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黔江动态

多举措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 “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货足价稳

日期:2021-11-27

    近日,记者从黔江区相关部门获悉:黔江区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落地,发挥生猪养殖优势,打造生猪生产全产业链,大力推进蔬菜保供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落实“米袋子”党政同责、“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米袋子”“菜篮子”和“肉盘子”货足价稳。

稳定粮食生产能力

按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要求,稳定全区粮食基本生产面积72.5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低于22.9万吨。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补贴、粮食最低价收购等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创新经营方式,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进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土地托管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提高种粮规模效益。着力优化品种品质结构,扩大青贮玉米种植规模,推动优质油菜、优质杂粮发展。以马喇、邻鄂、五里等乡镇为核心区打造马喇湖贡米,做大做强“马喇湖贡米”品牌,在确保数量的基础上提升质量。

增强生猪保障能力

全面推进农牧循环、种养平衡,走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道路,打造集良种繁育、规模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及食品加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于一体的生猪全产业链。

强化生猪良繁体系建设,深化完善生猪人工授精改良“四统一”模式,提高母猪配种质量和产仔率,持续改良生猪品质。全力推动“11152”工程,建设生猪标准化良繁基地1个。强化生猪重大疫情防控,引导养殖场(户)改善防疫条件,建设无疫区和无疫小区。开展标准化生猪屠宰场创建,建成50万头/年屠宰加工厂,完善猪肉冷链物流运输体系,推动运猪向运肉转变。

依托双普、盛顺等龙头企业和正阳工业园农副产品加工区,打造以猪肉为主的肉食品加工基地。以生猪为主导产业,打造100亿级畜牧产业集群,力争创建武陵山现代农业产业园。

提升蔬菜保供能力

按照“调减大宗菜,增种错季菜,补充特色菜”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建成蔬菜基地25万亩。在舟白、正阳、冯家、沙坝、中塘等乡镇街道建设保供蔬菜基地。结合本区海拔优势,重点在邻鄂、马喇、水市、白土等乡镇建设高山特色蔬菜生产基地。重点在黄溪、白石、金溪、石会、鹅池等乡镇建设以青菜头、辣椒等为主的加工型蔬菜生产基地。在正阳、城南、水田、五里、阿蓬江、石会等乡镇大力发展以杏鲍菇、羊肚菌、香菇、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全力打造过亿级食用菌产业集群。

强化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提升

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68.90万亩耕地保护目标和48.14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严禁违规占用耕地和违背自然规律绿化造林、挖湖造景,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明确耕地利用优先顺序,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加强和改进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严格新增耕地核实认定和监管。

推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综合防控,探索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一地一策”。综合应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土壤改良、地力培肥、保水保肥和控污修复,提高耕地等级,构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长效机制。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围绕“藏粮于地”,以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加快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实施“千年良田”建设工程,整村整镇整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七化”目标为要求,推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分类有序推进撂荒地利用,建立撂荒地信息台账,将具备条件的撂荒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

加强耕地宜机化改造,采取地块小并大、短并长、弯变直等措施,改善机械化生产作业条件。坚持新建与改造并重、建设与管护并重,加强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和全程管理,落实高标准农田管护主体责任,健全高标准农田改造更新机制,确保高标准农田持续发挥作用。(记者 费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