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高铁时代 建设中心城市”大讨论——代表委员访谈
区政协委员、重庆森平律师事务所主任李炳森:
随着高铁时代到来,区域合作交流更为方便,给各行业带来新机遇,虽然我区律师行业得到较快发展,但由于各律师事务所之间未能形成良好的合作发展机制,制约了行业持续发展。为此,建议:
一、推动跨区域合作。切实改变法律服务市场本地化、单一化、传统化方式,打破律师业务发展受地域、自身资源、经验限制,促进周边区县律师行业优势互补、合作发展,加大跨区域行业合作,推动跨区域业务拓展。
二、推动跨行业合作。当前传统法律服务市场不断萎缩,新兴法律服务市场对律师执业要求更高,可以通过与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公司等其他专业服务中介机构合作,弥补行业发展短板。
三、推动跨律所合作。借鉴其他地区律师事务所抱团发展的经验模式,推动律师事务所之间的沟通协作、资源共享、业务互助,通过做强基础、分工合作、协同发展,拓宽法律服务边界,形成各自律师事务所的优势品牌,不断提高律师行业竞争力。
区政协委员、民族医院副院长张永奎:
中共黔江区委五届七次全会提出,建设武陵山区公共服务高地,医疗卫生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理应在“建高地”中展现“大作为”。面对新使命新任务,民营医疗机构必须“不用扬鞭自奋蹄”,积极担当作为谋发展。为此,建议:
一、注重人才培养。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和留住人才,建立健全人才梯队和培训体系。通过在岗培训和在职教育,巩固自身技术人才队伍,更新从业人员医疗知识,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二、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行业组织和协会,制定行业准则及规范,强化行业监管,遏制不良竞争行为,提高行业整体形象和信誉度。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回报社会,赢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和民众信任,提升行业认可度。
三、完善政策扶持。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重视并关心民营医疗机构发展,使民办医院在减免建设配套费、人才培养等方面享有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合理调整征税标准,保障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合理收益,适当放开营利性医疗机构进入医保定点的限制。鼓励优质资本进入民营医疗市场,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医疗机构。引导中小型民营医疗机构联合经营、连锁经营,组建民营医疗机构集团。完善医德、价格和专业监督机制,防止虚假宣传、过度医疗等不当现象发生。
四、参与公共服务。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参与公共服务,政府可将部分公共服务内容项目化,设置相应招标标准,综合考量选择民营医疗机构参与公共服务,承担社会责任,以此激励民营医疗机构规模化健康化发展。(记者 龚节品)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