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黔江动态

黔江推进林业“绿色金融”创新

日期:2025-08-28

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

黔江推进林业“绿色金融”创新

今年上半年,黔江区林业局按照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抢抓高铁时代新机遇,聚焦“渝鄂湘黔边际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目标,紧扣“两高地一中心一门户一示范”建设任务,加速推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以起步就冲刺,开局就发力的态势实现林业目标任务双过半。

全区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5%以上,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综合工作和集体林地数据矢量化建设、集体林权流转2项重点工作中获通报表扬,并获2024年重庆市政府督查激励。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黔江区林业局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林权改革实现新突破

确权工作稳步推进。黔江区贯彻落实市总林长5号令,颁发黔江区首张林地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涉及白土乡三塘村5个小组206户农户林地14258亩,林权类登记与不动产登记得到有效衔接。

试点工作扎实推进。编制完成《创新特色经济林经营收益权登记试点项目工作方案》和《黔江区特色经济林经营收益权登记管理办法(试行)》;统筹推进协调耕林空间试点工作,初步完成林地管理边界区划,林地管理边界划定总规模229.97万亩,其中林地基本盘229.54万亩。

绿色金融支持有力。黔江林业支行积极发挥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用,推出“林业贴息贷款”“森林保险”等产品,林业贷款余额9127.8万元。

资源管理展现新力度

全区重构林长责任体系,分乡镇街道和国有林场明确区级林长、山林检察官、山林警长,形成更加高效的林业管理机制,切实提升林业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针对性。

加大违法打击力度。落实市总林长1号令,开展林地执法专项行动、“清风行动2025”,严厉打击破坏林草资源、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行为。2025年上半年,全区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8件,查处非法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案件5件。完善2024年生态损害赔偿案件16件,索赔金额72.53万元。

审批效率显著提高。实行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优化林政、资源、森防、自然保护地内部流转程序,减少申请人“跑腿”次数。半年审核报批林地15宗,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47张。

林业安全取得新业绩

森林防火扎实推进。全区贯彻落实市总林长2号令,落实219名村(社区)级林长包组,1063名网格护林员包山头、包卡点,实现防控责任全覆盖、无死角。召开森林防火专题会5次,开展督查检查42次,排查火险隐患110余处;开展宣传活动10余次,新增横幅200余条,发放宣传单2万余份;严格执行森林火情“135”早期处理工作机制,全面推广“政务·智慧林长·森林防灭火”场景,目前全区无森林火灾发生。

三塘盖严家古寨观落日(白土乡政府供图)

野生动植物救助有力。今年开展野生动植物救助8次,放生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鹰嘴龟1只、领角鸮3只,三有保护动物果子狸、鼬獾鹰鸮、戴胜、丝光椋鸟各1只,并得到国家主流媒体新华社的宣传报道。规范辖区4家人工繁育企业备案及日常监督管理,开展双随机检查6次、售卖审查6次、人工繁育利用企业备案1家。

生态修复谱写新篇章

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对标市总林长4号令,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带动干部群众32.9万人次,义务植树150万株;扎实推进名木古树保护,持续做好濒危株、衰弱株抢救复壮工作,完成1株古树排危保护。争取生态建设项目资金3443万元,绩效面积7.5万亩。目前正在准备项目前期相关工作。

抓实种苗基地建设。有序推进“三基地一库”建设,繁育大叶榉树、檫木共计17.7万株,扦插珠兰花苗木5万株,在圃苗木达37.7万株。抽检桑苗、油茶等工程性造林用苗近200万株。榉树良种基地嫁接1000株,黄杉、铁坚油杉各120株,檫木120株,石楠150株。

强化生态环境修复。实施渝东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综合治理项目、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修复项目,筛选“小微湿地+”示范点6个。

产业发展开创新局面。蚕桑产业传统与探索并行,2025年春夏两季生产创历史新高,收购蚕茧4.89万担,同比增长5.1%;规上企业增速明显,蚕桑丝绸产业完成产值8.1亿元;分两步走推动全龄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一期人工饲料养蚕中试车间建设工程已建成投用,结出中试第一批蚕茧。

林下经济稳步推进

全区推进桑菜、桑菌、桑药种植,累计种植面积3162亩,其中“桑+青菜头”2077亩,“桑+洋芋”835亩,“桑+赤松茸”50亩,“桑+黄精”100亩。发展林下仿野生天麻、黄精、芍药、羊肚菌、赤松茸等种植1016亩,其中白石镇在桑园套种赤松茸,亩产达3000多斤,亩产值2.4万元。林下养蜂3万桶。

项目指标迈上新台阶。其中,全桑枝桑树桑黄生产加工项目已签订招商合同。黔江区桑枝生物质燃料开发加工项目、黔江区2025年桑蚕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庆市阿蓬江国家重要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建设项目、其他国土绿化项目等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数字重庆激发新活力。完成“政务·智慧林长·数智林权”场景推广贯通,制定《“政务·智慧林长·数智林权”场景推广贯通实施方案》;森林防灭火场景已进入试运行阶段;9个KPI和54个体征指标均已实现数字驾驶舱上屏,共梳理维度90个;完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城周森林屏障补助、林地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林木采伐许可证核发5个事项的配合履职多跨事件梳理、流程图绘制、智能预案申报资料修改完善;完成林长制实施、林草湿生态修复、林草湿生态保护、林草湿生态惠民4个子跑道的智能预案配置;完成45个新增数据目录编目归集,按期更新已编目归集数据目录。

推进林业绿色金融创新

下半年全区林业工作如何开展?区林业局负责人表示,将紧盯全区中心工作,聚焦“渝鄂湘黔边际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目标,紧扣全区“两高地一中心一门户一示范”建设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区领导“示范带头、一抓到底”重点事项清单、“三重一亮”工作清单、区领导批示、指示要求、单位任务书等重点任务。

工作中,紧握林长制主线,推动林长制目标责任落地见效;深耕集体林权改革,持续推进市级差异化改革试点,做好“特色经济林经营收益权登记”,发挥“黔江林业支行”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用,推进林业绿色金融创新;对照“林业大县”申报要求,及时查漏补缺,力争2026年实现申报条件全面达标,成功申报重庆市“林业大县”;依托国家储备林建设,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流转。强化资源保护管理,系统推进生态修复,全力做好防火防虫,纵深推进林业产业,有序推进蚕桑生物医药产业开发等项目建设,有序发展林药、林花、林蜂产业和森林康养,科学引导林下养殖产业,围绕林菌、林花、林药优选项目,为林下经济寻求新的增长点。(记者 龚节品 文/图)

←滑动查看完整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