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黔江动态

聚焦高质量发展 不断提升辨识度 建设区域公共医疗卫生事业高地

日期:2023-07-06

渝东南唯一三甲医院实现整体搬迁升级、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挂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网络联盟医院(黔江)授牌、建设公立医院改革中的六大中心、积极融入城区地区双城经济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一直以来,黔江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建设市级区域医疗中心目标,聚焦三甲医院打造、医共体建设以及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等工作任务,不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辨识度,建设区域公共医疗卫生事业高地,以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和新期待。

整体搬迁 龙头医院提档升级

“以前到中心医院,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挤,不仅病房里床位多,连楼道里都摆满了床。现在到中心医院,给人的感觉就好多了,大气、亮堂、宽松、方便。”近日,因母亲在黔江中心医院住院,濯水镇村民胡先生对医院有了全新感受。

黔江中心医院新院

黔江中心医院是渝东南唯一三甲医院,曾经坐落于城西九路的老院区,空间狭窄、条件落后、停车困难,不仅制约了医院发展,更给病患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包括中心医院在内的多家区级医院均分布于黔江老城区,相对集中,不利于全区医疗资源布局和群众就医需求,无法满足加快建设市级区域医疗中心、推进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对此,黔江区委、区政府统筹考虑作出重大决策——对中心医院实行整体搬迁。经过长期准备后,今年5月18日,黔江中心医院启动搬迁工作;5月30日,顺利完成搬迁,全院住院患者及家属安全有序转运至新院区。

新院区占地354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床位1800张,门诊急救中心、住院综合楼、医技楼、科教楼等一应俱全。除了直观感受,宽敞明亮的大厅、优质的诊疗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智能化的就诊服务、高效便捷的诊疗流程、科学合理的区域划分……融综合性、现代化于一体,更能够代表新院区的功能属性。

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挂牌仪式

直线加速器+大孔径CT、超高端CT、3.0T核磁共振等大型高端设备,先进的医疗设施,让中心医院在极短时间华丽转身,“硬件硬核”标配成为区县医院的一个“标杆”。

“好设施好环境是基础,好医生好技术才是核心,必须两手抓、两手硬。”黔江中心医院负责人表示,医院通过不断搭建平台、引进优质资源、开展互惠合作,不断破解难题。5月26日,重庆大学附属黔江医院挂牌,同日,重庆大学附属医院区域医疗协同发展调研座谈会在黔召开;5月30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网络联盟医院(黔江)授牌仪式举行,标志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黔江的合作已经进入到实质性阶段……一件件合作事项落地,助推着医院医疗水平迈上新台阶。

六大中心 稳步提升医疗水平

“全靠现在医疗条件好,让我捡回了一条命!”回想起四个月前的一幕,家住黔江区黄溪镇的钟某及其家人后怕不已。

对乡镇卫生院进行胸痛中心建设培训

黄溪镇位于黔江区西北部,距离黔江城区约50公里。2月26日,钟某突发持续性剧烈胸痛,难以忍受,立即前往黄溪镇卫生院就诊。做心电图时提示严重心动过缓,心率只有30次/分,黄溪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立即将心电图上传至黔江胸痛中心微信平台,胸痛中心值班医生通过心电图立马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情况十分紧急。

随即,在医务人员陪同下,钟某被紧急转送至黔江中心医院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全面开启。在简化就诊环节后,由心内科介入手术专家直接进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术+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经过约2小时紧张有序的手术,成功打通生命线,使其转危为安。

开展送医下乡活动

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手术,正是黔江建设“胸痛中心”成果的一个缩影。胸痛中心是一种区域协同救治体系,通过多学科合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二级医院、具备冠脉介入能力的医院之间的合作,也包括胸痛中心内多个科室的合作,如急诊科、心内科、ICU、介入室等),为高危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诊疗绿色救治通道,以缩短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

“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在于不断提升医院的救治能力。”黔江区卫健委有关负责人认为,包含“胸痛中心”在内的“六大中心”建设是黔江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目前,黔江以中心医院为“主战场”,以卒中、胸痛、咯血、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六大中心”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医疗水平,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效能提升。

胸痛患者手术中

据悉,黔江将在今年全面启动市级区域医疗中心重点任务和项目建设,建成“六大中心”中的2个中心、市级重点(特色)专科学科4个,黔江中心医院和区中医院建成4级智慧医院。随着“六大中心”的逐步完善,将充分发挥黔江区域医疗中心和医疗集散地功能,造福周边更多的百姓。

融圈入群 提升区域中心辨识度

成渝地区优质医疗资源丰富,优秀医技人才广泛集聚。黔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进南下的“桥头堡”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是渝鄂湘黔边际区域中心城市和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医疗服务辐射武陵山片区,医疗健康事业必须加快发展步伐,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健康黔江”建设。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论坛在黔举行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2022年7月,黔江经过激烈竞争成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单位之一,为黔江打造区域医疗中心注入了强劲动能。

黔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公立医院改革,把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作为黔江加快建设渝东南中心城市、全力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代表性、引领性和标志性项目,着力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区域医疗中心。

为更好地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今年以来,黔江区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浙江丽水、福建三明等地实地考察学习医改,并与华西医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校地院地合作,同时积极争取市级部门支持,收获了重庆市卫生健康系统综合督查渝东南第一名的成绩。

同时,为加速推进该项目建设提质增效,黔江区卫生健康委在全系统开展为期一年的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攻坚克难”行动,拟定了2023年示范项目年度实施计划114项工作任务,通过清单化、事项化挂图作战、打表推进,实行“月度比拼、季未晾晒、半年观摩、年度考核”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全系统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目前,黔江区卫生健康委已与西安交通大学咨询团队、重庆市工商大学基线调查团队进行对接,区内三家公立医院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提质增效工作,分别安排发展任务,计划半年项目直达资金支出达到三分之二,年底22项项目绩效目标完成率90%以上。

如今,黔江已建成渝东南唯一三甲医院、武陵山区规模最大的民营医院等现代医疗服务体系。落地武陵山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成功实施武陵山区首例“CAR-T细胞免疫治疗”抗癌手术,获批耳鼻咽喉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渝东南分中心,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效明显。  (记者  刘旭东 文/图)

←滑动查看完整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