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田涛:集智创新迎高铁发展林业新经济

日期:2025-01-08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当前,正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之际,黔江区开展的“迎接高铁时代,建设中心城市”大讨论活动如火如荼。日前,黔江区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田涛围绕“迎接高铁时代,建设中心城市”大讨论主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她说,大讨论活动不仅能够很好地激发社会各界的共鸣和参与热情,更有利于将地方发展与国家大局紧密结合。今年6月将迎来高铁时代,标志着黔江正式进入重庆主城“1小时经济圈”。这一重大发展契机,给黔江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黔江地理区位独特、资源丰富、优势明显,区林业局要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积极为我区建设“渝鄂湘黔边际区域中心城市”贡献林业力量。

据介绍,林业局通过开展座谈、走访调研、发放问卷,组织青年职工演讲,全面梳理盘点黔江林业发展现状、潜力机遇、思路战略,深入挖掘分析研究渝东南各区县及市内其他有关区县、武陵山区中心城市所在市区林业发展的特色、亮点、经验,解决林业干部“工作信心不足”问题;大力弘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时代精神,邀请国市蚕桑专家为我区“种桑、人工饲料生产、养蚕”三个环节实现变革突破把脉定向;召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职工会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全局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确定行业标杆区县,找准差距、追赶超越,全力打造“渝东南领先、全市进位和黔江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黔江区林业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以不发生林业“三个重大”为底线,坚持“林长制”推进“林长治”,深入实施管绿、增绿、护绿、活绿“四大工程”,抓实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惠民、能力提升“四篇文章”,全区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5%以上,蚕茧产量连续14年居全市第一,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无森林火灾和重大林业案件发生,松材线虫病实现疫点、疫情面积、疫点小班“三下降”。近两年,先后获得“全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先进单位”等3个国家级称号,清廉机关创建入选重庆市典型实践案例,林长制工作2024年获市政府激励。

未来,区林业局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区委五届七次全会安排部署,抢抓高铁时代新机遇,紧扣“两高地一中心一示范一门户”建设任务,实施好“一年起势、三年成势、五年胜势”“三步走”战略,主动将林业工作融入全区发展大局大势中谋划推进。继续在“用绿”上下功夫,积极培育壮大蚕桑产业链条,紧扣“种桑、人工饲料生产、养蚕”三大课题,集中力量寻求“三个环节”取得变革突破。同时夯实产业基础,区内抓基地提质增效,区外抓基地联建,并围绕茧丝绸和蚕桑生物两大产业集群招商促延链补链;在“护绿”上铆足劲,全面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巩固运行林长责任体系,深化“林长+”部门协同治理机制,构建部门联动、打防结合、同向发力的森林资源保护格局。严格落实市总林长1、2、3号令,确保不发生森林火灾和重大林业案件,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在“增绿”上求突破,绘浓林业发展底色。对市总林长4号令,持续推进“三基地一库”建设,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有序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在“活绿”上求创新,全面深化林权改革成效。持续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发挥“黔江林业支行”引领作用,积极推进“特色经济林收益林登记”差异化改革试点项目,有序发展林药、林花、林蜂和森林康养产业,助推林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记者  田丹)

←滑动查看完整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