大通道建设。开工建设黔张常铁路。实现黔恩高速公路初通,力争开工黔石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城市东外环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完工投用正青复线隧道,开工舟白复线隧道、南青大道。启动舟白零换乘枢纽客运站建设。构建生态旅游交通,完成马喇片区、石家至鹅池、舟白至石门坎干线公路改造,开工黄溪至杉岭干线公路改造。完善武陵山机场4C级标准化建设,加强航线培育,力争旅客吞吐量突破12万人次。

    加强能源和水利建设。加快PVC一体化热电项目、舟白110千伏变电站、乌江电力秀黔220千伏II回线路建设,加快推进民生燃气公司利川—黔江天然气长输管道复线项目和储备天然气项目建设,推进石油配送中心、LNG加气站、储备调峰站和城市天然气管网建设。加快以农民新村为主的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提高电力供应稳定性。完成太极水库、小南海补水、城区河道沉沙池建设,推进老窖溪水库枢纽工程建设。

    加快通信及信息化建设。推进“智慧黔江”建设,推动数字城市管理系统升级。加快推进4G通信基站和网络建设,实现重点区域无线网络全覆盖。健全政府门户网站和电子政务内外网平台,构建传输快捷、安全可靠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实施行政村上网工程。推进村邮站建设。

    (五)深化推进重点改革。按照中央和市上的统一部署,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对我区正在开展的改革,要继续深化;对制约我区发展、上级尚未明确部署的改革事项,要坚持问题导向,大胆探索推进。

    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集中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土地利用制度、村级治理机制“三大改革”。有序推进农村转户进城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鼓励和规范工商资本到镇村投资,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建设。落实农民对承包地、宅基地、农房的相关权益,规范扩大“三权”抵押融资范围。强化撂荒地利用管理,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到35%以上。

    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制定准入负面清单,着力消除市场壁垒。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适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持股。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营造宽松、公平的准入环境,激发创业热情。搞好交通运输综合改革,不断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积极推进财税金融改革。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建立与三大功能区相适应的财政支持政策。健全政府预算体系,优化预算规划、控制、调节机制,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按上级要求推进预决算公开。全面清理规范招商引资和财税扶持政策,提高财政资金绩效。推进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工作。大力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支付制度,实现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深化金融改革,积极创建武陵山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充分发挥担保、小额贷款的作用,积极发展租赁、私募、中票等业务,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完善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金融机构存款主要用于支持我区发展。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六)扎实抓好现代农业和扶贫开发。把扶贫开发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全面小康的大局中来统筹,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努力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深入推进扶贫攻坚。坚持区域发展带动,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有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因地制宜推进集中安置点建设,完善配套公共服务,确保搬迁对象稳得住、能致富。强化精准扶贫,做好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完成深度贫困户兜底搬迁200户。抓好教育扶贫,做好新生代就学就业帮扶工作,防止贫困代际传递。抓好科技扶贫,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扶贫行动。坚持开发式扶贫,实现2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减少贫困人口1万人。加强扶贫资金监督管理,切实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大力发展效益农业。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产量。集中力量发展重点产业,促进产业基地向优势区域集中,推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栽植烤烟6.2万亩,巩固在地桑园10万亩,出栏生猪96万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立生态蔬菜基地2万亩,新栽猕猴桃1万亩,新建中药材基地1万亩,支持发展食用菌产业。继续推进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建设。

    提高农业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发展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规范运行。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新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20个。新建一批基层供销组织,增强供销社发展活力。加强市农科院和畜科院黔江分院建设,加大农技人员培训和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力度。完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农产品监管,推进标准化生产。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青山绿水为目标,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着力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宁静的美丽黔江。

    加快生态旅游发展。认真抓好生态旅游发展区规划,有序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加快城市峡谷峡江景区建设,打造城市生态旅游窗口名片。集中推进小南海5A级景区、濯水古镇—蒲花暗河4A级景区创建工作。开工建设武陵仙山景区。巩固发展航旅联盟,整合旅游资源,打造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完善升级旅游配套服务,加快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实现旅游过夜游客增长20%以上。积极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接待游客4万人次以上。

    加强生态建设。完成植树造林3万亩,实施森林管护19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切实加强林业资源保护,严惩滥砍滥伐。推进石漠化治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开展废弃矿山植被恢复,综合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公里。

    大力实施环保五大行动。强力推进“城区取缔燃煤设施、推广清洁能源工程”,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5天以上。加强全区河流和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区内干流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建制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82%。加强噪声监管和治理,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80%。启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完成10个生态乡镇创建。新建乡镇污水处理厂10个。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切实把握土地红线。推进工业、交通运输、商贸、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

    加强生态环保制度和能力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完善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和修复、污染物排放许可等制度。强化环保执法监管,坚持执行重大项目环境评估和准入制度。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夯实乡镇和基层环保工作基础,构建政府主导、部门监管、社会监督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

