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黔江动态

“小公交”撬动“大民生” 黔江区以“民生视角”破解出行难题

日期:2025-07-01

6月26日,黔江区城西街道洞塘社区的居民迎来一件“大喜事”:102路公交车终点站正式延伸至该社区居民家门口,108路公交新增停靠该路段。此前,这里的学生和居民需步行至319主干道上乘车,安全隐患突出。随着黔江区“6+21”公交线网全新升级,困扰洞塘社区、关云村及实验中学师生多年的“出行难”问题终于得到解决。这场由人大代表推动、多方协商促成的民生实事,成为城西街道“为民办实事”的生动注脚。

3000师生“险中行”

一条公交线背后的民生痛点

“以前放学时,学生们像‘冲锋’一样往319国道上跑,就怕赶不上公交车耽误回家。”黔江区实验中学一教师回忆。前些年,该校3000余名师生及周边2000余居民,长期依赖102路公交车单向通行319主干道凌云寨至新西站路段。由于车次少、站点远,学生常在路边扎堆候车,出行极为不便。

城西街道洞塘社区一王姓居民坦言:“下雨天走路到主干道上等车,又是上坡路,特别不方便。”2025年初,区人大代表徐禄友在走访中发现这一痛点,随即提交《关于优化319主干道公交运行的建议》,直指“线路单一、覆盖不足、安全隐患”三大问题。人大城西街道工委迅速响应,联合区交通部门、公交公司组成专班,通过蹲点调研、问卷调查,最终锁定“增线路、调站点”的解决方案。

“三方议事”破难题

从“单向通行”到“双线覆盖”

“调整线路不是简单改地图,得兼顾安全、效率和成本。”人大城西街道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4月,街道组织召开“三方议事”座谈会,争议焦点集中在“如何平衡居民与师生需求”。

经过三轮协商,方案敲定:102路终点站从新西站延伸至洞塘社区,增设电厂沟站;108路新增在该路段停靠。调整后,两条线路形成“双向循环”,覆盖早晚高峰学生与居民出行需求。同时,公交公司同步加密班次。

“现在校门口附近就能上车,再不用上319主干道抢着回家了!”实验中学一学生说。6月26日新线路运行首日,记者在洞塘社区终点站看到,投入运行的公交车干净整洁,上下车居民井然有序。

“6+21”线网升级

公交“毛细血管”连通城市“末梢”

洞塘社区的改变只是黔江区公交优化的一个缩影。此次升级以“大稳定、小调整、优线路”为原则,构建“6条主干线+21条支线”新格局:主干线“大站快车”,如101路串联高铁站、中心医院、大众广场,全程提速30%;支线“精准触达”,新增207路覆盖正阳公租房片区,延伸305路至舟白机场安置区;服务提质,全区淘汰20辆燃油车,新购新能源公交车,配备USB充电口、无障碍设施。

“优化后公交覆盖率达92%,比2024年提升11%。”区交通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下一步将根据玫瑰湾、正阳新城等区域客流变化动态调整线路。

从一条公交线的“小调整”,到一张城市线网的“大升级”,黔江区以“民生视角”破解出行难题,让“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美一公里”。正如洞塘社区李大爷所言:“公交车开进洞塘社区坝子,开进的是老百姓的心坎里。”在“人民城市”建设的答卷上,这样的“小切口”改革,正书写着更有温度的答案。(记者 谭登帆)

←滑动查看完整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