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黔江动态

黔江与世界的联系变得紧密高效

日期:2025-10-20

6月27日上午11点27分,首趟渝夏高铁列车复兴号到达黔江站

西部陆海新通道钦州直达黔江首趟大宗商品货运班列到站卸货后出站

黔江土家儿女载歌载舞迎高铁到来

随着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建成通车,黔江跨步迈进“高铁时代”,构建起了大交通时代,给黔江城市和经济带来了大变化。

黔江与世界的联系

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与高效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正线全长242公里,以最快时速350公里的动车在轨道上飞驰,穿越武陵山脉的层峦叠嶂,平稳运行,杯水不摇。家住重庆主城渝中区的一位老人说:“乘渝厦高铁畅游,穿越渝东南山水秘境,美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武陵乾坤立,独步上天梯。举目红日尽,回首白云低。北宋名相、诗人寇准的《武陵景》,用短短二十个字,让武陵山腹地的黔江雄奇险峻、直插云霄的山势跃然纸上。诗意光环之外,也透露出黔江山高路陡、向外通达不畅之意。

1992年9月8日,黔江梅子关公路隧道建成通车。在这片素有“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的偏僻落后之地,随着交通发展而改变。2017年,黔江区历史性摘掉国家贫困区县帽子,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全国首批“贫困县摘帽案例研究样本区县”。今天,土家苗汉儿女们满脸喜悦地说:“共产党执政为民,高铁开进了全国一类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黔江。”

“1972年,我参军入伍,从黔江出发去重庆,用了3天时间。”渝中区的一位老人说,2006年黔江开通火车,黔江到重庆也需要4小时车程,如今凭借1小时直达重庆的时空压缩效应,一跃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辐射武陵山区的“桥头堡”,将黔江更深地嵌入国家发展的快车道,黔江与世界的联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与高效。

对外立体交通网成型

推动“本地造”走出国门

2024年3月19日,西部陆海新通道钦州直达黔江首趟大宗商品货运班列到站卸货。这批货物是来自澳大利亚和南非的锰矿石,共20个标箱,卸车后直接供应本地企业。

本次班列是黔江450万吨铁路货场自通车以来,首次试运行从钦州港发出直达黔江的大宗商品货运班列,货运时间较之前缩短20%,物流成本降低10%。

黔江是市委、市政府规划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西部陆海新通道黔江班列的开行,进一步改善了黔江及周边外部运输环境,有效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持续放大“通道+贸易+产业”联动效应。随后,黔江区将坚持以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为引领,充分发挥重要节点作用,聚焦锰矿、铬矿、玻纤、粮食、食品加工等重点产业,着力发展壮大外向型经济,加快促进“节点城市”向“枢纽城市”迭代升级,推动“本地造”及“周边造”走出国门。

黔江持续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已建成投用80万吨散堆货场和集装箱功能区,开通西部陆海新通道集装箱班列,目前累计到发货52.9万吨。加快区域快递分拨中心建设,有序推进70个行政村快递网点覆盖工作。加强交调站运行管理,有效提升交通运量入统率,2023年、2024年上半年全区公路运输周转量增长率分别列全市第6、全市第5;2024年上半年全区快递业务总量达551.91万件,同比增长156.83%,超2023年全年总量(436.47万件),增长率全市第1。

黔江地处国家高铁“八横八纵”渝厦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渝怀柳线、国家高速“大动脉”包茂高速和张南高速重要节点,国道319厦成线过境黔江区8个街道镇乡,航空形成北上广“3小时”通行圈,对外可快速直达成渝、北部湾、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城市群。铁路形成“1高3铁”格局,总运营里程达148公里;高速形成“1环4射”路网,通车里程达146公里,设立互通8个,直接覆盖15个街道镇乡;机场T2航站楼建成投用,成为全市首个拥有双航站楼和使用廊桥的支线机场,累计开通航线20余条,目前开通北上广、成都、昆明、海口、西安等13条航线,被国市定位为武陵山地区重要航空门户和旅游中转港。

区内骨干等级路网成型

加速“成圈连线”

持续打造“1小时黔江”。黔江全面启动“1小时黔江”工程,马喇、五里、水田等5个乡镇通三级公路项目50.6公里已完工投用,黎水、白石、邻鄂等8个乡镇通三级公路项目94.5公里将于年底全面完工;围绕打造最美农村路、产业路、旅游路、致富路,新改建“四好农村路”700余公里,“两细路”获评“全市最美农村路”,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市级示范区和市级示范镇(阿蓬江镇);完成全区农村公路安全防护栏普查工作,安装护栏500余公里,正在实施200公里;投入养护资金约9500万元,开展预防性养护工程96公里,开展修复性养护工程115公里,改造危桥7座、危隧2道;有序推进太极镇“和美乡村公路”建设;启动全市“十四五”中期调整项目库中3个升级改造项目、5个原级改造项目、4个路面改造项目前期工作。

如今,黔江区公路总里程达7350公里,新改建“四好农村公路”2500余公里,解决169个村民小组通达和632个村民小组通畅问题;有序推进“1小时黔江”项目,加速“成圈连线”,助推乡镇区域经济发展。

谋划“十五五”

高水平推进交通强区

黔江抓住西部大开发、交通三年行动计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机遇,围绕构建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目标,统筹推进铁路、公路、航空等重大交通项目,持续拓展对外大通道,加密航线,升级通乡干线。初步建立起了横贯东西、联通南北的“十”字型对外快速通道和镇乡互联互畅的“三横四纵”区内骨干路网格局,充分发挥了交通先行先导作用,为全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交通保障。

“十四五”以来累计完成投资32亿元,推进重点项目79个,完工投用了过境高速、T2航站楼等一批重大项目,区内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铁路散堆货场投用,集装箱功能区扩能改造完成,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设施基本建成。

“谋划‘十五五’,高水平推进交通强区。”黔江区交通运输委负责人表示,黔江区紧扣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战略“两大定位”,以打造联通国际、贯通区域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目标,坚持高点站位,统筹谋划,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十五五”交通运输发展新形势新要求,高起点、高质量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聚焦“外联”,构建多向联通对外大通道网。聚焦“内畅”,构建“三环四横”区内干线网。聚焦“流通”,构建综合交通物流网,全力打造高质量现代化武陵山区综合交通枢纽,助力渝鄂湘黔边际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记者 龚节品 文/图)

←滑动查看完整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