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黔江动态

城乡融合促发展  产业共兴谱新篇

日期:2025-10-22

阿蓬江碧波荡漾,映照崭新民居;太极河花带环绕,官村湿地游客络绎。深秋时节的黔江,处处跃动着发展活力:

清晨,深山的鹿茸菇准时运往城区超市;午后,科技特派员穿梭在田间地头;傍晚,桑叶面、蚕丝被等特色产品生产线开足马力……一幅城乡共兴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产业集聚:打造振兴新引擎

近年来,黔江区通过规模化布局、科技化赋能,推动传统农业向集约化发展。

蓬东乡麻田村,75万羽智慧蛋鸡养殖场建设正加快推进,该项目由河北华裕公司投资,从签约到动工仅用了4天,预计今年12月底完成主体建设;石会镇六九畜牧保育场已建成投产,“猪芯片”项目实现种猪数据实时更新,年供应优质种猪5万头。

这场产业变革,依托“1312”产业工程和“政府投设施、企业租运营”模式扎实推进。

截至目前,全区已整合3.2亿元建成集约化农业固定资产,成功引进华裕、华绿生物等龙头企业。全龄人工饲料养蚕中试车间的试验已进行到第四批;与上海九泽中植合作的2.8亿元食用菌项目积极推进,年底双孢菇将正式投产,满产后年总产值可达3.45亿元,带动400人增收2000万元;“三金模式”让农民共享发展红利,邻鄂镇村民在肉牛育肥场务工月收入3500元,加上土地流转费和分红,年收入超过6万元。

城乡提质:描绘融合新图景

“规划坚持民生导向,让城市既有颜值更有温度。”黔江区住建委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黔江锚定“渝鄂湘黔边际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目标,以规划引领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同步提升城市功能和乡村短板。

围绕生态保护、产城融合、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高铁新城、恐龙遗址公园、黔州大道沿线风貌改造、老城城市有机更新等规划有序推进,全民共同描绘城市发展蓝图。

乡村基础设施与环境同步提升:道路网络持续完善,太极镇至石家镇公路改造完毕,阿蓬江镇两细路获评“全国最美农村公路”,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太极镇茶园水库大坝顺利封顶,寨子岩引水隧洞全线贯通,阿蓬江镇大坪村扎实推进道路、排水、电力系统提升工程,显著增强村落承载能力。

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投资约1000万元完成阿蓬江流域12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冯家街道寨子社区连片打造唤乡岭、桃花溪、官村古寨等重点区域,村民庭院整洁有序,石板小径通往繁花簇拥的农舍,处处彰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画卷。

融合共进:书写共富新答卷

在产业与城市双轮驱动下,城乡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共同富裕道路越走越宽广。人才与技术双向流动成效显著,西南大学与黔江共建蚕桑研究基地,科技特派员常态化下沉指导;城市人才积极助力乡村产业,大批本土人才返乡创业,推动土特产打开市场。

截至9月底,全区累计发放脱贫小额信贷3.41亿元。城市加工企业有效消化乡村农产品,268个市级以上农业品牌畅通产销渠道;茶叶、羊肚菌等特色农产品远销海外,来料加工水产品项目成功开辟国际市场,形成“乡村生产、城市加工、全球销售”的良好格局。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区转移农村劳动力15.4万人次,216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3271.15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70元。

从传统种养业到现代化车间,从乡村带头人到固定资产盘活,黔江正通过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夯实乡村振兴根基,增强城市发展动能,书写城乡共同繁荣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记者 徐朝政 )

←滑动查看完整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