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黔江动态

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日期:2022-06-20

“544万元续贷资金,好似一场‘及时雨’,让干渴的企业焕发生机。”近日,尹记农业负责人谈起办理融资的事坦言,一旦资金断链,企业就会破产。

544万元续贷金让企业焕发生机

尹记农业主要经营范围为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烘炒类)生产及销售,在舟白县坝建立瓜子经济示范园300亩,是黔江区一家具有本土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受疫情和经济大环境影响,企业发展受阻,今年面临4家银行贷款到期。

下半年是瓜子销售旺季,为保证企业继续正常生产经营,区金融办会同区经济信息委、区农业农村委、人行黔江中心支行等单位,协调农商行黔江支行、银座村镇银行为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帮助企业在特殊困难时期先后获得续贷资金544万元,保障企业正常生产。

区金融办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畅通企业融资渠道,这是黔江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瞧!区民促办破解案件“执行难”,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协调化解粒吏石材合同纠纷执行问题。区经济信息委合力化解矛盾纠纷,帮助企业正常生产,协调化解深耕食品合作纠纷问题。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强化服务保障,解决园区企业员工随迁子女入学问题,解决企业人才后顾之忧。区农业农村委“三帮一”联系服务,助力羊肚菌产业创新发展,破解璞琢农业羊肚菌产业发展瓶颈。正阳工业园区管委会,保障生产用电,化解违约风险,协调化解花神丝绸生产用电问题。

政商沟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

黔江区政府专题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全区从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对外开放环境等方面着力,打造投资兴业沃土,营造近悦远来乐土,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保障全区民营经济工作有效开展,区民促办牵头对全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制度进行了全面优化整合,民营经济工作制度从四个方面全方位保障政商沟通渠道畅通、务实有效。

政商沟通人员专班化。黔江区成立区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委员会,建立区民促委议事协调规则,明确区级领导、区级部门领导联系服务民营企业职责,并通过开展“三帮一”联系服务民营企业活动,明确区级领导、部门领导、工作人员等三名干部共同联系一家企业的“三帮一”联系服务专班,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化解企业困难问题。

政商沟通模式多样化,全区主要以政企座谈会、政担银保企联席会、统战政法联席会议为主的会议沟通方式,以联系服务民营企业、联系服务商会为主的党政干部入企沟通方式,以设置民营企业服务专线、组建民营企业联系服务工作群为主的电话网络沟通方式。

政商沟通时间常态化。明确每周二为全区非公经济人士接待日,开展政商沟通,由区委统战部部长、副部长、区工商联驻会领导轮流接待商协会和各类市场主体负责人。

政商沟通专线固定化。设置民营企业联系服务专线,由区工商联负责收集汇总民营企业反映的意见建议和困难诉求。近年来,全区召开民营经济工作会、政企座谈会等9次,共计走访民营企业1600家次,收集化解民营企业意见建议和困难问题1300余件。

深化“放管服”

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上午通过“渝快办”申请的股东变更,当天下午就拿到了新的营业执照,在市民眼里,办理效率实在是高。要是放在以前,一系列流程走下来,至少也要三五天时间,如今通过“一网、一窗、一次、一日”新模式全流程办结,当天就能完成。

区市场监管局按照区委、区政府总体部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维护公平竞争,坚守安全底线,加强消费维权,促进质量提升,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全面推进企业准入改革,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准入便利化水平。推动线下“一窗受理”、线上“一网通办”,企业变更等事项办理时间从5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推进99项“证照分离”改革,其中实施告知承诺13项,优化流程68项,7项许可事项审批改备案,11项取消审批。食品经营部分许可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食品生产许可审批时间由10个工作日减至6个工作日内,取消药品零售企业筹建阶段现场检查环节,仅销售预包装食品许可审批改备案。

截至2022年3月底,黔江区有市场主体总量50731户,位列渝东南首位。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结硕果

区委政法委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上,坚持高位推动,服务发展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在服务意识上不断提高。

区委政法委牵头,分别出台了政法机关服务民营经济发展“1+12”举措和政法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团五平台”工作机制,2021年出台《关于开展“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设年”专项行动方案》,为全区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和优质高效的执法司法服务。

在服务能力上提升。2021年以来,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聚焦“五个过硬”,整治“六大顽瘴痼疾”,立足职能职责,紧扣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出台公布便民利民措施75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1039件次。我区三度蝉联平安建设最高荣誉“长安杯”,全市唯一,为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据悉,为帮助企业提高治理能力,区司法局还深化“法治体检”“公共法律服务园区行”“助企抗疫”三大行动,开展中小企业守法培训4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8万份,问诊中小企业200家,梳理法律风险点275个,提出法治建议117条,律师代理案件600余件,为民营企业规避经济风险和挽回经济损失约5000万元。(记者 龚节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