    (八)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集中力量办好22件民生实事,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5%以上用于民生。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1.4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切实抓好被征地人员就业工作。加快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狠抓参保征缴,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障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和配套设施建设,探索乡镇保障性住房使用路径,让更多的中低收入群体尽早入住。切实加快安置房和安置区建设。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一大八小”养老机构建设,规范殡葬管理。

    大力发展科教事业。统筹发展各类教育,着力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化城乡学校布局。优质发展高中教育,完工投用正阳中学二期工程,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3.5%,高考重点本科突破700人。优化发展职业教育,职教中心成功创建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通过复查验收。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和学校结对帮扶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计划。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满意度。继续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平等就学机制,促进教育公平。深化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和科普益民计划,积极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提高全民医疗健康水平。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卫生绩效管理、临床路径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等改革创新。巩固等级医院创建成果。加快中心医院正阳分院建设,推进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健全完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坚决打击“医闹”行为,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加大“两非”打击力度,强化出生缺陷“三级干预”,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编制全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文化产业培植力度,推动城乡文化繁荣发展。挖掘民族文化精髓,努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和保护力度。理顺民族歌舞团管理体制,增强市场化运作能力。加快老城公共图书馆、全民健身中心改扩建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加强文物保护。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继续办好22件民生实事。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万人。建成撤并村通达公路137公里。实现行政村客运通达率93%。全面完成农村公路“生命工程”建设任务。完成200口山坪塘整治。完成小南海干渠防渗整治工程。新解决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农村危旧房2300户。完成水田乡石郎村农网改造工程。完成5个撤并村卫生室建设和鹅池镇卫生院业务用房扩建。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和食堂7500平方米。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改善工程。全面完工14个城区污水直排口整治。新增城区6座公厕,改造5座公厕,建成1座垃圾中转站,新建9个乡镇垃圾收运系统。实施20个行政村环境连片整治。完成光明隧道、石峡环路等环道建设。完成文汇路、南沟路、黔龙街等道路提档升级,完成解放路、联合街、黔龙街、河滨东路中段人行道整治。实施文汇社区、石城社区、迎宾社区、西山社区泥土路硬化。完成官坝、马石角过街设施建设。建成便民桥229座。完成石峡、南沟等菜市场和2个社区便民超市建设。完成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建设。

    (九)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创新,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深化平安黔江建设。巩固和深化全国综治“长安杯”创建成果,严密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增强执法公信力。开工建设社会安全事件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工程,恢复设立3个乡镇派出所,确保公众安全感保持在90%以上。切实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确保社会安定有序。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出台的前置程序和刚性条件。推行求决类来信来访和网上投诉事项群众满意度评价,打造“阳光信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严格安全监管。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事故防控体系,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完工投用青杠消防站,加快推进消防应急指挥中心、正阳消防站及4个中心镇消防站建设。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库和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提高灾害防御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狠刹请客敛财之风。在继续保持对城镇置办酒席实施整治高压态势的同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从源头上治理农村“整酒”之风。

    四、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

    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越重,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期盼和要求越高,越迫切需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过去一年,我们始终坚持区委领导,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媒体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去年两会上,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别提出建议96件、提案191件,我们都认真进行了办理,办结165件,正在办理122件。今年,我们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作风,增强执行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第一,加强作风建设。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突出问题,打牢学习教育和查摆问题“两个基础”,抓好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两个关键”,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偏不虚不空、不走过场,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严格执行政治纪律“八严禁”和生活作风“十二不准”,把原则性要求变成“铁的纪律”。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实实在在倾听群众呼声,使各项决策更符合群众意愿。切实精文简会,让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落实、干实事。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加强“三公”管理,严控“三公”支出。

    第二,强化队伍管理。严肃政治纪律,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和区委的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以提高执行落实力为核心,加强政府系统干部队伍管理和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政务督查,健全干部问责机制,坚决治理干部队伍慵、懒、散。严格编制管理,严控人员编制和政府机构规模,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

    第三,提高行政效能。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执行上级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规定,高度重视批后监管工作,切实提高审批效率和质量。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发布和政务微博作用。建立健全危机管理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防范与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积极推进政府信用体系建设。

    第四,严格依法行政。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完善社会公示、风险评估、责任追究等机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促进权力规范运行。探索完善综合执法机制,着力解决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多头执法等问题。强化监察和审计,加大对重大项目和公共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监察和审计结果的运用,完善整改落实机制。

    第五,建设廉洁政府。完善政府运行规则和制度,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的工作监督和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媒体舆论监督,让政府权力运行在阳光之下。增强干部廉政风险意识和自律意识,强化制度约束,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有效机制。加强纠风治理,着力查处干部作风不正、办事不公、行为不廉等问题。坚决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始终保持对腐败分子高压态势,促进廉洁从政。

    各位代表!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时代,黔江正处在加快建成渝东南中心城市、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节点。改革释放红利,实干成就伟业,美好的生活源自共同创造。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奋发图强,为早日实现“两个核心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