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黔江动态

创新人才下沉机制  筑牢医疗健康网底

日期:2025-10-24

近日,记者了解到,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招人难、留人更难”的普遍困境,黔江区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深化医改为动力,积极探索基层卫生人才“引进、培育、使用”机制,创新“县聘乡用”人才下沉机制,通过刚性的制度约束与柔性的政策激励,有效推动城区优质医疗人力资源真正沉到基层、扎根乡土,为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构建有序就医新格局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为确保人才“沉得下”,黔江区精心设计了三类清晰的下沉路径,形成了人才流向基层的“导航图”。一是新聘人员“先下后上”,规定区级医疗机构新招聘的医师类人员(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4个类别),五年内必须到基层服务至少一年,其他专业类人员则由区卫生健康委根据需求统筹下派。二是职称晋升“以下为先”,严格执行执业医师晋升副高级职称前须累计在基层服务一年以上的国家规定,并将其作为硬性门槛。三是医疗服务共同体内部“常态流动”,由牵头医院以“1名管理骨干+1名医疗骨干+1名护理骨干”的团队模式,通过常态化下沉、动态下沉和共享下沉三种方式,将优质资源持续注入基层。这三条路径如同三股活水,从不同源头为基层医疗注入了持续的人才动能。

人才下得去,更要待得住、用得好。黔江区并非简单地将人员派下去,而是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保障与使用体系。在保障方面,下沉人员的原单位待遇不变,区级层面还通过“两大资金池”给予适当补助和乡镇工作补贴,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考核权交由基层单位,确保其工作表现与绩效直接挂钩。在使用方面,区卫生健康委统筹基层需求与下沉人员专业特长,力求人岗相适。下沉人员不仅承担诊疗任务,更肩负起“传帮带”的职责,通过临床带教、手术指导、专科建设等方式,将技术和管理经验留在基层,变“输血”为“造血”。

这一系列组合拳打出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自2022年全面推行以来,已有42名来自城区二、三级医院的医务人员奔赴基层一线。他们的到来,迅速激活了基层医疗的“一池春水”。在下沉专家的帮助下,基层医疗机构成功新建了2个专科,设立了2个“全专融合”门诊,建设了4个慢病管理项目,下派医务人员为基层患者开展了手术101台次。更令人欣喜的是,成功创建6家乙级乡镇卫生院、6家乙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6个基层首诊病种的开展数量也从30-40种普遍提升至50种以上,基层服务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最终,所有的改革成果都体现在了百姓的获得感上。随着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农村30分钟”医疗服务圈日益坚实,群众看常见病、多发病开始向基层回归,实现了“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医改目标。

接下来,黔江区将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医共体”建设,推进“医通、财通、人通”。通过与市内外顶尖高校和医院的深度合作,黔江区将继续把“县聘乡用”制度作为引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核心抓手,奋力实现“区强、乡活、村稳”的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新目标,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全生命周期健康需求构筑起更加牢固的防线。(记者  潘婷)

←滑动查看完整表格→